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
摘 要:本文研究了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旨在構建自主開放的學習方式,以及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教學理念。為了將微課融入線上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錄制十到十五分鐘的課程視頻,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和呈現方式,靈活地講述課文內容。微課作為新型教學資源,具有多樣傳播的特點,能夠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微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33
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打破了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的限制,創(chuàng)設出更加真實的教學情境。微課一般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開展精彩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學生們可以隨時查看微課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一般課程時長為一分鐘到十五分鐘,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會給學生帶來疲憊的感覺,教師可以根據新《課標》及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從文本中尋找某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或者疑點,通過視頻的形式進行講授、演示、練習等,從而實現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例如:語文課堂缺乏靈動性,對于課本上的內容沒有進行深入探討和學習,導致學生對課文內涵的理解不到位,造成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停滯不前。
另一個問題是,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一旦沒有了教師的提問,學生便不會對課本產生疑問,這種情況會阻礙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不少教師對此仍然視而不見,課堂教學還是機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缺乏對教學內容的延伸。
二、私人訂制,“微”妙課堂的打造措施
1.多元化導入,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在微課課堂的設計中,可以采用簡介導入、懸念導入、故事導入、復習導入等導入方法,來引導學生們探究和了解篇章內容,對課本的前后知識點進行有效銜接。例如,簡介導入,讓學生對課本知識產生全面了解。小學課本中的文章題材多以故事為主,每個故事都有其時代背景,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想表達的思想感情。老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寫作此文章時的思想感情。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學生新課學習的興趣,引領學生自主閱讀、理解課文,從課文中收獲知識。
在課文《負荊請罪》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給學生介紹《史記》、作者司馬遷的生平故事以及“負荊請罪”發(fā)生的時代背景等相關知識??梢杂眠@樣的語言導入新課:“《史記》一書把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性格鮮明,被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們一起來看戰(zhàn)國時期藺相如是如何讓廉頗自愿負荊請罪的!”通過簡介導入讓學生對新課內容產生大致了解,也激發(fā)了學生閱讀《史記》的興趣。
小學生年齡較小,更喜歡學習故事性強的文章,在語文課程的導入階段,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在講解一些成語時,引入成語背后的故事,用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微課堂中加入對成語故事的講解,讓學生在收集更多有趣的成語故事的同時,掌握更多的知識,如了解“拔苗助長“鐵杵磨針”“掩耳盜鈴”“瓜田李下”“三顧茅廬”等成語背后的故事。
2.以微課引導學生預習
以微課為任務點,要求學生上課前完成指定任務點,獲得相應的積分,在期末總結時,積分排名前三的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在微課制作時,要根據學生的讀書、書寫速度,加入倒計時,促使學生完成任務點。
用古典音樂來烘托課堂氛圍,讓同學們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同時,在微課中還可以適當添加鼓掌、點贊等音效,模擬真實的課堂。對于個別知識點,也可以考慮插入一些短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提高微課的觀賞性。因為是微課的形式,所以可以在上課之初就告知學生這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是什么。這樣,師生都能明確課程重點,容易達成訓練目標。
我在制作微課時會明確提出本課時的學習任務,作為教學前的熱身活動,讓學生自然地走進課堂,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來完成學習任務。在微課中穿插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文章的結構等,讓同學們提前對課文有一個認識,避免出現學生在對課文不熟悉的情況下,開始新的課程學習,以此讓同學們獲得更好的課堂體驗。
3.對接課后作業(yè)
可以在微課中設計課后習題,考查學生的表達能力等相關技能,也可以將與詞語、句式等有關的基礎知識訓練設計到微課當中去,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尋找課后作業(yè)的答案,最先找到答案的同學可以獲得一定獎勵。老師要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在線下課的時候,讓同學們統(tǒng)計微課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這樣可以節(jié)約上課時間,方便教師對課上內容進行延伸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借助課后習題,可以合理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時間。
4.鼓勵學生參與微課的設計和制作
在成語故事講解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來扮演角色,飾演故事中的人物,從而更好地融入故事當中。在課后習題的練習中,讓做題準確率高的學生來配合老師錄制微課,給其他學生做出榜樣,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時,要收集學生們對于微課的反饋,鼓勵學生對微課提出意見,進而優(yōu)化微課的結構。
三、私人訂制,“微”妙課堂的意義
1.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學習庫
微課可以將一個較難理解的知識拆分成若干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形成一個具有大量視頻的數據知識庫,成為學生們的網上知識筆記本。學生們可以發(fā)表評論,提出問題,交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所思所想。
2.因人而異,查缺補漏鞏固知識
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學習需求,按照每個人的知識盲區(qū),進行學習,既可査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3.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資源
微課鼓勵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既學習了本門課程的知識,也豐富了其他相關學科知識。微課的時間一般比較短,教學材料少,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豐富了學生們的知識寶庫。
總之,通過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能夠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在課堂開始前,讓學生提前學習新課內容。通過觀看微課,初步了解即將要學習的文章,對課文中涉及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產生一定的了解,為他們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提供基礎。同時,小學微課教學模式突破了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借助微課耗時短、質量高的特點與優(yōu)勢,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拆分、重組與整合,突破課堂學習的局限性。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微課通過學習通、釘釘、QQ等工具分享給學生,讓他們利用課余或課下時間自主觀看微課視頻,為同學們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隨著微課的加入,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提升??偠灾?,微課使學生學習變得簡單而方便。
參考文獻:
[1] 張發(fā)珍《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年第12期。
[2] 師佩《芻議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考試周刊》2020年第96期。
[3] 劉曉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對教改的啟示》,《試題與研究》2020年第31期。
[4] 陳建濤《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天津教育》2020年第27期。
[5] 陳影《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教育資源的開發(fā)渠道》,《新課程》2020年第34期。
[6] 王蘭《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教育界》2020年第27期。
[7] 鄧云《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運用研究》,《才智》2020年第17期。
[8] 張曉花《如何用微課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智力》2020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