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
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在大學,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在大三下學期或剛升入大四就已在找工作了,有的已找到了,于是很多大四的學生正兒八經地步入職場,開始了工作。
但是,在找到工作之前,不妨替同學們算一算幾年里用于學習的時間。按照正常的節(jié)假日計算,每年的學習天數(shù)大約是250天,再減去寒暑假、軍訓、病事假,大約能剩下180天。去掉大四算3年,總計540天。每天按照8小時計算,總計4320個小時。
一般的大學,每個學生要學50門課程,學習一門課程的時間是86.4小時。要知道,在這86.4小時的學習時間里,倘若你溜號了、遲到了、早退了、聊天了、打瞌睡了,總之,沒用心聽講或者學習,那么,實際上用于學習一門課程有效的時間就是五六十個小時。自然,有同學會說,我課余也在學習,我節(jié)假日也在學習,是的,那畢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的學生還要休閑、還要打工、還要看雜書、還要玩游戲、還要約會、還要打球、還要喝咖啡、還要做很多無聊但樂此不疲的事兒。
五六十個小時,學習一門課程,按照每天24小時計算,3天就要學會一門課程。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就算你是聰明絕頂,也背不會;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縱然你是天才,也沒法嫻熟地掌握。
認真想一想真正用于學習的時間,你會嚇一跳。于是,即便你在進入大學之日起就發(fā)憤讀書,用于每門功課的學習時間充其量也就是4天,不,每天24個小時,加倍給你算8天。想一想,8天能“武裝”自己嗎?
有時,聽到或看到同學們尚未畢業(yè)就急于找工作,似乎有遲了就“嫁”不出去的焦急,我就開始想“學習與時間”的關聯(lián);我還在想,只要你真的學了,你就不會找不到工作。你既然真的掌握了知識,也有了“本事”,還需要在畢業(yè)前一年甚至更前就把自己“簽”出去嗎?
是的,也許機會很好——但也許后面的機會更好。
信息時代的車輪,正以任何人都控制不住的速度旋轉,它的飛旋,也制造了太多的“快餐”,包括所謂的MBA、EMBA,算一算,以每天24個小時計算,30天就能“成長”為商界“精英”?
所以說,假如你是名校畢業(yè)生,不要太在意你的“牌子”,假如你的母校不知名,不要太自卑和頹喪,假如你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不要太以為自己真的很優(yōu)秀,假如你處處碰壁,不要太怨天尤人——因為,你投入學習的時間掐著指頭都能算出來。
是的,不妨拿我父親說一說,他軍醫(yī)大學畢業(yè)后,行醫(yī)40載,才成名醫(yī),退休后才被人搶著要。太多的人,一輩子學到老,干到老,還不敢說自己學識淵博、經驗豐富。
人生苦短,有時想一想,同學們真的不要太焦急,因為你還沒學好;同學們真的不要怪別人太挑剔,因為你還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