陳立培
近年來,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越來越多的被政府提及,政府傾注極大的關注,對內不斷細化、規(guī)范和具體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外加強監(jiān)督力度,旨在不斷強化對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權力運行的約束,合理保證單位目標實現(xiàn)。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對于有效防范和控制單位組織架構、工作流程、崗位設置等單位層面風險和預算、收支、采購、資產等業(yè)務層面風險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相對于企業(yè),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起步晚,發(fā)展慢,尤其是公辦中小學內控體系建設空談框架而缺乏實質的問題非常突出。本文就公辦中小學內部控制建設進行探討,分析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多項制度和辦法,全面推進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內部控制建設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作為預算資金體量最大的事業(yè)單位群體,公辦中小學占據著最多的財政資源,擁有著來自于社會的最大關注,然而其內部控制建設卻一直處于初創(chuàng)探索階段,進展極其緩慢。因此,迫切需要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去保障財政資金的合規(guī)高效運轉,進而促進公辦中小學的長遠健康發(fā)展。
一、公辦中小學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是保障組織權力規(guī)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的有效手段,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對于提高公辦中小學的內部管理水平,實現(xiàn)領導干部的權利制衡,促進高效廉潔單位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公辦中小學作為承擔義務教育的公益服務單位,不由市場配置資源,經費全部來自于財政撥款。因此,政府必然對公辦中小學內部權力的行使進行必要的約束。近年來政府陸續(xù)推出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要求也在不斷細化、規(guī)范和具體,除此之外,政府也加強了監(jiān)督力度。基于這樣的形勢,不論是從內部治理還是外部監(jiān)督的角度,公辦中小學都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以提升公辦中小學內部管理水平,制衡領導干部權力,促進學校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二、公辦中小學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學校管理層忽視,內控建設無實質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多項制度和辦法來推進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但就落實財政部門對于公辦中小學內控建設的要求,大多數公辦中小學表現(xiàn)比較淡漠,學校管理層對于政策的理解并不透徹,對于政策的落實也沒有足夠的熱情。雖然從2017年開始,上級主管部門就要求各公辦中小學編制內部控制報告并逐級上報,但從近年來的實際編報情況來看,編報工作很大程度是為完成上級任務而做的資料整理,由于沒有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和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作為內控報告編報的基石,編報工作最終流于形式。上報內部控制報告之后,大多數學校也沒有繼續(xù)就學校內部控制與建設開展有關工作,內控建設工作一直停留在報告編制層面,無現(xiàn)實指導意義。內控報告編報作為推動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的一項重要內容,也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
(二) 內控制度建設不健全,內控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數公辦中小學均梳理并建立有各自的制度匯編,內容涵蓋了辦公室管理、教學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財務管理等學校在行政運行和教學過程中有可能涉及的各項業(yè)務,卻少見內部控制管理的有關制度。即便有小部分學校初步建立了內控制度,但由于制度建設未充分立足學校的實際,使學校的各項經濟業(yè)務活動很難真正得到有效的規(guī)范。因此,公辦中小學將面臨著權力失控、行政行為不當、貪污舞弊、效率低下等風險,嚴重影響學校的長遠健康發(fā)展。
(三)內控管理觀念淡薄,內控運行環(huán)境基礎差
內部控制建設需要全員的積極參與配合。然而,現(xiàn)實情況是,在大多數公辦中小學,內部控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上至管理層,下至一線教職工,關注的更多是教學,而關于內部控制管理相關的知識則極其薄弱,甚至認為內控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這樣也就很難意識到內部控制對于學校內部治理與運行的重要作用。由于缺乏內控管理的共同認知,導致內控運行的群眾基礎非常脆弱,因而影響對風險的識別和管控,這將最終影響學校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
(四)內控信息系統(tǒng)待建設,信息流通低效
隨著信息技術在單位管理方面的廣泛應用,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必將成為一種趨勢。當前各公辦中小學已基本建立起自身的財務管理系統(tǒng),但由于財務管理系統(tǒng)無法涵蓋學校的所有經濟業(yè)務活動,因此需要結合學校自身信息化需求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目前絕大部分公辦中小學尚未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即便部分學校建立了,但由于缺乏內控理念、控制流程、控制方法等要素的嵌入,信息系統(tǒng)形式大過實質,無法真正意義上對單位的經濟業(yè)務活動進行有效的控制。
(五) 內控人才隊伍薄弱,內控建設和實施乏力
由于公辦中小學的經濟業(yè)務相對比較單一,辦學規(guī)模也相對有限,因此其財務力量是相對弱小的?;诔杀拘б嬖瓌t,公辦中小學幾乎沒有獨立的財務部門,一般歸屬于辦公室或其他后勤部門管轄,所配備的工作人員也不一定是專職財務出身。與此同時,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則是一項關系學校發(fā)展全局的綜合性工作,以財務部門在目前公辦中小學中的地位和人員配備狀況,而財務部門往往又是作為內控建設的牽頭及日常管理部門,二相矛盾之下,內控建設工作將很難推動。
三、改進公辦中小學內部控制建設的建議
(一)積極解讀政策,落實學校內控建設
學校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是基于學校高層的重視,全員參與,由上至下逐步推進的系統(tǒng)工程。學校高層對于內部控制的認知認可程度是學校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的關鍵。首先,公辦中小學作為教育局所屬二級預算單位,本著對上級主管部門負責的態(tài)度,應積極向上級尋求政策和人財物等方面的資源支持,積極解讀財政部門有關中小學內部控制與建設方面的政策,為學校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學校管理層應注重政策落實,建立學校內控建設實質。內控體系的建設應該基于學校發(fā)展實際,有實操性;學校管理層應給予充分的人財物等資源支持,還應在內控建設具體操作層面給予切實可行的方案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內部控制管理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力度與輸出范圍,夯實學校的內控建設基礎力量,從而保障學校內部控制體系的全面、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