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區(qū)域一體化是否改善了勞動力錯配
        ——來自長三角擴容準自然實驗的證據

        2021-07-30 02:58:16吳青山吳玉鳴
        南方經濟 2021年6期
        關鍵詞:效應區(qū)域

        吳青山 吳玉鳴 郭 琳

        一、問題提出與文獻回顧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以要素驅動為主的粗放型發(fā)展模式促進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伴隨的經濟問題也日益凸顯。一方面,中國經濟面臨勞動力結構性供需矛盾突出和資源環(huán)境制約等多重約束,經濟增長空間不斷受到壓縮,亟待轉向優(yōu)化資源配置效率的新增長模式(楊汝岱,2015)。在中國經濟轉軌過程中,不同部門間的要素錯配是導致中國資源配置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李旭超等,2017),制約著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和可持續(xù)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保護主義和市場壁壘,導致勞動力市場往往出現(xiàn)“就業(yè)難”和“招工難”并存的問題,嚴重加劇了勞動力在不同地區(qū)之間的錯配。因而如何破除區(qū)域間的行政壁壘,矯正勞動力市場扭曲狀況,改善勞動力錯配,從而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是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實現(xiàn)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區(qū)域一體化能逐步消除地方市場分割(徐現(xiàn)祥、李郇,2005),降低生產要素流動成本,實現(xiàn)要素跨區(qū)再配置,改善地區(qū)間的資源錯配程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進而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fā)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的區(qū)域之一。2018年11月,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發(fā)布。推動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增強長三角地區(qū)創(chuàng)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qū)域連接性和政策協(xié)調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fā)展、建設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1)參見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頒布的《長江三角洲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在中國邁入“增速放緩、結構轉型、創(chuàng)新驅動”的經濟新常態(tài)背景下,長三角城市群作為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排頭兵,區(qū)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并逐步推動要素充分流動,長三角城市群行政邊界和經濟輻射范圍不斷外擴,城市群的外圍城市正在分步“融入長三角”。與此同時,長三角地區(qū)發(fā)展過程伴隨著人口過度集聚、生態(tài)環(huán)境承載力退化、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問題(劉志彪、孔令池,2019)。長三角城市群在分步擴容的過程中所帶來的資源錯配效應究竟如何?當前是“穩(wěn)步吸收新成員,在擴展中謀發(fā)展”,還是“停止吸納新成員,在發(fā)展中求進步”?這些問題的解答亟待科學評判長三角擴容的資源錯配效應與內在機理。區(qū)域間勞動力的不均衡流動不利于資源有效配置,在客觀上擴大區(qū)域間經濟發(fā)展差距(潘越、杜曉敏,2010)。因此,分析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如何有效緩解地區(qū)勞動力錯配狀況,研究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途徑,對長三角地區(qū)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為避免因國家戰(zhàn)略需求調整,出現(xiàn)新進城市面臨重新退出城市群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處理組樣本時序過短不能凸顯城市群擴容效應,本文將基于市場機制形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xié)調會”在2010年產生的擴容效應,作為長三角擴容的準自然實驗,建立計量模型檢驗評估長三角擴容影響地區(qū)間勞動力錯配的作用效果及內在機制。本文邊際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聚焦中國長三角城市群,以長三角擴容為視角,評估區(qū)域一體化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規(guī)避因區(qū)域一體化指標測度偏差導致估計系數產生偏誤;第二,利用合成控制法分別評估2010年長三角擴容對整體城市、原位城市和新進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的作用效果,并對評估效果進行安慰劑檢驗和穩(wěn)健性檢驗;第三,透析并進一步檢驗長三角擴容影響勞動力錯配的主要傳導機制,彌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的不足。

        (二)文獻綜述

        與本文主題密切相關的文獻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區(qū)域一體化擴容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效應;第二類文獻則是集中于資源錯配程度的度量、成因及影響研究。

        第一類文獻主要分析區(qū)域一體化擴容所產生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效應。國外文獻主要是研究了歐盟擴容對地區(qū)經濟增長、地區(qū)收入差距、生態(tài)環(huán)境績效及工資與就業(yè)的影響。比如,歐盟擴容會降低歐盟成員國的貿易成本,促進生產要素充分流動,推動歐盟地區(qū)實現(xiàn)經濟增長(Murphy,2006;Rapacki and Prochniak,2019);歐盟擴容顯著增加了原位國家和新進國家的工資水平與就業(yè)率(Braakmann and Vogel,2011;Elsner,2013);歐盟擴容顯著提升新進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逐步縮小與原位國家的地區(qū)收入差距,歐盟國家收入水平分布呈現(xiàn)俱樂部收斂的空間格局(Rapacki and Prochniak,2019);歐盟一體化程度與新進發(fā)展中國家的環(huán)境績效之間存在強相關性,顯著減少污染排放量(Chen and Huang,2016)。國內關于城市群擴容的研究起步較晚,主要研究城市群區(qū)域一體化擴容對經濟增長、污染減排、出口企業(yè)的影響。比如,劉乃全、吳友(2017)首次研究長三角城市群擴容的經濟增長效應,分析在市場統(tǒng)一、經濟聯(lián)系、產業(yè)分工三大機制作用下,促進了區(qū)域經濟增長;在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的污染減排效應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尤濟紅、陳喜強,2019;趙領娣、徐樂,2019);強永昌、楊航英(2020)研究表明,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顯著促進原位城市的企業(yè)出口,而新進城市的企業(yè)出口沒有發(fā)生顯著變化??梢钥闯觯扔形墨I主要集中在區(qū)域一體化或擴容對經濟增長(或經濟結構)的影響,并未涉及其對要素配置的影響。因此,本文有助于拓寬城市群擴容的經濟影響,能夠為“長三角擴容促進區(qū)域經濟增長”主體內容提供新的動力渠道。

