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卓
名著閱讀教學不同于單篇課文的教學,很多老師對于整本書的閱讀教學還是感到束手無策、力不從心。筆者認為有效的名著閱讀教學要做到“課前有引導,課上能反饋”“課中有研討,課上能生成”“課后有外化,課上能延伸”。因此教師要從“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自我對話”四個方面下苦功,提升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要善于在名著教學上進行“文本對話”,讓課堂有效度
名著教學常見的誤區(qū)是不對名著閱讀加以指導,放任學生瀏覽通讀。學生的知識、閱歷和閱讀經(jīng)驗還不足以讓其能獨立汲取名著的營養(yǎng),教師要通過“教”,幫助學生習得閱讀名著的基本的方法,最后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名著教學的起始應是教師與名著的親密接觸。教師既要課前對名著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和把握,也要有把教師深入思考后的內(nèi)部語言轉化為學生可以聽得懂、做得好的外部語言的能力和技巧。
例如,在教學《儒林外史》前,教師不僅應該反復閱讀名著,對于那些能作為教學資源的文本片段要用心積累,用心品悟,還要從作者其人其事、時代背景、科舉考試常識等多個方面對這本名著進行“圍剿”,當然前人對于這本名著的解讀與思考也會是十分有益的輔助教學資料。
教師對名著有了這樣的理解后才可以開始對名著做引導性的教學。學生與名著的對話是決定課堂教學語文味的寡淡抑或濃烈的關鍵。因此在課堂上還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文本親密接觸來感知文本,反復玩味其中的典型細節(jié),不斷地“建構對話空間,讓思維‘著陸”,讓課堂有效度。
二、教師要敏于在名著教學上展開“師生對話”,讓課堂有深度
課堂上的“師生對話”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很多老師把若干問題一連串地拋給學生,造成碎問碎答式的“師生對話”,這與我們期望的充分、有效的“師生對話”背道而馳的,是不足取的,我們主張采用設計主問題的方式來完成師生對話。
學生參與對話的深度不夠,思維由一個平面滑向另一個平面,是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教師要設計主問題,要敏于找出主問題背后的問題。把簡單的師問生答的對話,改造成為具有平等性的、生長性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言說與傾聽、欣賞與評價。
我們依然以《儒林外史》教學為例,小說的第一章借一個獨立的故事,向讀者暗示了他整個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一章是小說的主旨所在。如果對這一章的主要人物“王冕”,只停留在這個人做了什么事,有著怎樣的性格特征這樣的層面進行教學,只能說名著教學流于表面化。王冕是作者筆下理想式的人物,是“名儒真賢”。我們的教學就設計了這樣的一個主問題:“有讀者這樣說‘王冕——理想人物、心中榜樣,請你結合第一章的內(nèi)容對這個評價,說說你的看法?!蓖ㄟ^這樣一個主問題將簡單的概括人物性格之類的形式化的問題變?yōu)橐龑W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寫作用意這樣的既具有挑戰(zhàn)性也更具有把握寫作本質(zhì)的問題,這樣的師生對話更有深度與厚度。
三、教師要敢于在名著教學上呈現(xiàn)“生生對話”,讓課堂有廣度
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師們經(jīng)常采用的一個提高“生生對話”有效性的辦法,但是采用簡單的小組合作方式,忽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感官的調(diào)動,很容易讓部分學生陷入無效的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也就流于形式。因此“生生對話”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感官+小組活動三者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真合作、真學習中,有真收獲,有真成果。這樣開展的“生生對話”也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廣度。
例如在《西游記》的名著促讀課上,老師設計了“我們對西游記這本書了解不少內(nèi)容,這師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們都是神性、人性、動物性的和諧統(tǒng)一,那么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誰?小組辯論,他贊成的你也可以反對。不過你要拿出理由來證明你的看法”。這個問題讓學生之間開展對話,讓學生在對話中更全面、更辯證地認識小說中師徒四人的形象。這樣的生生對話的開展會讓學生自己嘗試,自己感受,自己感悟,自己思考。
四、教師要勇于在名著教學上嘗試“自我對話”,讓課堂有溫度
自我對話指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自我對話一般會發(fā)生在事后,教師的課堂反思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種自我對話。一節(jié)課結束后我們經(jīng)常會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是否達到了?”“我的收獲是什么?遺憾又是什么?”等等。雖然教師的“自我對話”經(jīng)常發(fā)生,但是我們對學生的自我對話的能力的培養(yǎng)卻是缺失的,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對話”的意識,嘗試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對話。例如“老師講的這個的內(nèi)容我理解了嗎?”“這個問題的學習,我收獲如何?”等等。教師要教會學生通過這種反思性的自我對話,整理自己的思維,對自己進行合理的追問,對自己做理性的分析與認識。讓學生通過“自我對話”反觀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讓學生在“自我對話”中成熟,每節(jié)課都有成就感,要讓學生在“自我對話”中成長,每節(jié)課都有獲得感,要讓語文課堂成為有溫度的課堂。
總之,名著教學既要有精心的預設,也要有精彩的生成,用符合名著教學一般規(guī)律的預設來產(chǎn)生有趣、有味、有效的生成,將名著教學打造成為一個有效度、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