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娟
摘? ?要: 微語言,是當今漢語言形式中的活躍部分。翻譯好它,對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尤為重要。本文從歸化異化角度,對2019年度十大熱詞的翻譯進行分析,為翻譯人員的微語言翻譯提供參考,以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標。
關鍵詞: 微語言? ?歸化翻譯? ?異化翻譯? ?2019年度十大翻譯熱詞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進步與發(fā)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使用的微語言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微語言”作為網絡語言的一種形式,體現著輕松、幽默、簡潔、生動、反諷等特征。那么,如何在語言特色的基礎上進行翻譯,實現跨語言、跨文化的雙語交際目標[1](63-65),是值得我們探討的一個話題。
2020年1月7日,《英語世界》編輯部評選出了“2019年度十大翻譯熱詞”。這些熱詞被網民熟知且使用,屬于極為典型的微語言范疇,且其翻譯較好地實現了中西語言和文化的移植,在歸化異化翻譯中找到了最佳“融會點”。
一、“2019年度十大熱詞”英譯策略理論——歸化與異化
1813年,德國哲學家施萊爾馬赫(F. Schleiermacher)在發(fā)表的《論翻譯的方法》一文中提出翻譯的途徑“只有兩種:一種是盡可能讓作者安居不動,而引導讀者接近作者;另一種是盡可能讓讀者安居不動,而引導作者接近讀者”[2]。施萊爾馬赫的翻譯思想對后來的西方翻譯理論產生了重大影響。1995年,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譯者的隱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書中將施氏所提出的兩種翻譯方法命名為“異化法”(alienating method)和“歸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皻w化”翻譯要求不打擾目的語讀者,讓譯文表達貼近目的語使用者的文化與語言習慣。不足之處是源語當中的一些文化意象很可能會有所損失。“異化”翻譯要求譯者不打擾作者,采用作者所使用的源語表達方式傳達原文內容[3](39-43)。
二、“2019年十大翻譯熱詞”中的歸化異化翻譯現象及分析
1.檸檬精(green with envy)
這個詞來源于電子競技行業(yè),可解讀為“檸檬成精”,據說當時由于RNG(皇族電子競技俱樂部)包攬諸多獎項,WE的粉絲十分嫉妒,經常發(fā)表一些酸氣十足的話語。檸檬精的基本語義為“特別愛酸別人或嫉妒別人”,含義與“嫉妒”類似。近來,隨著使用語境的不斷改變,它的貶義色彩淡化,逐漸發(fā)展逐漸成為人們的自嘲式用語,用于心理狀態(tài)描寫,表達對他人從外表到內在、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多重羨慕。
鑒于此,譯文“green with envy”表達很地道。在英語里有習語green with envy。根據《劍橋詞典》,這一習語的意思是to be very unhappy because someone has something that you want。
比如:She was green with envy when she saw my spenlendid new car.
