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濱 王麗萍 林振孟
1.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yī)院麻醉科,福建福州 350025;2.福建省腫瘤醫(yī)院胃腸腫瘤外科,福建福州 350014
脊椎蛋白2(spondin2,SPON2)是分泌型細胞外基質(zhì)蛋白,屬于Mindin/F-pondin 家族的成員[1]。SPON2參與多種重要的細胞活動功能,比如促進神經(jīng)元生長和發(fā)育[2-3]。先前研究發(fā)現(xiàn)在原發(fā)性肝癌、腎癌中SPON2 表達上升,并作為預后不良的重要指標[4-6]。本研究探討SPON2 與胃癌間的關系。
胃癌細胞株BGC-823、MGC-803、SGC-7901 和正常胃黏膜細胞GES-1 購自上海中科院細胞庫。選取2013 年1 月至2015 年9 月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病理科存檔的120 例胃癌及相應癌旁組織蠟塊。納入標準:①腺癌;②根治性手術(shù);③臨床病理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術(shù)前新輔助化療;②急診手術(shù)。收集2019 年5 月至2020 年9月我院70 例胃癌患者、60 例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60 例健康體檢者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SPON2 的表達水平,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類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
兔抗人SPON2 抗體購自廣州碧云天公司(批號:ab224645)。ELISA 儀器購自西門子(型號:ADVIA CENTAUR)。
1.3.1 細胞培養(yǎng)DMEM 進行細胞培養(yǎng),在5%CO2、37℃的培養(yǎng)箱進行傳代。
1.3.2 Western blot 檢測 培養(yǎng)細胞48 h,提取蛋白,電泳,轉(zhuǎn)膜,加入一抗(稀釋比例1:1000)過夜,加入二抗,顯影。
1.3.3 免疫組化 石蠟組織標本切片,修復抗原,封閉蛋白,加入一抗(稀釋比例1:1000)孵育過夜,加二抗,顯色,復染,封片。SPON2 主要定位于細胞漿。根據(jù)細胞染色強度和陽性細胞比例進行分析。染色強度評分:不著色為0 分,淡黃色為1 分,棕黃色為2 分,棕褐色為3 分。陽性細胞百分比:陽性細胞百分比<10%為0 分,10%~25%為1 分,>25%~50%為2 分,>50%~75%為3 分,>75%為4 分。兩者相乘,0~3 分為陰性表達,≥4 分為陽性表達[7]。
1.3.4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酶標儀(450 nm 波長)檢測吸光度值并繪制標準曲線,通過標準曲線計算SPON2 濃度。
1.3.5 電化學發(fā)光法 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按照CEA、Ca19-9 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COX 回歸模型行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LSD-t 檢驗。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計算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評價診斷價值,MedCalc 軟件比較AUC 的差異。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胃癌細胞株SPON2 的表達量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細胞GES-1(P <0.05),見圖1、表1。
圖1 胃癌細胞及正常胃黏膜細胞中SPON2 蛋白表達
表1 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細胞中SPON2 蛋白的表達量比較(,n=3)
表1 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細胞中SPON2 蛋白的表達量比較(,n=3)
注:與正常胃黏膜細胞比較,aP <0.05。SPON2:脊椎蛋白2
SPON2 在胃癌組織中陽性率為48.3%(58/120),高于癌旁正常組織的17.5%(21/120)(χ2=25.832,P <0.01),見圖2。胃癌組織中不同病理分期、不同浸潤深度及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與否的SPON2 表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SPON2 陽性的5 年生存率為40.3%,低于陰性患者的60.9%(P <0.05),見圖3。單因素分析顯示SPON2 與患者預后有關(P <0.05)。多因素分析顯示,SPON2 是胃癌預后的影響因素(P <0.05),見表3。
圖3 脊髓蛋白2表達陽性和陰性的生存曲線
表2 胃癌組織中SPON2 的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關系
表3 臨床病例特征與預后的關系
圖2 SPON2 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組織表達(SP,400×)
胃癌、CAG 和健康體檢者年齡、性別、吸煙、高血壓、糖尿病和體重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胃癌患者血清SPON2、CEA、CA19-9 濃度均高于CAG、健康體檢者(P <0.05),見表5。
表4 胃癌、CAG 和健康體檢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5 胃癌、CAG 和健康體檢者血清中SPON2、CEA、Ca19-9 的表達量比較
血清SPON2、CEA、Ca19-9 三者聯(lián)合檢測AUC與單獨檢測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012、3.121、3.119,均P <0.05),見表6、圖4。
圖4 SPON2、CEA、Ca19-9 及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胃癌的ROC 曲線
表6 血清各指標對胃癌的診斷價值
胃癌是世界第五大常見惡性腫瘤,60%~70%患者發(fā)現(xiàn)時處于中晚期[8-11]。檢測血液的腫瘤標志物具有簡便、經(jīng)濟的特點,是早期診斷和評估癌癥復發(fā)風險的理想方法[12-14]。CEA、Ca19-9 是廣泛用于胃癌早期診斷、評價預后和術(shù)后復查的生物標志物。然而,對胃癌早期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度均較差[15-16]。因此,尋找新的生物標志物提高胃癌的診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SPON2 是由331 個氨基酸殘基(36 kD)組成的保守分泌型細胞外基質(zhì)蛋白,在多種腫瘤中高表達[17-19]。血清SPON2 水平升高可作為前列腺癌和肺癌的標志物[20-21]。SPON2 在喉癌組織中表達明顯高于癌旁組織,通過PI3K/AKT 信號通路促進喉癌細胞增殖和侵襲[22]。SPON2 與結(jié)直腸癌患者的病理分期、浸潤深度、Dukes 分期顯著相關,表達陽性預示患者預后不良[23-24]。胃癌細胞中SPON2 基因的表達下調(diào)可顯著抑制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25-26]。
本研究中,胃癌細胞株中SPON2 含量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細胞,在胃癌石蠟標本中SPON2 陽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組織,胃癌血清中SPON2 含量高于CAG 及健康體檢者,提示SPON2 在胃癌的發(fā)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作為靶向治療的潛在靶點。胃癌組織中,SPON2 陽性患者5 年生存率低于陰性患者,因此,對于SPON2陽性患者術(shù)后需要采取更積極的輔助治療及復查。本研究中SPON2 與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浸潤深度、病理分期有關,提示SPON2 與胃癌的進展有關。ROC 曲線分析顯示術(shù)前血清SPON2 對胃癌的預測效果良好,與CEA、Ca19-9 相結(jié)合,更有利于胃癌的早期診斷。
總之,本研究提示胃癌細胞、組織、血清中SPON2蛋白的表達上調(diào),SPON2 參與胃癌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可能是胃癌診斷、判斷預后的新指標,可作為胃癌治療新的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