        第二類文獻則是集中于資源錯配程度的度量、成因及影響研究。Restuccia and Rogerson(2008)率先研究資源配置效率問題,將企業(yè)異質性引入經濟增長框架,認為不同生產力的企業(yè)之間的資源配置效率差異是解釋各國人均產出差異的重要因素。Hsieh and Klenow(2009)在規(guī)模報酬不變的C-D生產函數基礎上,構建了測度資源錯配的壟斷競爭模型框架,研究發(fā)現(xiàn)當資本和勞動力被重新配置以達到美國相同邊際產出水平時,估算的中國制造業(yè)全要素生產率(TFP)增長率為30%-50%,而印度的TFP為40%-60%。Inklaar et al.(2017)以52個發(fā)展中國家的制造業(yè)為例的研究表明,若消除分配不當將使TFP平均提高60%,但與美國相比,生產率差距仍然很大。Thi and Khac(2019)研究發(fā)現(xiàn)若越南制造行業(yè)的中小企業(yè)之間不存在資源分配不當的情況,全要素生產率將提高116.3%。Hsieh and Klenow(2009)的研究成果引發(fā)了一輪估計中國資源配置效率的興趣,眾多學者對中國資源錯配程度的成因及影響進行了探討。部分學者討論了中國資源錯配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袁志剛、解棟棟(2011)以農業(yè)部門就業(yè)比例高為特征,發(fā)現(xiàn)勞動力錯配造成TFP的損失區(qū)間為2%-18%。陳永偉、胡偉民(2011)將HK模型納入增長核算框架中,以中國制造業(yè)為例,研究表明行業(yè)間資源錯配造成大約15%的TFP缺口。龔關、胡關亮(2013)參照HK模型,并放松生產函數規(guī)模報酬不變的假設,研究發(fā)現(xiàn)制造業(yè)企業(yè)間資源錯配所造成的TFP缺口變小了。因此,厘清資源配置發(fā)生錯配的原因,對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具有重要意義。由此,部分學者對可能造成資源錯配的成因展開討論,戶籍制度限制(柏培文,2012)、地方保護主義(宋馬林、金培振,2016)、對外直接投資(白俊紅、劉宇英,2018)等因素對中國資源錯配程度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下降,阻礙了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

        要素流動障礙和資源錯配因素不僅影響短期產出,也影響長期經濟的產出總量(曹玉書、樓東瑋,2012)。區(qū)域一體化可以促進生產要素在區(qū)域間的自由流動,打破區(qū)域行政壁壘,促進經濟均衡發(fā)展,因此區(qū)域一體化是緩解要素流動障礙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有效改善資源配置效率。劉瑞翔(2019)研究發(fā)現(xiàn),在2003-2017年間資本錯配程度變化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勞動力錯配程度則有所下降,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顯著降低了總體資源錯配狀況,改善了地區(qū)資源配置效率。

        綜合以上兩類研究可以看出,雖然現(xiàn)有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一是直接度量區(qū)域一體化存在較大困難,而利用價格法估算的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指標僅能表征商品市場一體化,并不能代表整個區(qū)域一體化,可能對估計結果產生一定的偏誤。二是已有文獻在闡述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對資源錯配的影響時,盡管從供給側效應、需求側效應和公共品效應三個方面闡述了影響機制,但未形成具體的機制渠道,且缺乏相應的實證檢驗,這無疑不利于長三角城市群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相關政策。因此,本文將以2010年長三角擴容為視角,衡量區(qū)域一體化對地區(qū)間勞動力錯配的作用效果與內在機制。

        本文剩余內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論機制與研究設計,包括影響機制分析、模型設定和變量說明及來源;第三部分是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對長三角擴容影響不同區(qū)域勞動力錯配的作用效果進行檢驗與比較;第四部分是機制檢驗:對長三角擴容影響勞動力錯配的內在機制進行實證檢驗與闡述;第五部分是主要結論與啟示。

