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冀 張玉萍 金曉暢 繆萍
機械通氣是ICU 危重患者的一個重要治療手段,此類患者多存在缺氧狀況,而胃腸道是組織缺氧缺血時受影響最早、最嚴重的器官之一,是危重癥患者發(fā)展為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 發(fā) 動機[1,2]。2012 年歐洲危重病學會把重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定義為急性胃腸損傷(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數(shù)據(jù)顯示,行機械通氣的危重患者的AGI 發(fā)生率可達40%以上,且其嚴重程度與重癥患者不良預后呈正相關[3,4]。當前,機械通氣患者AGI因病因不明,臨床處理較為棘手,且國內研究大多集中于對AGI 分級系統(tǒng)對重癥患者預后的影響,對于機械通氣患者AGI 的現(xiàn)狀、發(fā)生高危因素尚未見報道。本次研究擬對機械通氣患者AGI的特點進行觀察,并分析其發(fā)生高危因素,旨在為臨床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7 年11 月至2020 年12 月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80 例機械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85 例、女性95 例;年齡25~78 歲,平均年齡(64.71±6.14)歲。納入標準為:①AGI 診斷參照《歐洲危重病醫(yī)學會關于急性胃腸損傷的定義和處理指南》[3]標準;②入住ICU 時間≥48 h;③機械通氣均為經口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④年齡≥18 歲;⑤知情同意。排除:①孕婦、惡性腫瘤、瀕臨死亡或液體復蘇失敗者;②存在有原發(fā)性胃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短腸綜合征導致胃腸功能障礙者;③既往有胃腸道手術史者;④多臟器功能衰竭終末期患者。本次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收集納入患者的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入ICU 來源、相關疾病類型等。同時收集患者胃腸道癥狀、體征及相關臨床因素,其中胃腸道癥狀、體征包括腸鳴音聽診、腹脹、大便次數(shù)與性狀、惡心、嘔吐、胃腸道出血等。相關臨床因素包括入組24 h 內的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D-乳酸、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F(xiàn)INS)、胰島素抵抗水平(HOMA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腹腔壓力、殘胃量、序貫器官衰竭評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5]、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評分[5]、新發(fā)感染與否、入住ICU 時間、機械通氣時間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AGI 危險因素。設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機械通氣患者AGI 現(xiàn)狀及胃腸道主要癥狀表現(xiàn) 280 例機械通氣患者中,發(fā)生AGI 者117 例,發(fā)生率為41.79%,其中AGI Ⅰ級41 例(占35.04%)、Ⅱ級70 例(占59.83%)、Ⅲ級6 例(占5.13%)、Ⅳ級0 例。胃腸道主要癥狀表現(xiàn)中,腸鳴音減弱發(fā)生率37.61%(44/117)、腸鳴音消失發(fā)生率30.77%(36/117)、腹脹發(fā)生率13.68%(16/117)、胃腸道出血發(fā)生率9.40%(11/117)、嘔吐發(fā)生率5.13%(6/117)、惡心發(fā)生率2.56%(3/117)。
2.2 機械通氣患者AGI 發(fā)生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見表1
表1 機械通氣患者AGI發(fā)生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由表1可見,PCT、D-乳酸、ALB、FPG、HOMA-IR、腹腔壓力、殘胃量、SOFA 評分、APACHE Ⅱ評分、入住ICU 時間、機械通氣時間與機械通氣患者AGI 發(fā)生相關(t分別=61.76、22.19、12.04、14.02、29.80、29.94、79.07、15.51、16.02、50.58、54.76,P均<0.05);年齡、體重指數(shù)、FINS、性別、入ICU 來源、疾病類型、是否新發(fā)感染與機械通氣患者AGI發(fā)生無關(t分別=1.14、1.02、0.56,χ2分別=0.03、0.98、1.42、3.01,P均>0.05)。
