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的李白墓園是“詩仙”長眠處,也是54歲的谷常新和他的家族世世代代守護的圣地。
“其生也,圣朝之高士;其死也,當涂之旅人?!惫?62年,“詩仙”李白的生命在當涂青山腳下的這個小村落走到了終點。最后陪伴在他身邊的,是當?shù)匾幻泄忍m馨的年輕人。相傳他向李白承諾,愿捐出自家位于谷家村的良田,以作詩人長眠之地,同時,谷氏一族還將世代守護墓園。
一諾既定。自此后,漫長歲月,谷氏家族“守墓人”的使命未曾停歇,到了谷常新,已是第49代。
1985年,當涂縣對李白墓園進行維修、擴建,征用谷家村50余畝農(nóng)田、池塘和住宅。其中,谷常新家的4畝農(nóng)田被征用了一半,他也從此進入墓園專職工作?!澳菚r條件艱苦、經(jīng)費有限,我每天都跟著叔叔、哥哥,領著妹妹,開著手扶拖拉機,自帶鍋巴、饅頭,四處尋找樹木花草、古樁紫藤、假山奇石,想把墓園修出樣子來?!惫瘸P抡f。多年來,他們移栽竹木、樹樁上萬株,堆砌點坡石800多噸,鋪設旅游道路1萬多米,種植草坪萬余平方米,還建成一座上規(guī)模的盆景園。
守墓的生活是單調(diào)的,也是清苦的,但谷常新的守墓生活卻漸漸走出了“貧瘠”。讀詩、問史、研究碑文……他在李白墓邊漸漸走進了這位“詩仙”的精神世界,又把“詩仙”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多年來,他不僅遍閱李白詩歌,還寫出了《李白與青山》《李白與谷氏家族》等文章,參與《太白碑林書法集》《青山詩魂》等圖書的撰稿工作;在墓園也成了“特殊講解員”,30多年來義務講解近萬次?!懊看沃v解都停不下來,從《古朗月行》《將進酒》《蜀道難》,講到李白的人生起落,從墓園的建筑、碑文,講到谷氏家族對李白的感情。游客聽得越入迷我越高興,常常一不留神就講超時了?!惫瘸P滦χf。
詩,深植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之中,也融入了谷常新的人生。在他的心中,守護李白墓園已不僅是家族誓言,更是守護這份延續(xù)千年的詩情文脈,替一代代的后人向“詩仙”致敬。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