        二、理論機制與研究設計

        (一)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影響勞動力錯配的理論機制

        1982年,以上海為中心的“上海經濟區(qū)”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開始探索長三角地區(qū)的區(qū)域性經濟合作路徑,經濟區(qū)成員范圍在1984-1986年期間從“兩省一市”迅速擴張至“五省一市”。在特定歷史時期由于受到中央宏觀調控、財政分權體制、行政區(qū)經濟的沖擊,“上海經濟區(qū)”探索路徑被迫停止。為了推進中國改革開放進程與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發(fā)展,解決區(qū)域合作需求和釋放經濟活力,上海、南京等14個市經協(xié)委于1992年成立長三角經協(xié)(委)辦主任聯(lián)席會(2)長三角經協(xié)委主任聯(lián)席會包括14個城市:上海、無錫、寧波、舟山、蘇州、揚州、杭州、紹興、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興、鎮(zhèn)江。,并在1997年、2003年分別吸納江蘇泰州、浙江臺州為正式會員,并將其更名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xié)調會”(簡稱長三角協(xié)調會),旨在建立長三角城市多層次對話交流機制,加深區(qū)域經濟合作。至此長三角城市群范圍與國家發(fā)改委在2010年頒發(fā)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區(qū)域經濟規(guī)劃方案》中的定義范圍一致。

        隨著長三角協(xié)調會制度不斷完善和長三角區(qū)域內外城市之間經濟聯(lián)系日益緊密,2010年3月,長三角協(xié)調會第十次會議將合肥、馬鞍山、淮安、鹽城、衢州及金華等6個城市吸納為會員,地理范圍首次擴張至安徽,進一步延伸了區(qū)域協(xié)調合作范圍,有利于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在更廣闊范圍自由流動,有助于各城市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擴大規(guī)模效應和優(yōu)化結構效應,加強長三角城市群整體競爭力(劉乃全、吳友,2017)。此后,長三角協(xié)調會先后于2013年、2018年和2019年吸納長三角城市群周邊城市為正式會員,至此三省一市41個地級市及以上的城市全員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xié)調會。長三角協(xié)調會作為長三角地區(qū)合作的主要負責機構,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要素資源共享和加強區(qū)域協(xié)調治理(強永昌、楊航英,2020),推動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

        本文重點從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兩個方面探討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影響勞動力錯配的內在機制。其途徑如圖1 所示。

        圖1 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影響勞動力錯配的內在機制途徑

        1.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的勞動力流動效應

        傳統(tǒng)經濟增長理論認為,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實現(xiàn)自由流動是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關鍵。從資源配置角度來看,當資源價格完全由市場自主決定時,市場可以通過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自由配置資源,從而使得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既有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若各種生產要素在不同經濟部門間不能自由流動,則不可能獲得高增長率的人均產出(Kuznets,1979),而生產要素的跨區(qū)域自由流動有利于要素資源再配置和優(yōu)化區(qū)域空間結構,由此消除阻礙勞動力跨部門流動的各種制度障礙是未來釋放中國增長潛力的重要內容(袁志剛、解棟棟,2011)。

        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有利于打破城市群內部城市間的行政邊界與貿易壁壘,降低要素流動成本,加速生產要素在城市間自由流動的速度,有效緩解勞動力市場扭曲程度,使得生產要素配置趨向合理化(劉瑞翔,2019),實現(xiàn)要素的合理回報,從而改善資源錯配程度。通過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政策,使得產業(yè)轉移至配置效率更高的地區(qū),從而加快引導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流入至回報率更高的行業(yè)(蔡昉等,2009),最后達到改善資源錯配程度的目的。在區(qū)域一體化帶來產業(yè)轉移、勞動力轉移和人口集聚的同時,進一步帶來消費的擴大和升級,巨大的消費市場也能促使提高生產率。此外,區(qū)域一體化可以使得勞動力獲取更多的就業(yè)信息,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使得勞動力產生再配置效應(Braakmann and Vogel,2011),有效降低勞動力錯配程度。鑒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說1。

        假說1: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可以通過提高勞動力流動水平、實現(xiàn)勞動要素合理報酬,發(fā)揮工資對勞動力供求的調節(jié)作用,從而改善勞動力的錯配程度。

        2.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的最低工資標準效應

        最低工資標準制度作為勞動力市場管制的主要制度方式之一,不僅能有效保障勞動力取得勞動報酬的合法權益,而且刺激企業(yè)調整生產經營活動方式。面對最低工資標準上漲的外部沖擊,企業(yè)需要通過調整生產經營方式,提升企業(yè)生產率以應對外部沖擊帶來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從而有利于資源重新再配置(劉貫春等,2017)。一方面,最低工資標準上漲通過“倒逼機制”刺激企業(yè)以組織變革制度和增強技術創(chuàng)新等方式改善資源配置效率,從而提高企業(yè)生產率以應對勞動力成本的增加(Rile and Bondibene,2015;王小霞等,2018);另一方面,最低工資標準上漲帶來的勞動力成本增加迫使低效率企業(yè)退出市場,有利于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緩解要素在空間上的錯配程度(趙瑞麗等,2016)。此外,黃建燁(2021)研究發(fā)現(xiàn)最低工資標準的上漲有助于改善企業(yè)勞動扭曲程度,并最終優(yōu)化企業(yè)規(guī)模分布。宗慧雋、李真(2020)進一步指出最低工資標準上漲對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較低地區(qū)的資源配置效率改善作用更加明顯。梁琦、王斯克(2019)研究指出東、中部地區(qū)的最低工資標準高于西部地區(qū),但其勞動力錯配程度卻遠低于西部地區(qū),從統(tǒng)計視角的分析發(fā)現(xiàn),最低工資標準越高的地區(qū)有著更低的勞動力錯配程度,且最低工資標準的空間溢出效應顯著降低了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程度。

