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曲阜市精神病防治院內科,山東濟寧 273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受氣流限制,一旦發(fā)生,患者即出現喘息、咳痰、咳嗽等表現,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甚至會出現呼吸衰竭,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莫西沙星主要通過影響細菌的 DNA 復制、修復及轉錄,對細菌核酸的合成形成阻抑作用,起到殺菌、抑菌的效果,但單一藥物治療起效較慢[1]。班布特羅是一種緩解氣管痙攣的藥物,有較強的支氣管擴張作用,可用于治療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但是單一用藥其治療效果具有局限性,應與其他藥物進行聯合治療,發(fā)揮更好的藥效[2]。本研究針對曲阜市精神病防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AECOPD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聯合班布特羅治療,分析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旨在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曲阜市精神病防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7、23例;年齡42~86歲,平均(58.61±10.71)歲。研究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4、26例;年齡43~86歲,平均(58.17±10.36)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意識清楚,無精神性疾病者;未合并其他嚴重肺部疾病者。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出現嚴重呼吸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輔助治療者;合并肝、心等功能不全者;合并分泌性疾病者。曲阜市精神病防治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本研究,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吸痰、吸氧、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4]。對照組患者在其基礎上接受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南京優(yōu)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39,規(guī)格:20 mL ∶ 0.4 g)靜脈滴注,0.4 g/ 次,1次 /d。研究組患者則在上述治療方式的基礎上口服鹽酸班布特羅片(宏冠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4082,規(guī)格:10 mg/片),10 mg/次,1 次 /d。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治愈:咳嗽、咳痰等癥狀完全消失,各功能恢復正常;好轉:上述癥狀有所好轉,各項功能指標有所改善;無效:上述癥狀未見好轉,各項功能指標未見改善[3]??傆行?治愈率+好轉率。②呼吸情況與心率。采用肺功能測定儀檢測呼吸頻率,采用心電監(jiān)護儀檢測心率。③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測定儀檢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峰流速儀測定最大呼氣流量(PEF)。④炎性因子水平。分別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 -10(IL-10)、白介素-18(IL-18)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臨床總有效率)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呼吸頻率、心率、VC、FEV1、FVC、PEF水平及血清 TNF-α、CRP、IL-10、IL-18 水平)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呼吸情況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呼吸情況與心率比較(,次/min)
表2 兩組患者呼吸情況與心率比較(,次/min)
注:相較于治療前,*P<0.05。
組別 例數 呼吸頻率 心率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28.76±5.22 25.52±4.62* 107.41±10.56 97.63±6.58*研究組 50 28.72±5.47 20.16±3.14* 107.53±10.47 76.41±4.47*t值 0.037 6.785 0.057 18.863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肺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水平比較()
注:相較于治療前,P*<0.05。VC: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PEF:最大呼氣流量。
組別 例數 VC(L) FEV1(L) FVC(L) PEF(L/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1.51±0.41 2.46±0.45* 1.41±0.12 2.04±0.21* 1.49±0.53 2.08±0.58* 6.09±0.47 7.23±0.43*研究組 50 1.50±0.42 2.92±0.51* 1.40±0.13 2.51±0.22* 1.49±0.52 2.79±0.62* 6.05±0.49 8.17±0.58*t值 0.120 4.782 0.799 10.927 0.000 5.913 0.417 9.20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炎性因子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TNF-α、CRP、IL-1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低;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注:相較于治療前,*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CRP:C-反應蛋白;IL-10:白介素-10;IL-18:白介素-18。
組別 例數 TNF-α(ng/L) CRP(mg/L) IL-10(ng/L) IL-18(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36.20±7.16 30.13±1.58* 12.14±3.76 9.81±1.56* 10.31±0.77 11.05±0.86*171.55±17.92131.29±12.32*研究組 50 36.19±7.18 24.65±2.24* 12.16±3.75 6.47±1.47* 10.30±0.75 12.63±1.06*171.53±17.95118.69±12.41*t值 0.007 14.136 0.027 11.018 0.001 8.185 0.006 5.09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AECOPD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肺部疾病,發(fā)病機制相對復雜,主要是由于機體肺部與支氣管等出現氧化、炎性因子介質聚集,機體蛋白酶和抗蛋白酶之間的比例失衡,肺部細胞凋亡等引起。AECOPD患者發(fā)病后會出現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莫西沙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卡他莫拉菌及其他常見病原體均有活性,在AECOPD中起到良好的殺菌作用,其細菌除菌率高,且安全性良好,但單獨使用該藥物治療效果不佳[6-7]。
班布特羅通過激活腎上腺素β2受體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抑制內源性致痙物的釋放,提升黏膜纖毛的清除能力,起到擴張支氣管、緩解支氣管高反應性的效果[8-9]。在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呼吸頻率、心率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VC、FEV1、FVC、PEF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提示使用莫西沙星聯合班布特羅治療AECOPD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況與肺功能,效果顯著。TNF-α水平升高,可促進肺部炎癥反應,加重呼吸困難;CRP用來判斷炎癥程度高低,其水平與AECOPD炎癥嚴重程度呈正相關;IL-10通過活化的巨噬細胞抑制炎性因子,其水平升高,表明炎癥反應減少;IL-18水平升高,表明機體炎癥反應加劇。班布特羅具有解痙及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炎癥介質的作用,主要是通過促進細胞色素P450的氧化代謝,激活支氣管平滑肌的β2受體,減少因性因子釋放[10-11]。據上述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三項指標水平均較對照組降低,血清IL-10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提示使用莫西沙星聯合班布特羅治療AECOPD,能夠有效抑制炎癥反應,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莫西沙星聯合班布特羅治療AECOPD,對患者呼吸情況、肺功能均起到積極地改善做作用,同時在抑制炎癥反應上也具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使用。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研究區(qū)域范圍較小,可適當擴大區(qū)域范圍,提高研究結果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