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李樹法,孟凡東 ,李雨婷,程雪,張彤,凌宏威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人體內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質發(fā)生代謝紊亂的病理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肥胖、高血糖、血脂異常以及高血壓等。隨著經濟增長及生活方式的西方化,MS 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有研究顯示,在亞太地區(qū)超過20%的成年人受MS 的影響,中國人 MS 患病率已達到24.5%。代謝綜合征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2 型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且代謝綜合征在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中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在2 型糖尿病人群中,及時發(fā)現(xiàn)代謝綜合征存在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及慢性并發(fā)癥的預防有一定臨床幫助。
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比值對代謝相關性疾?。ㄈ缧难芗膊?、缺血性腦卒中、胰島素抵抗等)有較強預測價值,已有研究報道TG/HDL-C 水平對代謝綜合征診斷有預測價值,但針對 2 型糖尿病人群中,TG/HDL-C 比值預測代謝綜合征尚無相關文獻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2 型糖尿病病人血清TG/HDL-C 比值預測2型糖尿病合并代謝綜合征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收集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7 月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495 例2 型糖尿病病人,其中男性 295 例(59.8%),女性 200 例(40.2%)。根據(jù)是否符合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根據(jù)2013 年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MS 診斷標準),分為 MS 組和非MS 組。納入標準:(1)符合2017年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年齡范圍為 18~75 歲;排除標準:(1)1 型糖尿病及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病人;(2)存在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病人;(3)月經期、妊娠期、惡性腫瘤病史及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4)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者;(5)長期服用影響血脂藥物者(如降脂藥物、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等)。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的相關要求。1.2 方法
采集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5 mL,通過生化分析儀檢測研究對象的TG、總膽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胰島素(FINS)等指標水平。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吸煙史、飲酒史、高血壓史、血壓、身高、體質量、腰圍(WC)、TG、TC、HDL-C、LDL-C、FBG、HbA1C、FINS。計算穩(wěn)態(tài)模型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FPG(mmol/L)×FINS(mU/L)]/22.5;以及體質量指數(shù)(BMI)=體質量/身高2。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χ
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時兩組比較用t
檢驗、多組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之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
檢驗的方法,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Z
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分析法判斷不同血清TG/HDL-C 比值水平對MS 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并計算ROC 曲線下面積,以Youden 指數(shù)(敏感性+特異性-1)確定TG/HDL-C 的界值。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性別、年齡、吸煙史、飲酒史、病程、TC、LDL-C、FBG、HbA1c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MS 組與非MS 組高血壓史、WC、BMI、SBP、DBP、UA、TG、HDL-C、FINS、HOMAIR、TG/HDL-C 比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表1 2型糖尿病495例代謝綜合征(MS)組與非MS組一般資料比較