        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市場化程度,刺激城市間要素資源競爭趨向完全競爭(劉瑞翔,2019),引導勞動力要素跨區(qū)流入到工資回報率更高的地區(qū)和行業(yè),推動區(qū)域資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地方政府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吸引那些略高最低工資但生產率高的優(yōu)質勞動力資源(David et al.,2016),提高勞動力邊際產出,進而優(yōu)化勞動力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社會總產出(黃文彬、王曦,2020)。鑒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說2。

        假說2: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擴容能夠通過提升最低工資標準,促使不同規(guī)模和質量的勞動力在不同效率的地區(qū)和行業(yè)之間流動,發(fā)揮最低工資匹配效應,從而改善勞動力的錯配程度。

        (二)研究設計

        1.研究方法:合成控制法

        在評估各類重大事件或政策效果時,既有文獻基于反事實狀態(tài)框架,設想該地區(qū)未受到政策干預的情景,并比較其與實際干預情景的差值,從而估算政策的影響。自Abadie and Gardeazabal(2003)首次提出合成控制法(SCM)評估巴斯克地區(qū)恐怖活動對其經濟增長的影響,隨后該方法被廣泛運用于房產稅試點(劉甲炎、范子英,2013)、長三角一體化擴容(劉乃全、吳友,2017)、營改增(劉偉江、呂鐲,2018)等政策評估領域。相比于雙重差分法(DID)和傾向匹配得分法(PSM),合成控制法可以有效避免因控制組和處理組的預測變量差異導致的內生性問題。同時,SCM還可以有效緩解因控制組選擇的主觀判斷導致的估計偏誤。合成控制法是在雙重差分法的基礎上對“雙向固定效應”的外延,能有效避免“過分外推”偏誤。此外,在構造控制組時根據實際運行數據判斷控制組城市線性組合的最優(yōu)權重,構造“反事實”事件中每個城市的實際貢獻,選擇控制組所需的城市樣本,從而減少對控制組城市樣本的主觀選擇誤差,有效規(guī)避政策評估的內生性問題,使得政策評估效果更加有效。

        合成控制法基本原理是:選取特定評估變量及其影響因素,通過純數據驅動估算控制組最優(yōu)權重并對預測變量進行加權,擬合得到與處理組相似的反事實合成組,對比政策處理組與合成控制組的長期差異評估政策效果。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明確評估變量及其影響變量和篩選合理控制組;(2)基于純數據驅動估算控制組最優(yōu)權重,加權擬合反事實合成組;(3)對比政策處理組與合成控制組的差異評估政策效果?;谝陨显砑安襟E,本文詳細闡述基于合成控制法評估長三角擴容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

        (1)

        公式(1)為潛在勞動力錯配程度的決定方程,其中Zj是不受擴容政策影響的控制變量,ζt是影響勞動力錯配的時間趨勢項,λt和μj分別表示不可觀測的時期效應和固定效應誤差項,εjt是每個地區(qū)觀測不到的即時沖擊。

        合成控制法是基于純數據驅動,賦予控制地區(qū)權重向量W=(w2,w3,···wJ+1),且滿足w2+w3+···+wJ+1=1,從而模擬處理地區(qū)的特征。wj(j=2,····,J+1)是衡量控制地區(qū)對目標地區(qū)的合成貢獻率,因此合成控制的潛在變量為:

        (2)

        (3)

        (4)

        2.變量說明

        本文重點評估2010年長三角擴容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因此將勞動力錯配作為評估變量。根據已有研究結論,本文將影響評估變量的主要因素設定為政府干預程度(government)、產業(yè)結構(structure)、外資依存度(fdi)、金融發(fā)展水平(finance)。

        (1)評估變量:勞動力錯配。

        本文借鑒陳永偉、胡偉明(2011)的測算方法對勞動力錯配指數τit進行衡量,如下所示:

        (5)

        其中,γit為勞動力價格絕對扭曲系數,由于不能被直接觀測,因此常用勞動力的相對價格扭曲系數來替代:

        (6)

        (7)

        考慮到各地級市的經濟發(fā)展狀況和技術水平差異較大,要素產出彈性系數可能不同,因而在利用2003-2017年面板數據估計時,采用變系數面板模型。本文在回歸方程中納入個體虛擬變量及虛擬變量與解釋變量的交互項,再利用最小二乘虛擬變量法(LSDV)進行估計,可得出不同要素的產出彈性系數,進而依據公式(5)和(6)測算各地級市的勞動力錯配指數。此外,本文主要是評估長三角擴容對勞動力錯配程度的影響,為保證回歸方向一致,對勞動力錯配指數進行絕對值處理。

