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教學目標:
1.說話時,能使用恰當的語氣,表達得當,能讓聽的人感到舒服。
2.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語氣。
3.能通過溝通,禮貌用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 故事導入說體會
1.同學們,上課前,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故事,要認真聽。
師播放故事音頻:
小白兔辛辛苦苦地在地里收了一筐胡蘿卜,高高興興地往家運。半路上,它碰到了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小灰兔。小灰兔看見小白兔推車上的一筐胡蘿卜,從地上一躍而起,沖著小白兔嚷道: “小白兔,你這么多胡蘿卜,給我兩根中午吃?!毙“淄貌桓吲d地說:“要吃自己種,我才不給你?!毙』彝冒炎煲秽剑瑲夂艉舻卣f:“不給就不給,你以為我不會自己種啊。哼!”
小白兔繼續(xù)推著車往家走,走著走著,它看見了提著籃子外出買菜的小花兔。小花兔笑瞇瞇地說:“白兔妹妹,今年你的胡蘿卜又豐收啦?”小白兔說:“是呀,今年氣候好,胡蘿卜收成好?!毙』ㄍ秘Q起大拇指,連聲說:“你可真能干,我也要向你學習!”小白兔開心地合不攏嘴,從筐里拿了好多胡蘿卜,遞給小花兔說:“花兔姐姐,你拿幾根胡蘿卜去吃吧!”小花兔直擺手:“不用的,不用的,我出去買些就可以啦!”“不要去買了,嘗嘗我種的胡蘿卜,這是我的勞動果實,香著呢!”小白兔拿過小花兔的籃子,給它裝了大半籃子胡蘿卜。
謝過小白兔后,小花兔就提著籃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2.師:小白兔可真奇怪,都是平日里相處的小伙伴,小灰兔向它要胡蘿卜,它不給。而小花兔沒有向它要胡蘿卜,它卻主動送了一籃子。這是為什么呢?
預設生答:
因為小白兔喜歡小花兔。
因為小花兔懂禮貌。
因為小花兔說話和氣。
3.師:對了,因為小花兔說話和氣,讓人聽著心里很舒服,小白兔就愿意將種出的胡蘿卜送給它??磥?,說話和氣是非常重要的。說話時語氣不一樣,結局就可能有天壤之別。
4.引出課題:注意說話的語氣。
板塊二? 對比例句談發(fā)現
1.出示課本兩組對話:
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請您讓一下。阿姨,請您讓一下,好嗎?
自由讀對話,思考:哪種說話方式更好?為什么?
2.指名讀第一組句子,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我不是故意的?。ㄌ崾?,注意句末的感嘆號,讀出驕傲自大、不講道理的語氣。說這句話時語速快,語調持續(xù)上揚,音調高,音量大。)
我不是故意的。(讀出愧疚、帶著歉意的語氣。語氣弱,音量較小,配合表情。)
說說自己的感受:第二句聽起來更舒服。因為第二句更有禮貌,態(tài)度誠懇,語氣中帶有歉意。第一句粗魯,沒有禮貌,雖然也是道歉,但是給人感覺不誠懇,讓人聽了不舒服。
3.指名讀第二組句子,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句末符號不一樣,這兩句話表達的意思一樣,但是第一句使用了命令的語氣,第二句使用的是商量的語氣,效果更好。比較而言,命令的語氣不容易接受,而商量的語氣更容易被接受。
4.師生合作,串聯(lián)兩個小情境,合成一個大情境。
師: 吃完午飯,你要去歸還飯盒了,剛出教室就不小心撞到了同學,于是你不好意思地跟同學說——
你打算繼續(xù)往前走,可是餐廳的阿姨擋住了你的去路,你用商量的語氣跟阿姨說——
5.師小結: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也常常會說這句話,那么我們自己說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呢?同學們在日常交流中,也要使用恰當的語氣表達,這樣讓人聽起來舒服,也更愿意和你交流。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朗讀課文,注意語氣和重音”,呈現了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問句四種語氣句型。讀好四種語氣,體會四種語氣的感情色彩,是學習本次口語交際的基礎。通過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議一議、練一練,發(fā)現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板塊三? ?還原生活學會用
1.情境一:學會“請求、商量”時用的語氣。
(1)出示:媽媽讓我學鋼琴,我想學畫畫。我會跟媽媽說……
導語:你們遇到過同樣的情形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說?
提示: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如何商量,回憶應注意的地方。出示:商量事情時,有禮貌,語氣不能太生硬。
(2) 小組練說,說說自己的情形和說服爸爸媽媽的方法。
(3) 指名交流,學生評價。(關注學生是否運用了商量的語氣,是否能將原因說清楚。遇到障礙時,是否仍能保持商量的語氣。)
以下交際語言供參考:
媽媽,我不喜歡彈鋼琴,更喜歡畫畫,請您同意我學畫畫吧,好嗎?
媽媽,我真的很喜歡畫畫,老師也夸我畫得好,我想學畫畫,您看行嗎?
媽媽,您不是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我不太喜歡鋼琴,更喜歡畫畫,您就讓我學畫畫吧,好不好?
(4)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注意使用了商量的語氣,同時還表達清楚了自己很想學畫畫的原因。如果我是你的媽媽,一定會同意你去學畫畫的。
2.情境二:學會“道歉、解釋”時用的語氣。
(1)出示:
上學遲到了,老師批評了我。下課后我對老師說……
(2)導語:同學們,這個場景很日常,想想你是怎么做的,或者其他同學是怎么做的。老師愿意和發(fā)言的同學合作表演。
(3)師生演練。
首次遲到:向老師道歉,語氣真誠地說明原因即可,要是能更進一步表達不會遲到的決心就更好了!
多次遲到:先向老師道歉,在說明了原因后,師生還可以一起想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4)小結:向別人道歉、解釋時,態(tài)度真誠,語氣不生硬,才能取得別人的諒解。
3.情境三:學會“提醒、勸阻”時用的語氣。
(1)出示:看到同學洗手后忘了關水龍頭,我會跟他說……
導語:同學們,前兩個場景都是我們與長輩之間的對話,大家都知道了如何使用恰當的語氣。如果在學校中,遇到以上情形,你會怎樣說?
(2)全班探討,明確說的內容。
要說清楚錯在哪里,還要說清楚該怎樣做。
(3)分小組練習,推薦說得最好的進行匯報。
相機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出示評價標準:
有禮貌。
把事情說清楚,說明白。
說話語氣要讓人感到舒服,不要使用命令的語氣。
(4)老師采訪組內“被提醒”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4.課堂總結,出示“交際小貼士”。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說話的時候使用恰當的語氣,能讓聽的人感到更舒服,取得的效果也會更好。我們與別人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語氣不要太生硬,同時還要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
(設計意圖:口語交際要讓學生有話可說,就需要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真實的交際情境能幫助學生體驗真實的感受、表達真實的想法。圍繞教材,從生活中取景,從親子交流、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不同角度,讓學生分組合作,議一議、演一演、評一評,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再出示本次口語交際的小貼士,強化“使用恰當的語氣”的具體方法。)
(作者單位:安徽合肥市師范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