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摘? 要: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越來越引起學界的關注。本文以廣東科技學院為例針對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情況進行評價反思,對相關內容進行梳理并加以評判,有利于掌握理論前沿,進一步深化理論研究。
◆關鍵詞: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
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趨勢日益明顯,如何對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情況進行評價反思,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課題,由于本研究課題涉及范圍較大,加之有限的知識水平,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難度較大,所以本文中必然存在著諸多的不足與欠缺,只求能拋磚引玉,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本文以廣東科技學院為例,學校坐落于“粵港澳大灣區(qū)重要節(jié)點城市”──東莞,學校緊密圍繞東莞地區(qū)重點發(fā)展產業(yè)優(yōu)化學科專業(yè)體系。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以生為本、產教融合、服務區(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的辦學方略,以規(guī)范管理、深化內涵、培育特色為抓手,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全面提升辦學實力,不斷加強育人特色培育,形成了“黨委引領、黨政統(tǒng)一、分工協(xié)作、課堂支撐、全員參與”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結合廣東科技學院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界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主要成果,我們欣喜的看到民辦高校這一領域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理論研究發(fā)展至今,學者們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目標、內容、原則和方法等理論做出了深入探索,初步構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體系,為我們進一步加深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拓寬了研究視野,拓展了研究空間,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指明了研究方向。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特別注意到理論研究中存在的諸多不足。
從微觀層面分析,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一些亟待澄清、分析和解決的問題。
第一,概念研究很少,界定也模糊。根據作者所掌握的資料,學界鄭永廷教授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角度去定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態(tài)度觀點比較明確,界定比較清楚,其他學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要么不做研究,要么界定都是模糊的,概念界定上難以突破創(chuàng)新,取得權威性認識,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界定更少。
第二,一元化德育目標缺乏層次性和漸進性,降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不但是歷史的產物,也是時代的要求,因此要對不同高校、不同層次的大學生應該有不同的德育目標要求。要使這一目標化為大學生的素質,需要經過一個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逐步發(fā)展的歷程,需要遵循大學生身心發(fā)展、認識發(fā)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規(guī)律,按照德育目標的要求,循序漸進,不斷深化。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陳舊,缺乏內涵挖潛和外延拓展,沒有與時俱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十分豐富,總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等等。很多專家學者大都是離不開十六號文件明確規(guī)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這樣顯得內容沒有新意,內涵、外延都沒能挖的很透徹。要根據教育目標和教育對象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變化而不斷調整教育內容,根據時代和社會發(fā)展進程而充實和豐富教育內容。
第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則研究分散,不具有系統(tǒng)性。學界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則的依據沒有形成統(tǒng)一認識,學者們各持己見,有學者從心理學角度闡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則,有的單純從道德教育區(qū)總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些學者從別的角度去分類研究,可以說這些原則的總結歸類和剖析角度不同,致使存在原則研究的標準不統(tǒng)一,存在原則眾多,難以達成共識。
第五,方法路徑重復研究居多,缺乏創(chuàng)新性,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發(fā)揮受到限制。學界學者雖然對方法的表述方式各異,但其內容實質卻相仿,致使理論界不斷重復研究,有關于方法路徑的理論難以突破舊有的理論框架,難以突破創(chuàng)新,這不利于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不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從宏觀層面分析,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正處于發(fā)展階段,尚未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論體系,因此存在諸多不足。
第一,重理論研究,輕應用研究。據掌握的資料分析,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探討層面,對于實踐應用過程中的一些實施要則并未作出深入具體的研究,尤其民辦高校的研究很少。理論研究不斷推進,而應用研究欠缺。
第二,重復研究多,創(chuàng)新發(fā)展少。截至目前,理論界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研究存在眾多研究思路一致的文章,理論重復研究現象明顯,理論難以突破創(chuàng)新,致使理論發(fā)展緩慢,
第三,經驗問題研究多,理性分析研究少。當前,學界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經驗探討層面,尚未深入實踐進行實際調研,缺乏數據支撐,重理論發(fā)展的定性研究,而缺乏定量分析,學術研究的應然色彩較濃,實證程度不高。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還存在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其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有待進一步拓展。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這一階段的研究價值,這一階段學者們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種種研究嘗試和探索,為當前的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打開全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比較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駱郁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團中央學校組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選編[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