        (2)評估變量的影響因素。

        政府干預程度(government)。政府干預市場經濟運行,價格機制發(fā)生扭曲,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使得資源配置呈現(xiàn)非市場特征。韓劍、鄭秋玲(2014)證實政府干預會顯著影響行業(yè)內和行業(yè)間的資源錯配程度。因此,本文采用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與GDP的比例衡量政府干預程度。

        產業(yè)結構(structure)。中國經濟正處于依靠要素投資的高速增長轉向資源配置效率改善的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加速產業(yè)結構轉換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劉志彪、凌永輝,2020),產業(yè)結構的動態(tài)調整能有效調整資源再配置,促進生產要素充分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本文采用地區(qū)第三產業(yè)的產值與GDP的比例衡量產業(yè)結構。

        外資依存度(fdi)。外商直接投資會加劇市場競爭,倒逼企業(yè)創(chuàng)新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使得要素資源合理配置至效率高的企業(yè),改善資源錯配程度。此外,外商直接投資作為外資技術的載體,具有一定程度的溢出示范效應,間接提升當地企業(yè)的技術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與此同時,外資企業(yè)享受的優(yōu)惠政策可能導致對資源形成一定程度的壟斷,不利于資源有效配置。本文采用地區(qū)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與GDP的比例衡量外資依存度。

        金融發(fā)展水平(finance)。隨著金融發(fā)展水平提升,一方面促進資源要素充分流動,提高要素在各部門間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效率低下企業(yè)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撐,加劇資源錯配程度。本文采用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與GDP 的比例衡量金融發(fā)展水平。

        3.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3-2017年中國221個地級市的平衡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本文涉及評估變量及其影響因素的數據主要來自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和相應地級市歷年統(tǒng)計年鑒,部分缺失數據進行插值處理加以補充。

        三、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一)合成控制法評估結果分析

        本文將處理組分為三組:擴容前原有16個城市合并成原位城市、擴容后新加入的6個城市合并成新進城市、擴容后的22個城市合并成整體城市。本文將評估2010年擴容政策對不同處理組勞動力錯配的影響程度。

        Abadie et al.(2010)指出合成控制法僅能分析單個處理單元的政策評估效應,對于研究多個分析單元的政策評估效應時,需將其合并成一個新的分析單元。本文參考劉乃全、吳友(2017)的做法,將三類處理組內城市樣本求平均分別合并成新的分析單元。

        圖2從左至右分別代表了整體城市、原位城市、新進城市三個分析單元的實際與合成的勞動力錯配變化路徑,其中實線表示實際的勞動力錯配變化路徑,虛擬表示合成的勞動力錯配變化路徑,垂直虛線表示實施擴容政策的年份。結果顯示,在實施擴容政策前實際與合成路徑基本吻合,說明擬合結果是可行的。在實施擴容政策之后,整體城市、原位城市、新進城市的實際路徑均在一段時期內高于合成路徑,再低于合成路徑,說明實施擴容政策在前期不利于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但后期明顯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原因在于,不論對新進城市還是原位城市而言,實施擴容政策后,市場規(guī)模擴大,當地企業(yè)面臨更多的競爭,倒逼企業(yè)創(chuàng)新才能獲取利潤,但短時間內要素資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因此勞動力錯配程度會加劇。但一段時間后,企業(yè)創(chuàng)新制度完善,低配置效率的企業(yè)被排擠,顯著提升要素資源配置有效性,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此外,不同分析單元實際與合成的勞動力錯配態(tài)勢呈現(xiàn)出差異性,表明長三角擴容對不同分析單元勞動力錯配的作用效果有差異,從圖2可以看出對新進城市的勞動力錯配影響作用更大,影響整體城市的作用效果次之,對原位城市的影響作用最小。

        圖2 三個分析單元實際與合成的勞動力錯配變化路徑對比

        (二)有效性檢驗

        為了檢驗上述研究結論的有效性,本文將采用反事實檢驗法和安慰劑法檢驗長三角擴容影響三類處理組勞動力錯配的有效性。

        1.反事實檢驗

        為了檢驗長三角擴容總體上可以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的有效性,在長三角城市群周邊隨機選取控制組的三個地級市(連云港市、麗水市及池州市),假設這三個地級市處于擴容政策范圍內,檢驗擴容政策是否有效改善三個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程度。若擴容政策顯著改善了三個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程度,則說明以合成控制法評估長三角擴容對地區(qū)勞動力錯配的影響是不可行的;反之,若是加劇三個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程度,則說明在本文利用合成控制法評估政策效果是可行的。圖3從左至右分別代表連云港市、麗水市以及池州市三個分析單元的實際與合成的勞動力錯配變化路徑。結果顯示,在實施擴容政策前實際路徑與合成路徑基本吻合,說明合成結果可行。在實施擴容政策之后,連云港市、麗水市以及池州市勞動力錯配程度的實際路徑顯著高于其合成的虛擬路徑,盡管三個城市的實際情況與合成的勞動力錯配態(tài)勢呈現(xiàn)差異性,但均能說明若這三個城市在2010年擴容范圍內,其擴容政策并沒有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反而顯著加劇勞動力錯配程度。因此基于反事實檢驗法可知利用合成控制法評估擴容政策對三類分析單元勞動力錯配的影響結果合理有效。

