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劉大朋
復治菌陽肺結核是一種重型傳染疾病,在我國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加上抗菌藥物的過度使用,導致結核分枝桿菌的變異不斷增加,其耐藥性持續(xù)增強,也使得復治菌陽肺結核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為逐年上升的趨勢[1]。就目前來說,針對復治菌陽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仍以化療為首選,常見如2 hZEs/7HE 常規(guī)方案,目的是為了促進病灶吸收,減輕患者盜汗、低熱以及乏力等臨床癥狀,但療效尚不理想,因此,臨床一直致力于尋找一種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2,3]。近年來,有研究顯示,免疫細胞在復治菌陽肺結核的疾病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其會分泌釋放出過量的促炎性因子,造成免疫清除失敗,惡化病情,故有學者提出,對于復治菌陽肺結核的患者,給予免疫調節(jié)劑改善其免疫功能,可有效提升疾病治療效果,而胸腺五肽正是一種典型的免疫調節(jié)劑,是臨床治療免疫力過低患者最常用的輔助藥物,對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較好的改善效果,但將其用于復治菌陽肺結核輔助治療的療效則尚待更多研究確定[4]?;诖?本文選取了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接收的94 例復治菌陽肺結核患者,研究了復治菌陽肺結核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輔助治的療效及對其呼吸功能、免疫功能的影響,現(xiàn)將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94 例復治菌陽肺結核患者,以隨機抽簽法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各47 例。參照組男25 例,女22 例;年齡36~65 歲,平均年齡(48.19±5.61)歲;病程2~ 10 年,平均病程(5.14±1.62)年。研究組男27 例,女20 例;年齡34~64 歲,平均年齡(48.26±5.51)歲;病程3~11 年,平均病程(5.23±1.9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授權。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痰涂片鏡檢抗酸桿菌顯示陽性[5,6];經(jīng)胸部X 線檢查可見活動性病灶;均為復治患者,即抗結核藥物使用≥1 個月;半年內未使用過免疫抑制劑;患者及(或)家屬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排除標準: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合并重度心臟病或心肌損害者;肝功嚴重損傷者;合并糖尿病或重度貧血者;精神、認知異常,無法正常配合治療者。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2 hZEs/7HE 方案治療,強化期:口服異煙肼(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350,規(guī)格:0.1 g×100 片),0.3 g/ 次,1 次/d;口服吡嗪酰胺(成都錦華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51020876,規(guī)格:0.25 g/片),1.5 g/次,1 次/d;口服乙胺丁醇(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349,規(guī)格:0.25 g×100 片),0.75 g/次,1 次/d;利福平(沈陽雙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725,規(guī)格:5 ml∶0.3 g)靜脈滴注,用法:取藥 0.6 g 加入到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回音必集團江西東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6020315,規(guī)格:200 ml∶10 g)200 ml 中靜脈滴注,1 次/d;持續(xù)用藥 3 個月;鞏固期:0.3 g 異煙肼、0.6 g 利福平、0.75 g乙胺丁醇,1 次/d,持續(xù)用藥6 個月。
研究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再給予胸腺五肽(海南中和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237,規(guī)格:1 ml∶10 mg)治療,方法:取藥1 mg 加入到濃度為0.9%的250 ml 氯化鈉溶液當中靜脈滴注,1 次/d,持續(xù)用藥2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的痰菌轉陰率,判定標準:持續(xù)2 個月痰結核菌涂片顯示陰性,即判定為痰菌轉陰。治療前后,分別檢測兩組的呼吸功能,指標包括FEV1%、FVC%以及FEV1/FVC;檢測兩組的免疫功能,指標包括:CD3+、CD4+、CD8+及CD4+/CD8+。方法:于空腹下,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3 ml,以3000 r/min 速度離心,持續(xù)15 min,取上清液,于-70℃冰箱保存,后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CD3+、CD8+進行檢測,采用AttuneNxT 型流式細胞儀[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對CD4+/CD8+值進行計算,所有試劑、試劑盒均由青旗(上海)生物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提供,檢驗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執(zhí)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3、6 個月的痰菌轉陰率分別為57.45%、91.49%,均高于參照組的36.17%、70.