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秀清
摘 要:手工泥塑活動,在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泥塑活動在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方面的作用,幼兒教師必須科學合理、有序有效地指導幼兒開展泥塑活動。從“自定主題:讓幼兒保持濃厚興趣之秘籍;自選材料:讓幼兒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之舞臺以及自由組合:讓幼兒形成合作能力之蹊徑”三個方面,詳細論述教師指導幼兒開展手工泥塑活動的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手工泥塑;指導策略
玩泥巴是每個人心靈深處最美的童年回憶之一。在樂此不彼、意猶未盡的玩泥巴游戲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會逐步提升,幼兒的想象能力會變得更加豐富,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會得到顯著發(fā)展……玩泥巴的好處不勝枚舉。因此,手動泥塑活動也就成為幼兒園保教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泥塑是新時代兒童玩泥巴的“升級版”。盡管以往的黑泥巴、黃泥巴變成了如今五顏六色的彩泥,但是,玩泥巴或泥塑,在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方面的作用卻絲毫沒有發(fā)生變化。那么,對于新時代的幼兒教師,應該如何有趣、有序、有效指導每一位幼兒積極主動、樂此不疲地參與泥塑游戲呢?下面筆者將主要從“自定主題、自選材料和自由組合”三個方面,詳細論述一些幼兒手工泥塑指導策略。
一、自定主題:讓幼兒保持濃厚興趣之秘籍
讓每一位幼兒自始至終對泥塑保持濃厚的興趣,是提升泥塑實效性的原動力。倘若幼兒對小貓不感興趣,而教師卻非要指導幼兒用彩泥制作一只小貓,那么,在整個泥塑過程中,幼兒肯定不會集中精力,也無法全神貫注。為了讓幼兒在整個泥塑過程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教師不妨讓幼兒自定主題,選擇他們喜歡的、想做的主題。
比如說,在幼兒泥塑活動開展前,教師既可以向幼兒展示一些泥塑實物,又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展示五顏六色、形態(tài)各異的泥塑作品,諸如:俏皮可愛的小黃人、精靈古怪的搗蛋鬼狐貍、美麗動人的小公主、淘氣的大頭兒子、嬌艷欲滴的花朵、美味可口的蛋糕……在欣賞這些泥塑作品的時候,幼兒就會時不時地發(fā)出這樣的聲音:“我也想做一個小黃人。”“哇!小公主好美!我也想做一個?!薄皨寢尶煲^生日了,我想做一個‘蛋糕送給她?!薄谟變骸巴苈曇黄钡臅r候,幼兒教師不妨“乘勢而入”,予以鼓勵:“既然寶貝們也想做泥塑,那么,還等什么呢?拿起你面前的彩泥,行動起來,做你想做的泥塑吧!”
顯然,相比于教師為幼兒指定泥塑制作主題而言,教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定泥塑主題,能夠極大地調(diào)動幼兒參與泥塑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對泥塑活動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二、自選材料:讓幼兒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之舞臺
花朵是紅色的,一定要用紅色的彩泥;葉子是綠色的,一定要用綠色的彩泥;光頭強的T恤短褲,一定要用彩泥制作;蛋糕的底色是白色,一定要用白色的彩泥……這一切,貌似是教師在“細致入微”地指導幼兒制作彩泥作品,實際卻是在“剝奪”幼兒思考的機會,“遏制”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指導幼兒開展泥塑活動時,幼兒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放手”,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據(jù)此為幼兒搭建一方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的舞臺。
比如說,在幼兒制作泥塑的過程中,教師無須提出過多的要求,要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泥塑材料。在制作花朵時,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可能會用黃色的彩泥做一朵迎春花,可能會用藍色的彩泥做一朵蝴蝶蘭,甚至可能會用黑色的彩泥做一朵黑牡丹……在制作光頭強的衣服上,幼兒可能會用不同顏色的彩泥,也可能會用不同顏色的彩筆給光頭強畫一套衣服,還可能會用五顏六色的彩紙給光頭強做一套衣服……
實踐證明,讓幼兒自主選擇泥塑材料,就好比是為他們搭建了一方創(chuàng)新的舞臺。立足于這方創(chuàng)新的舞臺,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持續(xù)不斷的發(fā)展。
三、自由組合:讓幼兒形成合作能力之蹊徑
相比于一個人玩泥巴,和小伙伴一起玩更加有趣、更加快樂。在此過程中,幼兒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也會得到不斷發(fā)展。因此,在指導幼兒開展泥塑活動時,教師要鼓勵、引導幼兒自由組合、互相合作。通過讓幼兒互相合作,不僅可以降低泥塑的難度,還可以增加泥塑的趣味性。
比如說,在泥塑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幼兒3~5人一組,自由組合?!拔蚁胱龉忸^強,誰愿意和我一起做?”“我也想做一個光頭強,咱倆一起做吧!”“我也想做,算我一個吧!”……在自由組合的過程中,一些“志同道合”的幼兒就會彼此合作,朝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
由此可見,自由合作不僅是提升幼兒泥塑活動實效性的一種推手,還是發(fā)展幼兒合作能力的一條蹊徑。
總而言之,教師充分“放權(quán)”,讓幼兒自定泥塑主題、自選泥塑材料以及自由組合泥塑團隊,是指導幼兒泥塑活動的一些有效策略。當然,教師只能充分“放權(quán)”,絕對不能完全“放縱”,即教師要密切關注幼兒的泥塑活動,在幼兒泥塑活動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及時介入,助力幼兒泥塑活動順利開展,將泥塑活動在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方面的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金潔萍.幼兒泥塑活動指導策略[J].新教育,2015(6):68.
[2]華麗清.淺談大班幼兒泥塑教學的指導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