        圖3 長三角城市群周邊城市實際與合成的勞動力錯配變化路徑對比

        2.安慰劑檢驗

        安慰劑檢驗法主要是選取與目標城市最相似的控制組城市,基于均方根誤差(RMSPE)的比例大小檢驗合成控制法評估結果的有效性。具體做法:對于目標城市而言,先排除其合成權重為零的控制組城市,在剩余控制組城市選取合成權重大于均值的城市,并比較目標城市與控制組城市在政策前后均方根誤差(RMSPE)的比例大小。若分析單元的RMSPE比例大于控制單元的RMSPE比例,則說明基于合成控制法估計的擴容政策顯著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的評估效應有效可行。以整體城市為例,在199個控制組城市中,有198個控制組城市合成權重不為0,其中合成權重大于均值(1/198)的城市總共有11個,其RMSPE比例如圖4實線柱形所示。類似分析,原位城市選取12個權重大于均值的城市進行安慰劑檢驗。此外,對于新進城市而言,考慮僅6個控制組城市的合成權重不為0,城市個數較少,因此本文將對6個城市都進行安慰劑檢驗。圖4可知,整體城市、原位城市與新進城市的RMSPE比例分別為82.1、48.2、25.3(圖中虛線柱形),遠高于各自相似控制單元的RMSPE比例,說明合成控制法估計結果有效。

        圖4 目標城市與相似控制組城市的RMSPE對比

        3.穩(wěn)健性檢驗

        為進一步確保合成控制法分析結果的穩(wěn)健性,避免因估計方法不同可能導致評估效應存在差異,本文將采用雙重差分傾向匹配得分法(PSM-DID)檢驗前文分析結果的穩(wěn)健性。

        從表1回歸結果可知,整體城市與新進城市的雙重差分結果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長三角擴容顯著改善整體城市和新進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程度。而原位城市的雙重差分結果雖然為負但不顯著,原因可能在于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發(fā)展最活躍的城市群,其原位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遠高于控制組城市,比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控制組城市難以找到合適的匹配城市,從而導致估計結果不顯著。此外,可以看出三類分析單元的雙重差分檢驗結果的絕對值大小呈現(xiàn)“新進城市>整體城市>原位城市”的關系,說明長三角擴容對新進城市勞動力錯配程度的改善作用大于整體城市和原位城市,與合成控制法評估結果一致,驗證上文研究結論的穩(wěn)健性。

        表1 穩(wěn)健性檢驗:長三角擴容政策實施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

        四、進一步研究:機制檢驗

        為了檢驗長三角擴容通過加快勞動力流動和提升最低工資標準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的內在機制作用,本文將以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作為中介變量,構建中介效應模型以檢驗其機制作用是否顯著。模型如下所示:

        τit=α0+β01Dummyit+λZit+φt+ηi+εit

        (8)

        Mit=α1+β11Dummyit+κZit+φt+ηi+μit

        (9)

        τit=α2+β21Dummyit+β22Mit+θZit+φt+ηi+φit

        (10)

        其中,Mit為中介變量,在本文表示機制作用變量,分別為勞動力流動(plfit)和最低工資標準(MWit);Dummyit表示城市i在第t年是否實施擴容政策;Zit表示控制變量,主要包括人口密度(popdensity)、人均GDP(rgdp)、政府干預程度(government)、產業(yè)結構(structure)、外資依存度(fdi)、金融發(fā)展水平(finance)。

        最低工資標準(MWit)。本文主要通過瀏覽長三角城市群地方政府網站(主要是省人民政府網站、省人社廳、市勞保局)手動搜索22個地級市2003-2017年的最低工資標準數據,并以2003年為基期,根據各地級市CPI指數測算實際最低工資標準,在本文中對其取對數處理。

        從模型可以看出中介效應檢驗分為三個步驟:首先,對方程(8)進行回歸,考察實施擴容政策對勞動力錯配的總體效應,若系數β01顯著,則說明存在總體效應;然后,對方程(9)進行回歸,判斷實施擴容政策對中介變量的影響效應(β11);最后,對方程(10)進行回歸,根據系數β21和β22大小及顯著性判斷直接效應和中介效應的大小。若中介效應模型的回歸系數β11和β22都顯著,則表明存在中介效應;在此前提下,若回歸系數β21不顯著,則存在完全中介效應,反之,則是存在部分中介效應。此外,若回歸系數β11和β22至少有一個是不顯著的,則需要進一步檢驗Sobel統(tǒng)計量以判斷是否存在中介影響。