看見我那輛漂亮的新車,她非常妒忌。
除了green with envy以外,綠色還和“嫉妒”聯(lián)系在一起,出現在莎士比亞作品中,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鮑西婭在面對自己的愛人巴薩尼奧時,有一段獨白:“And shuddering fear, and green-eyed jealousy!”朱生豪先生將其譯為“多么戰(zhàn)栗的恐懼、酸性的猜忌”。在四大悲劇之一《奧賽羅》中,莎士比亞用green-eyed monster表達“嫉妒”。The green-eyed monster這個習語至今仍很常用。因此,借用“green”貼近目的語使用者的文化與語言習慣,便于目的語讀者理解。
2.杠精(Contrarian;Hater)
“杠精”是由漢字“杠”和“精”組合成詞的?!案堋笔菨h語“抬杠”的意思,“精”是漢語“戲精”或“人精” 的意思。杠精是一個網絡熱詞,指經常通過抬杠獲取快感的人、總是唱反調的人、爭辯時故意持相反意見的人。
“杠精”的翻譯采用了目的語讀者比較熟悉的詞匯“contrarian”表達。在英文中,“contrarian”指“逆向思維者”或“與他人意見相反的人”。在英美國家,有詞組contrarian thinking(逆向思維);contrarian investor(逆向投資者)。
“杠精”還有一種英譯表達:hater,本義是“仇恨者”,但國外,“hater”常常指那些在論壇上好胡亂指責他人而不通情達理的人,移用到此處也是為了追求語用等值??梢?,使譯文更靠近譯入語讀者是翻譯網絡熱詞的一個不錯選擇。
3.我命由我不由天(I decide my own fate, not God)
2019年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小哪吒”的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了熱詞。實際上,這句話最先出處是道教典籍。《西升經》說:“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睎|晉道教宗室葛洪的《抱樸子·內篇》也說:“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蹦纤巫详栒嫒藦埐说摹督^句六十四首》說:“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由此可見,“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原意與道教的教義有關,指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強調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命運抗爭。其實不僅是道家,今天的我們也完全可以把這種不屈服于神靈天地的精神遷移到生活、工作當中。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翻譯為“I decide my own fate, not God”。譯者將源語中的“天”翻譯為“God”是為了避免讀者對于源語的不理解而選擇已有的固定譯語??紤]到各民族的文化氛圍和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對同一事物產生的語義聯(lián)想也不同,若譯者僅僅對原語進行直譯,則目標讀者可能感受不到源語的聯(lián)想意義。比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出自《三國演義》,英國學者David Hawkes譯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因此,譯者使用歸化翻譯,目的是幫助目標讀者掃清理解障礙。
4.錦鯉(lucky charm)
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官方微博開展了一次抽獎活動,抽中的人為“中國錦鯉”,吸引了300多萬次轉發(fā),“錦鯉”一詞因此走紅。錦鯉作為一種優(yōu)雅美麗的觀賞魚,在中國古代有“鯉魚跳龍門”的說法,比喻人飛黃騰達、官運亨通。民間也流傳著錦鯉是吉祥、幸福的象征這一說法。作為網絡流行語,“錦鯉”一詞成了“好運”的象征,隱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lucky charm有幸運物、護身符的意思,與“錦鯉”的“好運”之意相符。這樣翻譯基本可以實現形式、內容、功能等方面的對等,幫助英語讀者更好地理解“錦鯉”一詞,更易引起目標語讀者的共鳴。
5.我太難了(What am I supposed to do?)
“我太難了”出自“快手”視頻網站上的某個“土味視頻”。視頻配了憂傷的曲子,主播眉頭緊鎖,眼神黯淡無光,一邊說著“我太難了,老鐵,最近壓力很大”,一邊無奈地用雙手扶著額頭。該視頻發(fā)布后,“我太難了”立即在網絡上走紅。之后,以“我太難了”為主題的表情包陸續(xù)出現在網絡上。有網友為增加趣味性,用麻將牌“南風”中的“南”代替“難”字。熱詞“我太難/南了”的流行,表達了普通網民想要釋放壓力的心理狀態(tài)。
直譯文為“I am overburdened.”也可以接受,但這種平鋪直敘的表達不能把感情表達出來。譯文“What am I supposed to do? ”其實是一首英文歌曲的名字,也是描述世事艱辛,這與“我太難了”的表達非常契合,有助于目標讀者理解和接受。
6.女排精神(the fighting spirit of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中國的女排精神誕生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與改革開放同時唱響時代強音,是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影響、感召了幾代人的奮進?!芭啪瘛弊g成the fighting spirit of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其中“the fighting spirit”能突出斗爭精神。在英語表達中,“fighting spirit”的英文解釋是“a feeling that you are ready to fight very hard for something or to try something difficult”。比如:Show a little fighting spirit.(要表現出一點斗志。)
