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梅 劉鳳林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可以加強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提前備課,整體把握
每學期開學前,教師要提前準備下學期的教學內容,既要從整體上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制訂共同性的教學策略,又要根據(jù)每篇文章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不同的策略。
例如,我在寒假準備八年級(下)第一單元時,閱讀了《社戲》被刪去的部分內容,搜集了部分名家描寫各地風俗的文章,并拓展了作者其他代表性文章,對四篇文章的異同、作者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意圖有了一個宏觀的把握,從而確定了這一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民俗背后的價值和意義,以及每一篇文章的教學重點。有了這樣整體的把握,在開學后的教學中,再進行細化。
2.以課本為例,設計讀寫練習
教師在備課時,要以課本為依托,找準讀寫結合點,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借鑒方法,讓學生進行仿寫,提高熟練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例如,八年級(上)第一單元的新聞單元,單元目標之一是要求學生會寫消息,我在暑假備課時,考慮到學校都會在“十一”前后舉行運動會,決定把第一單元的內容安排在九月下旬,讓學生學習新聞后,仿照《消息二則》的結構寫一則報道學校運動會的消息??紤]到學生在敘事時缺少生動細致的描寫,于是,讓學生仿照特寫《飛天凌空》,寫一篇校運動會的新聞特寫《運動會精彩一瞬間》。有教材可以模仿,有方法可以遵循,有真實生活提供情境,學生對寫作就不再畏懼了,而是充滿熱情。
3.研究中高考試題,落實學科素養(yǎng)
我每年暑假都會把各地的中高考試卷做一遍,尤其是北京的中高考試題。結合做題感受,再閱讀專家對試題的分析,研究試題傳達出來的改革思路和方向,考察學生的哪些能力和素養(yǎng),進而思考自己在教學中如何落實。
北京市中高考命題堅持立德樹人的總目標,體現(xiàn)以“考”育人的自覺,堅持體現(xiàn)時代背景與社會熱點。在教學中,我們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發(fā)揮語文課的育人功能。要求學生每周末找一個新聞熱點,搜集社會對此熱點的看法,并寫出自己的評價,在每周一的課堂上交流,引導學生關注并深入思考,將語文學習和關注社會熱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作文講評時,指導學生不要只從文字優(yōu)美生動、事件具體感人等角度欣賞優(yōu)秀作文,更要欣賞作者流露出來的家國情懷,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跳出“小我”,思考自身與社會的關系,關注國家發(fā)展,激發(fā)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研究中高考試題,不是為了猜題、押題,而是為了反思日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是為了思考如何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