        基于前文理論機制分析,長三角擴容政策可能通過“加快勞動力流動”和“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兩個中介變量,對勞動力錯配程度產生影響。為了驗證長三角擴容改善城市勞動力錯配程度的作用機制及其差異,本文分別從整體城市、原位城市和新進城市三類樣本情況下探索內在機理差異。

        表2報告了整體城市樣本下長三角擴容通過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影響勞動力錯配的中介效應檢驗估計結果。第1列為中介效應模型的第一階段估計結果,檢驗實施擴容政策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結果顯示擴容政策系數顯著為負,說明擴容政策顯著降低了勞動力錯配程度,與前文結論一致。第2列和第4列為中介效應模型的第二階段估計結果,分別檢驗了實施擴容政策是否對中介變量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產生顯著影響,結果表明其系數均顯著為正,說明了長三角擴容有利于加快勞動力流動和提升最低工資標準。第3列和第5列則是中介效應模型的第三階段估計結果,分別檢驗了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估計結果表明,中介變量(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對于勞動力錯配的影響均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有利于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驗證了上文假說1和假說2。此外,模型回歸中Dummyit的回歸系數大小是顯著為正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一般來說,發(fā)揮政策的直接效應可能存在一定的時滯性,某些政策實施在未來幾年后才可能出現(xiàn)明顯的較好效果,甚至在頒布政策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導致直接效應出現(xiàn)反向作用。在本文中,對整體城市而言,發(fā)揮擴容政策效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并不能直接發(fā)揮擴容政策對勞動力錯配的正向改善作用,反而導致直接效應出現(xiàn)了反向加劇現(xiàn)象,但僅表示區(qū)域一體化對勞動力錯配影響作用的直接效應,而總體效應仍是顯著為負。第6列則是同時考慮了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作為中介變量時的回歸結果,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同時發(fā)揮了中介作用,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由估計結果可知,中介效應回歸方程(9)和(10)的系數β11和β22都顯著,支持了內在機制中介效應的存在性,但β21均顯著,說明只存在部分中介效應,僅能部分解釋總體效應。測算表明,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的中介效應占總體效應比例分為2.13%和2.41%,最低工資標準的邊際作用更為明顯。

        表2 中介效應模型機制驗證結果(整體城市)

        進一步分析,結合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估計結果可知,長三角擴容能顯著有效加快城市間勞動力流動和提升城市最低工資標準,進而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即擴容政策的實施不僅有利于勞動力在城市間的合理自由流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勞動力工資水平,吸引高技能高素質勞動力資源,從而優(yōu)化勞動力在空間上的配置效率,進而推動長三角城市群擴大市場規(guī)模和有序競爭。因此,歸納起來講,長三角擴容有效發(fā)揮勞動力流動機制和最低工資標準機制,從而緩解勞動力錯配程度。

        表3報告了原位城市樣本下長三角擴容通過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影響勞動力錯配的中介效應檢驗估計結果。結果顯示:不論是勞動力錯配還是最低工資標準,中介效應回歸方程中的系數β11和β22都顯著,且β21不顯著,因此說明對于原位城市而言,存在完全中介效應。結合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估計結果可知,擴容政策實施可以完全通過加快勞動力流動和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兩種機制改善原位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程度,驗證上文假說1和假說2。此外,第6列則是同時考慮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作為中介變量時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勞動力流動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而最低工資標準的回歸系數盡管為負但不顯著,原因可能在于相對而言,原位城市的最低工資標準較高,上漲幅度不大,進而對于改善勞動力錯配程度的作用遠低于勞動力流動帶來的改善效應??梢姡孩匍L三角擴容能夠有效突破原位城市的行政壁壘,加快城市間勞動力流動速度,原位城市可以獲取更多的勞動力資源與自然資源;②長三角擴容有利于提升城市經濟增長,原位城市最低工資標準隨之上漲,從而倒逼當地企業(yè)增強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應對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總而言之,長三角擴容能夠通過勞動力流動機制和最低工資標準機制改善新進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程度。

        表3 中介效應模型機制驗證結果(原位城市)

        表4報告了新進城市樣本下長三角擴容通過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影響勞動力錯配的中介效應檢驗估計結果。結果顯示:對于勞動力錯配而言,中介效應回歸方程中的系數β11和β22顯著,且β21也顯著,說明勞動力錯配的中介效應僅能解釋部分總體效應,其中介效應占總體效應的比例為2.18%;對于最低工資標準而言,中介效應回歸方程的系數β11和β22都顯著,且β21不顯著,說明最低工資標準的中介效應能完全解釋總體效應。根據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估計系數及其顯著性可知,無論是勞動力錯配還是最低工資標準,都是擴容政策改善新進城市勞動力錯配的機制渠道,驗證了上文假說1和假說2??梢姡孩匍L三角擴容弱化原位城市與新進城市的邊界效應,降低了生產要素流動成本,新進城市可以吸引更多更優(yōu)質的勞動力資源,提升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企業(yè)生產率。②長三角擴容有助于提升城市經濟增長,新進城市最低工資標準隨之上漲,迫使低效率企業(yè)主動退出市場,企業(yè)要素自由流向高效率企業(yè),進而實現(xiàn)重新配置,優(yōu)化要素配置效率。因此,長三角擴容能夠通過勞動力流動機制和最低工資標準機制改善新進城市的勞動力錯配程度。