可見,譯者用“the fighting spirit”這一常見的語言表達傳遞源語言的內容,十分恰當。同時,譯文中的“fighting”以動態(tài)譯靜態(tài),能夠更好地傳達中國女排鍥而不舍、屢戰(zhàn)屢勝的奮斗精神。
7.hardcore(硬核)
hardcore是一個英語外來詞,原本應用于音樂領域,指一種力量感強、節(jié)奏激烈的說唱音樂風格,如hardcore rap(硬核說唱)。后來引申含義指“面向核心受眾,有一定難度和欣賞門檻的事物”,如“硬核游戲”(hardcore game)即指玩起來非常有難度的游戲。在hardcore翻譯成“硬核”后,在中國被廣泛應用于音樂、游戲領域,在文化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揚,被賦予新意。在現代流行語中,人們常用“硬核”形容“很厲害”“很彪悍”“很剛硬”,如“硬核規(guī)定”“硬核人生”等。2019年年初,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映引發(fā)了對“硬核科幻”的討論,“硬核”的熱度逐漸升高。
8.不忘初心(remain/stay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自十九大開幕以來,習近平同志報告中使用的“不忘初心”成為一個熱詞,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常與“牢記使命”連用。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的具體語境,“不忘初心”翻譯為“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十分貼切。當然,源于情景語境的不同,即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的不同,“不忘初心”的譯法眾多。如果說僅從“不忘初心”本身考慮的話,“dont forget why we started”這種譯法就是一種簡單直白的口語化翻譯。然而,考慮原文“不忘初心”是出現在十九大會議主題的語境中的,使用十分口語化的表達方式未必合適。
“不忘初心”的譯文“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能很好地傳達原文內容,其中的remain或stay以肯定的方式傳遞信息,比dont這種否定式更顯正式和嚴肅,而且意義上能傳達出恒定、矢志不渝的感覺;original比start更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具有原創(chuàng)思想的政黨[4];aspiration讓人聯(lián)想到“遠大抱負”的意思。
9.996(996 (9 am-9 pm × 6 days))
996是指工作日早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這類純數字的熱詞翻譯既遵照了源語風格,體現了簡約的特點,又詮釋出了數字代指的含義,讓目標語讀者可以領略到獨特的風采,實現文化多樣性的發(fā)展。
數字縮略詞在本質上決定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對于中國讀者來說尚且有理解的障礙,若按照字面意思,僅將數字直接譯為對等的英文,則英文讀者難以理解。因此,對于數字熱詞的英譯,譯者需要根據語境選擇一種相對合理的翻譯策略。
10.給力(gelivable)
“給力”早在2010年就是被官方媒體認可的網絡新詞,曾經被評為2010年度最熱門的網絡新詞之一,類似于“?!薄昂軒拧?。“給力”的翻譯不是用目的語中原有的詞語,而是網民對“給力”一詞的英文音譯。從構詞看,“gelivable”是通過字母的替換和簡化將“給力”的漢語拼音嵌入其中。從形式上看,這個英文單詞是典型的形容詞加后綴的方式,符合英語語法規(guī)則?;旌狭藵h語的發(fā)音和英語的形式,既避免了不可譯的情況又降低了對譯者的要求[5](109-110),體現了語言的活力。
三、結語
在微語言的英譯過程中,譯者往往承擔著語言轉換和文化傳承的雙重任務。無論是異化翻譯策略、歸化異化翻譯策略還是異化歸化的綜合運用,都需要譯者根據時代要求、文化背景差異、微語言的語言特征、讀者特點做出判斷,達到既能傳遞中國文化韻味,又能讓外國讀者理解、接受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芬芬.模因論視角下微語言的語用翻譯分類及策略[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8(04).
[2]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3]孫致禮.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J].中國翻譯,2002(01).
[4]杜爭鳴.翻譯談:“不忘初心”的英譯及其它題名[EB/OL].2017-10-22http://language.chinadaily.com.cn/19thcpcnationalcongress/2017-10/22/content_33561120.htm
[5]張榴琳.漢語流行語的翻譯策略淺析——以“給力”為例[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立項項目“微語言的語用‘生態(tài)位路徑研究”(項目批準號:XSP19YBZ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