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 張慶新 魏敬 王文強
對藍球教學來說,筆者認為熟練掌握1項運動技能是指學生既學習了籃球運動的技術動作,又了解了籃球運動的規(guī)則,并懂得把握運、傳、投等技術運用的時機,且掌握了簡單的戰(zhàn)術配合方法,從而具備了運用所學技術的能力,達到了能打籃球比賽的標準。當前學校籃球教學以小單元居多,注重技術動作的學、練,缺少技術銜接與運用的指導,忽略了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導致有些學生上了籃球課卻不能打籃球比賽。筆者在小學高年級進行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為其他教師進行籃球教學提供實踐參考。
一、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運、傳、投分別以體前變向換手運球、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單手肩上投籃為例,在1個學期實施籃球大單元教學需連續(xù)15個課時,組合技術教學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基本技術學習階段(4個課時)、簡單組合階段(5個課時)和多種技術組合階段(6個課時)。
1.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的設計
基本技術學習階段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籃球技術。簡單組合階段讓學生初步嘗試將技術進行組合,讓學生學會技術銜接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技術銜接的意識與能力。多種技術組合階段融入了戰(zhàn)術配合,將多種技術進行有效串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由于篇幅限制,筆者對每項技術的學習只列舉了1種方法(見表1)。
2.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的實施流程
按照運、傳、投的順序進行技術教學,合理安排每種技術、每個階段所需課時數(shù)以及所占比例(見表2)。
以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第1次課為例,可以安排3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1:學生學習原地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動作,然后做“交朋友”游戲。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此部分所用時間約占主教材的1/3。環(huán)節(jié)2:學生做原地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接直線運球的練習,熟練后接運球急停。學生重點體會運球技術之間如何銜接與運用,此部分所用時間約占主教材的1/3。環(huán)節(jié)3:學生做原地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接運球急停再傳球或接直線運球再傳球,結合同伴的跑位進行簡單戰(zhàn)術配合,學生掌握運球+傳球+跑位技術的銜接方法以及戰(zhàn)術配合的方法,同時教師講解2次運球違例的成因、滲透重心腳原則,避免學生出現(xiàn)違例現(xiàn)象,此部分所用時間約占主教材的1/3。隨著課次的遞增,單一技術的練習時間會逐漸減少,組合技術所占比例會不斷增加。
二、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實施的效果
對高年級學生實施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在單元教學完成后,從2個方面對學生掌握籃球技術的水平進行測試。一是對學生籃球單一技術的能力測試,二是對學生籃球組合技術的能力測試,也就是學生將所學技術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水平。經(jīng)過實踐看到,學生在單個技術測試中的成績全部在及格以上,多數(shù)學生達到了優(yōu)秀的水平。在組合技術測試中,安排了運+傳組合、接傳+投組合、運+投組合、運+傳+投組合的練習,多數(shù)學生能夠熟練銜接技術,少數(shù)人能做到技術的基本銜接?;@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實施后,對學生身體素質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外,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后,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50m和50m×8折返跑的成績普遍提高。
三、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實施的思考
1.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有利于技術的鞏固
籃球組合技術的學習難度大于單個技術的學習,因為學生不僅要掌握單個技術本身,還要學會技術的銜接方法。如果學生不能熟練掌握單個技術,就較難完成組合技術的運用。因此,組合技術教學對學生掌握技術的水平比單個技術要求更高,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籃球技術的鞏固與提高。
2.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有利于技術的銜接
在籃球比賽中,籃球技術的出現(xiàn)多以組合的形式呈現(xiàn)。有個人運用多種籃球技術的組合,也有同伴配合運用不同籃球技、戰(zhàn)術的組合。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戰(zhàn)術任務或得分,最終贏得比賽。因此,籃球教學應結合籃球比賽,在學生有一定籃球基礎的情況下,多以組合教學為主。
3.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有利于技術的運用
傳統(tǒng)教學以單個技術教學為主,學生學習與練習單個技術,掌握的是單個籃球技術的動作。但學生沒有技術運用的情境,無法獲得技術運用的時機、運用方法的實踐經(jīng)驗,從而導致學生學會了動作,卻不會運用。而籃球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是一種以新帶舊的模式,其在鞏固單個技術的基礎上學習組合技術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組合運用技術的意識,提高運用技術的能力。
當學生積累了一定量的單個技術后,教師應采用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組合技術練習中鞏固單個技術,同時學會運用組合技術,培養(yǎng)籃球意識。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的使用,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組合的種類與數(shù)量。對于籃球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采用3種以上的不同類別的技術進行組合練習;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2種類別技術的組合練習。組合技術大單元教學的形式更適用于類似籃球運動的開放式運動項目,且更適合水平三及以上年齡段的學生。
籃球組合技術的實施要建立在大單元教學的基礎之上,只有在大單元教學框架下才能確保籃球組合技術教學的有效實施,可見開展籃球大單元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鄭淞.2007-2016年國家學校體育文件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8.
[2]陳建勤,馬雙雙.籃球技術有效組合與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十則[J].中國學校體育,2018,37
(5):40-41.
[3]郭振江.籃球技術系統(tǒng)訓練的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1):42-43.
[4]潘建芬.大單元教學設計初探——以體育課程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18(19):40-44.
[5]張文斌.青少年籃球訓練中對抗訓練與組合技術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5):89-90.
[6]趙立軍.論籃球組合技術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9,9(8):16+18.
[7]陳富榮.芻議籃球教學組合練習法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2):31,33.
[8]岳國鋒,張濤.中小學籃球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策略[J].中華少年,2020(3):62-63.
[本文系北京教育學院2020年重點關注課題“小學球類‘實戰(zhàn)比賽主題大單元教學”(課題編號:ZDGZ2020-0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