        表4 中介效應模型機制驗證結果(新進城市)

        綜上所述,中介效應檢驗結果揭示了“長三角擴容→勞動力流動→勞動力錯配”和“長三角擴容→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力錯配”的傳導機制。

        五、主要結論與啟示

        在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及空間擴容至三省一市所有區(qū)域的背景下,正確認識和實證研究長三角城市群擴容與勞動力錯配的關系,不僅有助于剖析和優(yōu)化資源配置效率的動力渠道,更關系到推動區(qū)域一體化政策建設的制定與實施。本文在分析區(qū)域一體化影響勞動力錯配的理論基礎上,以2010年長三角城市群擴容為準自然實驗,選取22個長三角城市經濟協(xié)調會城市作為處理組,199個非協(xié)調會城市作為控制組,劃分整體城市、原位城市和新進城市三類樣本,以合成控制法為評估工具,模擬評估長三角擴容是否改善了整體城市、原位城市和新進城市的勞動力錯配;進一步通過中介效應模型實證檢驗了長三角擴容影響勞動力錯配的內在機理。主要研究發(fā)現(xiàn)如下:

        (1)從整體上來說,長三角擴容有助于改善整體城市、原位城市與新進城市的勞動力錯配,且三者影響作用效果呈現(xiàn)“新進城市>整體城市>原位城市”的關系。其原因可能在于,相比較新進城市而言,原位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勞動力工資水平較高,其勞動力錯配程度相對較輕,因此其受到的影響作用更小。此外,本文通過反事實檢驗、安慰劑法和PSM-DID顯著驗證合成控制法評估結果的有效性和穩(wěn)健性。

        (2)本文重點探討了長三角擴容影響勞動力錯配的兩條路徑:“長三角擴容→勞動力流動→勞動力錯配”和“長三角擴容→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力錯配”。結果顯示:長三角擴容均能通過加快勞動力流動和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兩種途徑矯正勞動力市場扭曲,改善勞動力錯配,并且勞動力流動和最低工資標準在三大區(qū)域的中介效應作用存在差異。具體來說,對于整體城市而言,兩種機制僅部分解釋總體效應;對于原位城市而言,兩種機制能完全解釋總體效應;對于新進城市而言,勞動力機制僅能部分解釋總體效應,而最低工資標準機制能完全解釋總體效應。

        本文的研究結論對推進城市群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建設,以及如何優(yōu)化城市資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主要有以下兩點啟示:第一,要打破制約區(qū)域一體化的行政籓籬、體制機制障礙和貿易壁壘,擴大共同市場規(guī)模,形成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現(xiàn)行的戶籍制度、行政邊界、貿易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勞動力流動,加劇了勞動力錯配程度,不利于城市群整體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打破城市邊界限制,推進區(qū)域一體化制度創(chuàng)新,深化市場化改革,能夠加快生產要素在城市間的自由流動,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和完善勞動力市場制度,促進城市群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從而推進長三角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建設。第二,要盡快完善最低工資制度,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以吸引優(yōu)質勞動力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推動長三角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各地要統(tǒng)籌兼顧勞動者權益與企業(yè)發(fā)展,建立最低工資評估體系,完善最低工資制度,科學確定增長幅度和頻率。而科學調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不但有利于吸引低收益地區(qū)的優(yōu)質勞動力資源,同時也能提高城市群內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效率,改善城市群內部勞動力錯配程度,進而推動形成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

        盡管本文采用面板數據對區(qū)域一體化擴容的勞動力錯配改善效應進行實證研究,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進之處:首先,模型設定可能違反因果識別的某些假定條件,因此可能存在內生性偏誤;其次,基于數據所限,沒有準確識別各城市在歷年的勞動力流動乃至勞動力凈流動數量,從而不能精準識別哪些城市獲得更多的利益,哪些城市受到了損失;最后,本文政策啟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有待進一步的實踐檢驗??傊@些都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猜你喜歡
        效應區(qū)域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qū)域“禁廢”
        分割區(qū)域
        懶馬效應
        場景效應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關于四色猜想
        分區(qū)域
        基于嚴重區(qū)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電測與儀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偶像效應
        av网站韩日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色999欧美日韩| 国产91九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性高朝大尺度少妇大屁股|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二区|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aⅴ毛片大全| 午夜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51看片免费视频在观看| 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 亚洲av永久久无久之码精|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18禁无码|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字幕中文| 女人扒开屁股爽桶30分钟|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桃色蜜桃av影院|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观看|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区| 丰满爆乳在线播放|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春药| 亚洲大胆美女人体一二三区| 欧美大胆性生话|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瑜伽|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大片| 操老熟妇老女人一区二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久久 |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6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