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青
在國產(chǎn)片中,涉及家暴題材的作品并不多見,近兩年較為優(yōu)秀的作品有陳正道執(zhí)導的《記憶大師》與蘇有朋翻拍的《嫌疑人X的獻身》等,它們都將家暴內(nèi)容包裹在懸疑片的外衣之下?!锻昝朗芎θ恕芬策x擇了同樣路徑,講述充滿懸疑色彩的悲情故事:刑警隊隊長姜峰相繼接到兩起女性自殺案件,線索都指向知名畫家周焰,與此同時,因遭受家暴而患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周焰前妻辛淇也浮出水面,在他們背后,真兇的面目若隱若現(xiàn)。
作為新人導演的處女作,《完美受害人》的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但不乏亮點。影片節(jié)奏緊湊得當,吸引觀眾一層層抽絲剝繭揭開真相;陰郁壓抑的美術風格與出色的音效也加分不少,有效地營造了整體的氛圍感,有些片段還呈現(xiàn)出舞臺劇的質(zhì)感。張一凡的剪輯、金楊的美術指導,以及張鎰麟的配樂功不可沒。
演員的表演與上述配置相得益彰。男主角姜峰頗為出彩,這得益于演員李乃文長年浸淫于話劇舞臺帶來的扎實表演功底。他借助人物愛吃糖的小特點,以及既縝密機智又不拘小節(jié)的行事風格,細致生動地塑造了刑偵一線干警形象。女主角辛淇的飾演者馮文娟也帶來驚喜,她細微的表演將人物遭遇家暴前后的撕裂感詮釋得很有說服力,觀眾有多同情她,就有多痛恨施暴者。片中一眾配角也是閃閃發(fā)光,無論是譚凱飾演的施暴者、姬他飾演的年輕干警六子,還是其他幾位犯罪嫌疑人,他們或神經(jīng)質(zhì)或狠戾或幽默,哪怕只是短暫出場,也能將人物立住;飾演小劉文佳的少年演員蘆展翔靈氣滿滿,未來可期。與此同時,大量生活化的臺詞與接地氣的表演,降低了影片的懸浮感。
影片有兩處設計尤其值得稱道:其一,開頭處審訊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段落,既展示了姜峰高超的審訊技巧與業(yè)務能力,又映射了最后的真相?;颊呷烁穹至殉伞案绺纭焙汀暗艿堋眱蓚€個體,與心理醫(yī)生劉文佳隔著玻璃對視的畫面,形成一種寓言式的觀照,為敘事帶來高級感。其二,影片最后,姜峰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做片警的經(jīng)歷,當時的他因為一個理所當然的誤判,造成劉文佳的家庭悲劇。這個情節(jié)既是對劇情前因后果的交待,也是對人們曾漠視家暴問題的寫實,這讓影片并未停留于某個案件的偵破,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進入社會反思層面,殊為可貴。
即便有以上優(yōu)點,《完美受害人》的不足仍顯而易見。影片整體敘事相對傳統(tǒng),故事與人設無太多新意;為了制造懸念和反轉,影片有太多的不合理和湊巧,例如姜峰非要在晚上去黑燈瞎火的舊福利院尋找檔案,周焰與劉文佳又恰好都是左撇子等,這都降低了觀眾對故事可信度的預期。另外,男二心理醫(yī)師這個身份設定,原本有更大的開掘空間,但編劇卻放棄了制造更高級正邪沖突的機會——劉文佳并未利用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而是揚短避長,像個莽夫似地選擇了暴力,令人費解又惋惜。面對同類人物設定,陳正道在《催眠大師》《記憶大師》里都做過有益探索,他將主人公的特殊職業(yè)與劇情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充分吊起觀眾胃口的同時,制造了更多視覺奇觀。
更令人遺憾的是,影片雖以家庭暴力為賣點,但真兇為了報恩,最終以暴制暴,走上與施暴者同歸于盡的絕路。這顯然不能給現(xiàn)實提供參考,“反家暴”也由此淪為影片噱頭,而非真正內(nèi)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