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靜
(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科 濮陽457000)
小兒重癥肺炎是兒科重癥感染疾病類型之一,由于兒童免疫功能尚未發(fā)育健全,免疫力及抵抗力較低,小兒發(fā)生肺炎后若未有效控制則極易惡化為重癥肺炎,會對患兒多個器官造成持續(xù)性損害,最終因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俯臥位機械通氣輔助常規(guī)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常用治療方法,但治療效果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為正性肌力藥物,對保護心臟功能、改善呼吸癥狀具有積極作用,已有諸多專家學者倡導將兩種藥物應用于小兒重癥肺炎[2]。鑒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重癥肺炎患兒,旨在討論小劑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聯(lián)合俯臥位機械通氣的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重癥肺炎患兒86例,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對照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1~12歲,平均(6.69±2.36)歲;微循環(huán)障礙12例、伴心力衰竭9例。研究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1~13歲,平均(7.28±2.67)歲;微循環(huán)障礙15例、伴心力衰竭10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經肺部CT、胸部平片及實驗室檢查確診為重癥肺炎;呼吸頻率≥30次/min,動脈收縮壓<90 mm Hg;臨床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喘息急促、雙肺大量痰鳴音及呼吸音粗等;病例資料完善。(2)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機械通氣禁忌證;患有先天性心臟?。换加衅渌麌乐仄髻|性疾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俯臥位機械通氣治療,在患兒狀態(tài)平穩(wěn)時取俯臥位,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初調值:FiO2≥60%,吸入氣峰壓20~25 cm H2O,呼吸頻率:20~30次/min,潮氣量6~8 ml/kg,呼氣末正壓5~16 cm H2O,通氣過程中可依據患兒實際病情適當調節(jié)。維持氧飽和度為0.94~0.97,二氧化碳分壓為35~45 mm Hg,動脈血氧分壓為60~100 mm Hg。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治療,采用氨芐西林、哌拉西林鈉或頭孢呋辛鈉等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控制感染,病情加重時給予糖皮質激素0.2~0.3 mg/kg,及時糾正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持續(xù)用藥1周。
1.3.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小劑量鹽酸多巴胺注射液(國藥準字H11020706)+鹽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國藥準字H34021911)治療,用藥前使用5%葡萄糖溶液25ml將兩種藥物稀釋,多巴胺泵入速度為5.0~25.0μg/(kg·min),多巴酚丁胺泵入速度為0.5~2.0μg/(kg·min),持續(xù)用藥1周。
1.4 療效判定標準 (1)顯效:治療后高熱、咳嗽、呼吸困難、肺部濕啰音等癥狀及體征消失,肺部X線顯示病灶已吸收或好轉;(2)有效:上述癥狀及體征顯著好轉,肺部X線顯示病灶有吸收;(3)無效:上述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或加重,肺部X線顯示病灶無吸收。治療總有效為顯效、有效之和。
1.5 觀察指標(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2)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包括呼吸困難、發(fā)熱、咳嗽、肺部濕啰音。(3)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比較,包括白介素-8(IL-8)、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進行測定。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呼吸困難、發(fā)熱、咳嗽、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組別 n 呼吸困難研究組對照組43 43 2.13±1.26 3.52±1.38 發(fā)熱 咳嗽 肺部濕啰音t P 4.878<0.001 3.08±1.38 5.29±1.46 7.214<0.001 3.57±1.66 5.73±1.94 5.597<0.001 4.35±1.42 6.82±1.71 7.287<0.001
2.3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IL-8、CRP及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時間 組別 n IL-8(pg/ml) CRP(mg/ml) TNF-α(pg/ml)治療前研究組對照組43 43 t P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43 43 t P 46.23±4.16 45.98±4.05 0.282 0.778 8.34±1.09 34.16±3.28 48.986<0.001 42.57±4.31 42.18±4.25 0.423 0.674 10.64±1.25 35.33±4.51 34.595<0.001 55.21±5.84 54.88±5.67 0.266 0.791 16.58±3.06 28.61±5.43 12.657<0.001
小兒重癥肺炎可累及全身多個重要臟器系統(tǒng),具有進展快、病情復雜多變、死亡率高等特點。據流行病學統(tǒng)計,小兒重癥肺炎已成為嬰幼兒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3]。常規(guī)抗生素、吸氧、激素等治療措施已無法滿足病情需求,因此需尋求更有效藥物治療小兒重癥肺炎。
本研究將小劑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聯(lián)合俯臥位機械通氣應用于重癥肺炎患兒,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呼吸困難、發(fā)熱、咳嗽、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可見,兩種藥物聯(lián)合給氧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縮短患兒癥狀恢復時間。分析原因認為:(1)多巴胺作為下丘腦及腦垂體腺中關鍵神經遞質,可通過激發(fā)β1受體,促使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對心肌產生正性應力作用,提高心肌收縮力及心搏量,增加心排血量,促使冠脈血流及耗氧改善,而且多巴胺還能激發(fā)α受體,提升腸系膜和腎臟血流量,改善肺泡張力,從而改善通氣狀態(tài)[4]。(2)多巴酚丁胺是一種兒茶酚胺,主要作用于β1受體,可減輕心臟負荷,緩解換氣功能障礙,達到改善心功能及通氣功能作用[5]。(3)俯臥位機械通氣可通過改善膈肌運動提升患兒功能殘氣量,且保持俯臥位使患兒肺部組織發(fā)生復張現(xiàn)象,能緩解肺部失調,降低組織通氣及血流受限情況[6]。以上三種治療方式協(xié)同作用,可共同改善治療效果,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血清IL-8、CRP及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小劑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可有效緩解重癥肺炎患兒炎癥狀態(tài)。重癥肺炎患兒通常全身炎癥水平較高,TNF-α是炎癥反應過程中出現(xiàn)最早、最重要介質,可促使其他細胞因子合成釋放;IL-8過多釋放可損傷內皮細胞,造成器官功能損傷;而CRP濃度升高時則表示炎癥反應增強。這三種因子水平短時間內大幅提高,可造成機體微循環(huán)障礙,內環(huán)境平衡失調,從而加重肺部疾病[7]。小劑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具有抗炎作用,作為輔助用藥可阻斷炎癥反應,預防多器官功能障礙。
綜上所述,重癥肺炎患兒采用小劑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聯(lián)合俯臥位機械通氣治療后效果良好,可降低患兒炎癥水平,促進其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