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 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呼吸功能變化對比 治療前,兩組FEV1%、FVC%及FEV1/FVC 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FEV1%、FVC%及FEV1/FVC 分別為(86.29±10.16)%、(89.24±8.16)%、(74.59±4.39)%,均高于參照組的(75.21±9.21)%、(80.31±8.31)%、(68.33± 4.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呼吸功能變化對比(,%)
表2 兩組呼吸功能變化對比(,%)
注:與參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3 兩組免疫功能變化對比 治療前,兩組CD3+、CD4+、CD8+、CD4+/CD8+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 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CD3+、CD4+、CD4+/CD8+水平分別為(72.03±4.29)%、(39.17±4.55)%、(1.34± 0.27),均高于參照組的(60.24±5.09)%、(25.89±4.01)%、(0.82±0.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CD8+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免疫功能變化對比()
表3 兩組免疫功能變化對比()
注:與參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復治菌陽肺結核主要由結核桿菌引發(fā),而細胞免疫是菌類繁殖與活動的主要控制力量,故此,結核菌在侵入人類機體之后,發(fā)病與否或者病情輕重,并非只由結核菌數(shù)目與毒性決定,與患者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也有著直接的相關性,尤其是T 輔助細胞的CD3+、CD4+、CD8+,當中的CD3+細胞是一種成熟的T淋巴細胞,可以將患者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狀態(tài)充分反映出來,CD8+細胞則是一種具有抑制性的T細胞標記;CD4+細胞是一種輔助于T細胞的表面標記,當人類機體CD4+/CD8+出現(xiàn)異常時,則表現(xiàn)機體的免疫功能處于紊亂狀態(tài),而在近年來的多項研究報道中均發(fā)現(xiàn),肺結核患者接受抗結核與胸腺五肽輔助治療后,其免疫功能有了明顯改善,CD4+、CD4+/CD8+均呈現(xiàn)上升狀態(tài),免疫功能逐步恢復正常,患者的病情也隨之轉歸[7-10]。胸腺五肽是一種典型的免疫調節(jié)劑,是當前臨床用于治療肺結核的一種常用藥物,是胸腺分泌物當中胸腺生成素Ⅱ最為有效的部分,該藥物進入患者機體后,可以誘導T 細胞進行分化,加速T 淋巴細胞亞群的發(fā)育與成熟,并增強其活化功能,同時還能對T 淋巴細胞亞群比例進行合理調節(jié),使其維持在正常水平范圍之內,以此達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目的[11,12]。治療后,研究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CD8+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蘭小華[13]的研究結果相似,表明在常規(guī)化療方案基礎上,再以胸腺五肽輔助治療,在改善復治菌陽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更為顯著。
此外,本次研究還顯示,治療后,研究組3、6 個月 的痰菌轉陰率分別為57.45%、91.49%,均高于參照組的36.17%、70.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FEV1%、FVC%及FEV1/FVC 分別為(86.29±10.16)%、(89.24±8.16)%、(74.59±4.39)%,均高于參照組的(75.21±9.21)%、(80.31±8.31)%、(68.33± 4.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蔣進述等[1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以上結果均表明在常規(guī)化療方案基礎上,再以胸腺五肽輔助治療,可有效提升復治菌陽肺結核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改善其發(fā)熱、呼吸困難以及咳嗽、咳痰、胸痛等臨床癥狀,對于患者的疾病康復有積極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胸腺五肽與化療藥物聯(lián)用后,大大提升了化療藥物的殺滅結核桿菌能力,還能有效阻礙結核桿菌增殖,提升痰菌轉陰率,在改善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同時,有效促進機體的結核桿菌清除,而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表明胸腺五肽輔助化療藥物方案安全性較高,推廣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化療基礎上,以胸腺五肽輔助治療菌陽肺結核患者,痰菌轉陰率可明顯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吸呼功能均得到明顯改善,且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臨床療效理想,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