2.3 機械通氣患者AGI 發(fā)生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見表2
表2 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
由表2 可見,高PCT、高D-乳酸、高FPG、高HOMA-IR、高SOFA 評分、高APACHE Ⅱ評分、入住ICU 時間長、機械通氣時間長是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AGI的危險因素(P均<0.05)。
國外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ICU 患者的AGI 發(fā)生率為50%~60%[6];而國內調查報道,ICU 患者AGI 發(fā)生率為40.50%~68.10%[7]。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280 例ICU 機械通氣患者中,發(fā)生AGI者117例,發(fā)生率為41.79%,介于國內外研究報道之間。王艷等[8]對8家三級甲等醫(yī)院監(jiān)護室509 例危重患者的調查結果顯示,AGI Ⅰ級、Ⅱ級、Ⅲ級、Ⅳ級構成比為54.18%、29.09%、7.95%、8.78%。本次研究中,AGI Ⅰ級、Ⅱ級、Ⅲ級、Ⅳ級構成比為35.04%、59.83%、5.13%、0,與王艷的研究存在差異,分析原因可能為兩個研究均為單中心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存在差異以及樣本量不同所致。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胃腸道主要癥狀中,腸鳴音減弱發(fā)生率>腸鳴音消失發(fā)生率>腹脹發(fā)生率>胃腸道出血發(fā)生率>嘔吐發(fā)生率>惡心發(fā)生率,表明機械通氣患者胃腸道癥狀、體征中較常見的為腸鳴音減弱、腸鳴音消失,與既往文獻[9,10]報道相吻合。
logistics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PCT越高、D-乳酸越高、FPG 越高、HOMA-IR 越高、SOFA 評分越高、APACHE Ⅱ評分越高、入住ICU時間越長、機械通氣時間越長的患者AGI 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大。究其緣由,ICU 機械通氣患者往往存在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短期內出現(xiàn)低蛋白血癥,腸黏膜受損、黏膜屏障功能障礙,內毒素、大量炎癥因子介質吸入血,誘發(fā)腸源性感染,并加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11]。此外,當腸道的屏障功能被破壞后,腸道通透性增加,血清D-乳酸水平升高,且其表達水平越高,胃腸黏膜屏障功能受損越嚴重[12]。ICU機械通氣患者存在明顯的應激狀態(tài)、胰島素抵抗,出現(xiàn)血糖驟然升高,可引起MODS[13,14]。APACHE Ⅱ評分是ICU 常用的病情及預后評價預測工具,病情越嚴重、死亡風險越高,則APACHE Ⅱ評分越高,AGI風險越大[15]。目前,臨床公認胃腸功能障礙是重癥患者發(fā)展為MODS 的樞紐器官,SOFA 評分主要用于描述MODS 的發(fā)生、發(fā)展,其評分會隨著器官衰竭數(shù)目的增加而增高,且AGI可增加SOFA評分對ICU患者死亡風險的預測價值[16]。時間作為AGI 的影響因素會受到患者病情、治療措施等影響,患者留駐ICU時間越長,可能病情越嚴重,AGI發(fā)生風險越高[17]。機械通氣會引起患者胸腔壓力增加,從而可抑制腹腔胃腸運動,引起腹脹等癥狀,因而機械通氣時間越長,AGI風險越大[18]。這提示醫(yī)護人員對于機械通氣患者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減輕機體炎癥反應、調控血糖、降低胰島素抵抗以防治AGI,并對留駐ICU時間及機械通氣時間較長的患者重視AGI地監(jiān)測和預防。
綜上所述,機械通氣患者AGI的發(fā)生率較高,腸鳴音減弱、腸鳴音消失是其主要癥狀,PCT、D-乳酸、FPG、HOMA-IR、SOFA 評分、APACHE Ⅱ評分、入住ICU 時間是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AGI 的高危因素,應不斷提高AGI 評估的準確性,并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干預,幫助改善ICU 機械通氣患者胃腸功能和預后,提高救治水平。但鑒于本次研究樣本量少,仍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