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繼
(南京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
目前社會高速發(fā)展,擇業(yè)壓力、學業(yè)壓力越來越大,也給高職院校學生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壓力,學習心理問題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學生面對的主要心理問題。學校設置了專業(yè)咨詢室,針對學習心理問題的咨詢越來越多,引起了家庭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學習心理問題主要有意志力薄弱、動力嚴重缺乏、心理適應性差。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這些問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在情緒不穩(wěn)定、身心疲勞的情況下,人們的生理上可能會產生失調的癥狀,從而影響到人們對自己能力的判斷。當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時,個體經歷挫折也會頂住壓力去努力達成目標;而如果處于消極的狀態(tài)時,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也會導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比本科院校的學生要低,入學后在學習、生活方面都不太自信。導致這種情況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高職學生的錄取分數比較低,是各高中、職高、技校等所謂的“二流學生”,心理上比較自卑,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和放棄,從而成績會越來越差,這樣又會導致其自信進一步喪失,如此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致學生自暴自棄,放棄學業(yè)。所以,對于剛入學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提升其自我效能感非常重要,將直接影響其能否順利完成在校的學習,學會知識和技能走入社會。
自我效能感理論是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于1977在《自我效能:關于行為變化的綜合理論》一文中首先提出并進行詳實的闡述,是指個體對于自身能夠完成和達到特定成就的一種信心或信念[1]。正確的自我認知是學生進入社會之前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正確心態(tài)的開始[2]。自我效能感直接影響到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低會導致學生消極對待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而自我效能感高則有助于學生克服各種困難達成目標。當學生在意識層面確定自己有能力進行一向學習和活動時,自信心會明顯增強,同時也會在自我效能感上有顯著的提升。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個體曾經經歷過的失敗或成功的經驗;(2)周圍人的言語勸說;(3)借鑒的別人替代經驗;(4)個體自身情緒。
激發(fā)學習動機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課堂學習中建立一種“利益共同體”機制[3],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這樣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又稱合作學習)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在之后的十幾年間合作學習的研究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并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教學理論與體系[4],具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2個或2個以上的個體組成學習小組一起學習,為提高學習成效而進行的一種教學形式。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行為又影響學習能力[5],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通過團隊成員間協(xié)同、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興趣,對團隊成員的交流溝通能力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也很有益處。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重點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將其靈活地應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學中,促進了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
該文主要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高職健美操教學中,對高職女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隨機選取南京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2016級的34名女生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隨機、對照、平均的原則將34名女生分為對照組、實驗組,每組17人。
通過知網、萬方數據、電子圖書館、學術期刊網收集、查閱與該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為研究提供參考和方法,避免了實驗的盲目性,提升了研究的可行性。
該研究采用GSES量表,通過統(tǒng)計總量來進行評價,先統(tǒng)計所有測試項目(10個)的總分,再除以測試項目數得到最終得分。自我效能感與最終得分正相關。經測試,該量表的效度系數在0.63~0.77之間,說明用此量表進行實驗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
實驗中對全部參與實驗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68份調查問卷,回收率100%。
南京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2016級34名高職女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7名),實驗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對照組按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內容為健美操規(guī)定套路20課時的學習。
實驗過程主要分為以下2個階段。準備階段:包括文獻整理工作、實驗方案設計、測量工具選取,以及完成實驗前的調查問卷和準備工作。實驗階段:進行10周的正式健美操小組學習實驗組織,過程中注意驗證是否符合實驗原則,并記錄實驗數據和分析,實驗完成后進行問卷調查。
實驗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實驗組根據學生平時情況進行分組,小組成員共同為小組起名,并商議分配角色,形成組內的文化,各自承擔一定的責任,并相互促進,從而能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采用SPSS 12.0對采集的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P≤0.01為有極顯著性差異。
如表1所示,實驗前用GSES調查表測試兩組研究對象的自我效能感狀況,進行t檢驗,t值為0.645,P值大于0.05,說明兩組研究對象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無顯著性差異,滿足實驗條件。
表1 實驗前實驗組、對照組自我效能感t 檢驗統(tǒng)計分析析圖
如表2所示,實驗后用GSES調查表測試兩組研究對象的自我效能感狀況,進行t檢驗,t值為2.551,P值小于0.05,說明兩組研究對象在自我效能感方面有顯著性差異,從數據看,實驗后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感明顯強于對照組。
表2 實驗后實驗組、對照組自我效能感t 檢驗統(tǒng)計分析
實驗表明,在進行10周健美操課程教學后,總體上實驗組被試前后的自我效能感發(fā)生了顯著性變化,數據分析證明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所提升,而對照組也有所提升,但并不顯著。實驗證明,在健美操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女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實驗執(zhí)行過程中,實驗學生的行為、認知、情緒都會影響到學習的過程,合作學習方法比較顯著地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從實驗中學生的行為來看,不同角色的扮演讓學生變得更加主動積極,在不做要求的情況下反復進行練習,強化對動作的掌握。認知上由于組員都樹立了集體榮譽觀,學得好的學生認識到只是自己學好小組排名仍然無法提升,會主動幫助其他組員共同進步,學得較差的學生也知道不能拖后腿,需要努力學習為小組做貢獻,這樣構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了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再輔以適當的引導和激勵,對于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組織演示和討論,并不斷進行各組的巡視,發(fā)現亟需幫助的學生,適當進行提醒和指導,學生之間也不斷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互幫助,最終通過整個學習過程顯著提升了實驗組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健美操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較為明顯的效果,實驗數據證明,實驗班的學生比對照班的學生在自我效能感水平上有較大改善,小組合作學習能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更好的協(xié)作和溝通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信。
健美操是一項審美和運動兼具的運動,高職女生不僅可以通過健美操練習來提高協(xié)調和運動能力,而且能促進自信心的增強,自信心的強弱與運動技能水平也有密切的關聯(lián)。此次實驗后兩組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都有提升也證明了這一點。
教師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的團隊意識,通過充分的溝通、協(xié)同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團隊,成員之間相互鼓勵、關心、幫助,教學和學習相互促進,推動自我效能進一步提升,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時,除了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外,還可以通過變換不同的分工和角色安排,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體驗不同角色帶來的感受,從而學會換位思考,這有利于培養(yǎng)同理心,激發(fā)更加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健美操是一項深受高職女生喜愛且具有鍛煉實效的運動項目,在該課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僅能夠提升學習效果,而且提升了學習興趣。高職院校教師應積極開展其他課程與小組學習結合的研究,擴大和深化應用,積極探索,為高職教改積累更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