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棟卿
【摘 要】德育教育是國家領導人在針對教育工作的開展報告中提出的教學理念和教育目標,德育教育旨在引導各階段教育工作者將德育培養(yǎng)作為教育工作的首先任務,當然這與其他教育思想也是不謀而合,因此,實施德育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民族發(fā)展的動力。初中生的思維意識正處于養(yǎng)成階段,少年強則國強,在初中教育中落實德育教育是促進國家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初中階段的教學任務并不僅局限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該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品質,為我國的新型人才培養(yǎng)計劃奠定踏實的基礎。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和德育教育是五育并行教學策略的主要元素,將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體育;德育融合;問題;途徑
初中生雖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思維意識,但思想尚未成熟,且現如今浮華的社會使得初中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和不良思想的影響。尤其是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上漲,使得初中階段德育教育的實施應運而生,這不僅是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理念,同時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因此德育教育應與多個學科相結合。然而,鑒于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機制,教師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教學理念較為忽視,而更注重對學生文化成績的提升,使得落實德育教育工作力度有所欠缺,教師也更加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使得初中德育教育的落實虛有其表。本文將重點闡述德育與體育課堂的融合策略,為落實五育并行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初中體育課堂實施德育教育理念存在的問題
1.1德育教育理念的落實缺乏實踐活動
現如今社會和國家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家長和學校對教學工作中德育教育理念的落實已經極為重視,具體表現在教材內容和課程改革中。新課程改革后,新版教材中的學科內容以及涉及有與德育教育理念相關的知識點,教師也會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注入對此類理論知識的講解和灌輸,然而德育教育理念的灌輸僅依靠理論知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教師將此理念貫穿至學生的實踐活動中,因此除理論知識以外,教師也應為學生安排相關案例活動,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和真實場景加深學生對立德樹人理念的感悟和理解。然而,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并不注重對德育學習的安排,導致立德樹人理念虛有其表。此外,雖然教師利用學科知識灌輸了德育理念,但教師并未深究其對學生的身心影響和道德影響到底有多深厚,只單一的完成教學任務即可,這非常不利于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
1.2德育教育方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
相比于以往初中教學工作對德育教育的忽視,新課改的推進使得各學科的教學工作對德育教育的落實已經極為重視,也對此開設了專門的德育課程,同時,教育部門也強調各科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應深挖教材內容并借助于理論知識中有關德育知識的素材去感染學生。然而,由于各種外在原因,導致德育的專業(yè)課程或其與其他學科的結合課程教學方式均單一乏味,教師也并不注重對德育素材的挖掘,僅是一味的依照教材內容閱讀,教育方式和教學工具也缺乏創(chuàng)新性,這必然導致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虛有其表。
1.3對體育課程的忽視
我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機制導致家長和學校都過分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提升和成績的追求,而對音樂、體育等素質教育的課程較為忽視。多數家長普遍認為這類課程的設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同于文化課程,這類課程的課時安排本身就極少,甚者還會被其他主課占用。家長和學校的忽視也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沒有足夠的重視,從而在課堂學習中不集中注意力,這也是目前初中體育課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對課程本身都極為忽視,何談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2.德育教育與初中體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2.1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應用德育理念
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另一種形式的課前預習,即教師通過與本節(jié)體育項目內容相關的知識點作為話題拋出問題。科學有效的課程導入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并了解的興趣,同時也能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尤其是對初中生而言,此種引導方式非常適用于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征。德育教育思想的融合并非是依靠理論知識的講解就可以完成的,教師應將其核心內涵逐步展開,循序漸進,首先就需依靠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借助相關話題和知識點抓住學生的思想。例如,開始部分是學生上課前的聚會。鈴聲一響,學生們還在操場上拼命地玩,他們的心思還是集中在玩上。有時他們聽不到上課鈴。針對這種情況,我加強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我明白及時的集會是上課的開始。學生必須在上課前半分鐘到達集合地點。當然,要讓學生做到這一點,老師應該在上課前三分鐘站在練習場上,為學生樹立榜樣。隨后,體委委員們迅速組織了隊伍,學生們又快又安靜,甚至,包括這部分隊形練習,全班要快、靜、齊,讓班上的同學想到集體榮譽,認為自己是集體的一員,不能影響集體榮譽。經過一段時間的規(guī)范化,每個學生都會自覺形成關愛集體、關愛集體的理念。體現在課堂活動中,體育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和順序各不相同,各有特點。體育教師可以采取相應的方法、手段和措施,選擇適當的內容,抓住時機,將德育滲透到學生中去。此外,學校也應重視初中體育課程的安排,以往體育課程安排多為每周一節(jié),學校應加大體育課程安排的幅度。
2.2加強實踐教學,豐富課堂形式
德育課程不同于其他學科,德育課程的理論知識較為片面,其德育課程的學科知識更應體現在實際生活中,因此,體育課堂與德育教育的融合應該加強實踐教學,使德育知識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也應體現在實踐生活中,使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處,并真正用以指導學生未來的生活和成長,使其更好的適應于社會。實踐活動并不僅限于課堂活動,教師也可將課程活動延伸至課外,例如,教師在全校范圍內或與臨校之間舉辦相關的體育賽事,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不同的體育項目體現出同樣的體育精神,需要多人參與的體育運動項目無一不體現出團隊合作的力量,而單人運動項目則體現出做運動員永不言敗、努力拼搏的體育精神,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校內或與臨校之間的課外實踐活動,可以通過打比賽的形式,實踐比賽對學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實踐比賽中學生可以深入領悟體育精神的真諦,并在與隊友的合作中了解與人相處之道,也能從中明白團隊合作的力量,進而體現出比賽中的體育精神,這無一不是良好的德育素材,也是將德育教育與體育課程完美融合的有效途徑,且體育比賽相比于枯燥無味的體育課程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可以從中充分感受到體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