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姚瑤
GS5市場反饋不好,但這并不意味著A+級SUV市場沒有前景。廣汽傳祺也很清楚這個道理。在試駕說明會上,他們展示了花了錢、調(diào)了研、論了證的結果。A/A+級SUV市場,自主品牌必爭之地。
在這個市場上,GS4做的不錯,銷量、口碑也算是雙豐收。于是在此基礎上做車系的延展,顯然比重新投入GS5要更容易一些。隨著加大碼GS4——GS4Plus的推出,廣汽傳祺在GS4車系中完成了全面的布局。標準版、加大版、個性版,GS4、GS4Plus、GS4Coupe,齊活。
雖然同屬于GS4車系,但廣汽傳祺在造型這件事兒上,顯然沒有覺得大眾的套娃臉是個好前車,他們用的是一種過猶不及的思路。三款車,完全不同,擺在一起捂住logo,說是三個品牌你都能信。
從這個角度來看,設計師應該一直在做探索,追求一些他們眼中的“美”。GS4Plus這次的設計語言名叫“展風翼”,名為“斬風刃”的X型日行燈是主要構成,還有兩款格柵“震天翼”和“星之翼”,你覺得亂嗎?反正我已經(jīng)搞不明白了。別管叫什么吧,總之是很好看的。
相對車頭,我更喜歡車尾名叫“鳳凰羽”的尾燈,沒有追潮流用貫穿式,而是巧妙的以鍍鉻條為羽軸,仿OLED的燈穗為羽片,形成了既寫意又寫實的羽毛型尾燈。當然我還要吐槽一下名字,既然是表達意境,叫鳳凰翎不更高雅一些嗎?
外觀上,GS4Plus沒有啥GS4家族的統(tǒng)一性,內(nèi)飾上更像是前作GS5的翻版,比較大的變化在于更換了全液晶的儀表,以及方向盤造型的些許變化。
當然,這次GS4Plus的內(nèi)飾并不主打造型,而是智能化的功能。工程師們苦心積慮的設計了用戶旅程地圖,分了6大階段,超過57項功能場景,想要滿足你的方方面面。但對我這樣的老司機來說,我不排斥豐富的電子功能,但前提是你不能干擾我的正常駕駛。
試駕中,系統(tǒng)經(jīng)常莫名其妙的啟動車內(nèi)自拍,有時候一分鐘能啟動數(shù)次,因為沒有登錄車機,我還不知道照片存到了哪里?該如何刪除?網(wǎng)上天天討論著隱私安全,特斯拉因為車內(nèi)攝像頭的事情也喜提熱搜,難道還不值得引以為戒嗎?至少要在車內(nèi)攝像頭前裝一個“鏡頭蓋”吧。這點顯然長城考慮得更加周全。
雖然智能化是此次GS4Plus的一個傳播重點,但我個人并不茍同。這些軟件功能上的東西,不是GAC自研的,依靠的是百度、是高德、是科大訊飛,今天你可以有,明天OTA一下,別人也可以有,它最多是錦上添花,而不應該是核心競爭力。況且電子化的東西保值率最低,半年時間足以“新人換舊人”,軟實力怎么樣也比不上硬實力。
為了驗證GS4Plus的硬實力,這次試駕我特意帶了噪聲儀和激光尺。對標的自然是這一級別誰也繞不開的哈弗H6。從噪聲上看,二者實力相當。GS4Plus對發(fā)動機噪聲的控制做的很好,發(fā)動機艙內(nèi)的隔音、吸音材料用的不少。怠速狀態(tài)下,車外噪聲63dB,而車內(nèi)僅有39.6dB,這個成績也要略好于H6。但在行駛中,路噪不斷增加,可以明顯感受到來自底盤部分的噪聲,60km/h和80km/h的勻速噪聲分別為59.7dB和61.9dB,均比H6高出約1.5dB。
GS4Plus在動力總成方面數(shù)據(jù)還是不錯的,2.0T+愛信6AT,185kW、390N·m,數(shù)據(jù)上在同級數(shù)一數(shù)二,0~100km/h加速7.5s,成績還算不錯。但從駕駛感受上來說,它的油門反應并不積極,對比一些大廠調(diào)校的2.0T動力系統(tǒng),即便動力參數(shù)沒有GS4Plus這么突出,但體感卻要更有勁。在40~60km/h和60~80km/h兩個中途全油加速過程中,頗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感受,噪聲上的挺大,60~80km/h的過程中,噪聲已經(jīng)超過71dB,但推背感并不十分突出。
空間上,GS4Plus和H6各有優(yōu)勢,GS4Plus的后備廂更寬、更高,還可以把后排座墊完全拆去后,形成全平的地板,但這個操作實在有些繁瑣,往回裝座墊的時候我一度都要放棄了。而在后排乘坐空間上,GS4Plus不占優(yōu)勢,首先是寬度較窄,最寬處不足1500mm,以我超過500mm的肩寬計算,三個人坐在后排會很局促。其次,后排座墊較短,比之H6的500mm,短了30mm,僅有470mm,雖然后排靠背角度可以調(diào)節(jié),但在腿部支撐上還是有些不足。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GS4 Plus后排中央是純平地板,而且前后距離達到330mm,中央乘員的腳不會無處安放。
GS4Plus會成為主銷車型嗎?我覺得未必。在這個尺寸下,從綜合產(chǎn)品力來看,它應該還無法撼動H6的地位。它存在的意義更多是給那些因為GS4到店的客戶,更豐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