2.2 男性和女性2 型糖尿病病人血清TG/HDL
-C比值與代謝綜合征組分及其相關指標的關系
根據(jù)TG/HDL -C 比值四分位數(shù)分組,男性分組A1 組(TG/HDL-C<0.89)、B1 組(0.89≤TG/HDL-C<1.51)、C1 組(1.51≤TG/HDL-C<2.68)、D1 組(TG/HDL-C≥2.68),女性分組A2組(TG/HDL-C<0.81)、B2組(0.81≤TG/HDL-C<1.31)、C2 組(1.31≤TG/HDL-C<2.04)、D2 組(TG/HDL-C≥2.04)。男性病人中,DBP、BMI、WC、TC、TG、UA、MS 患病率隨著TG/HDL-C 比值升高而升高,而年齡、HDL-C 隨著TG/HDL-C 比值升高而降低,見表2。女性病人中,DBP、BMI、WC、TG、UA、FINS、HOMA-IR、MS 隨著 TG/HDL-C 比值升高而升高,HDL-C 隨著TG/HDL-C 比值升高而降低(P
<0.05),見表3。表2 2型糖尿病495例中男性不同TG/HDL-C比值各指標比較
表3 2型糖尿病495例中女性不同TG/HDL-C比值各指標比較
2.3 TG/HDL
-C 比值對2型糖尿病男女MS的預測切點
通過ROC 曲線分析出,在2 型糖尿病男性病人中,TG/HDL-C 比值男性取切值為1.49 時,診斷效率最高,Youden 指數(shù)為0.536,曲線下面積為0.817(P
<0.001,95%CI
:0.767~0.867),靈敏度為 74.8%、特異度為78.8%;TG/HDL-C 比值女性取切值為1.36時,診斷效率最高,Youden 指數(shù)為0.508,曲線下面積為 0.787(P
<0.001,95%CI
:0.724~0.851),靈敏度為72.9%、特異度為77.9%。有文獻指出,血清TG/HDL-C 值作為低/小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標志物,在預測代謝相關疾病中其臨床意義較強。本研究結果顯示 TG/HDL-C比值能夠較好預測2型糖尿病病人中MS發(fā)生,考慮到脂質代謝存在性別差異,且在MS 診斷時不同性別HDL-C 診斷切入點不同,因此本研究不但對性別分組同時還對不同TG/HDL-C 比值水平進行分組,從而深入探究。
TG/HDL-C 水平引起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主要通過胰島素抵抗。大量研究表明TG/HDL-C 水平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并被推薦作為胰島素抵抗的臨床檢驗指標。在動物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胰島素抵抗能夠促進TG 聚集以及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顆粒的分泌,同時降低血清HDL-C 濃度;另一方面,胰島素抵抗常引起人體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異常,參與多種代謝性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已被認為是代謝綜合征發(fā)病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因此,胰島素抵抗可能是TG/HDL-C 水平與MS 聯(lián)系的橋梁。本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合并代謝綜合征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空腹胰島素水平及TG/HDL-C 水平明顯升高,這與Chang等研究相一致。在女性病人中,空腹胰島素水平及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隨著TG/HDL-C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與ChuS 等人研究相一致,但在男性病人中升高不顯著,主要考慮與年齡、飲食習慣、尿酸等因素影響相關。
有研究指出,高血壓發(fā)病與眾多機制有關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炎癥、神經-免疫因素等,共同作用導致血管收縮、損傷、重構,最終導致血壓升高。有文獻指出,血清TG/HDLC 水平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隨著TG/HDL-C 比值升高,舒張壓呈逐漸上升趨勢,而收縮壓變化不大,且高血壓患病率并無差異。
考慮到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飲食習慣等因素,血清TG/HDL-C 水平預測代謝綜合征切入點也各不相同。在韓國 10~18 歲青少年中,利用人工ROC 曲線對TG/HDL-C水平診斷代謝綜合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當血清TG/HDL-C 比值取3.3 時,對代謝綜合征診斷效率最高,AUC 為0.947,靈敏度為85.7%;特異度為89.9%;中國老年人群中,當男性血清TG/HDL-C 比值取1.35 時,對代謝綜合征診斷效率最高,AUC 為0.851,靈敏度為69.47%,特異性為89.72%,當女性血清TG/HDL-C比值取1.13時,對代謝綜合征診斷效率最高,AUC 為0.843,靈敏度為71.09%,特異性為82.76%。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病人TG/HDL-C 水平對代謝綜合征診斷具有較強預測價值,男性 TG/HDL-C 取值為 1.49 時,診斷 MS 效率最高,AUC 為 0.817,靈敏度為74.8%、特異度為78.8%;女性TG/HDL-C 取值為1.36 時,診斷效率最
高,AUC 為0.787,靈敏度為72.9%、特異度為77.9%,這與中國老年人群取值相近。
這項研究有幾個局限性。首先,它被設計為一項回顧性、且為單中心研究。雖然我們包括了相對較多的2型糖尿病病人,但仍可能存在選擇上偏差;其次,雖然我們已經盡量排除藥物、疾病、月經妊娠等影響血脂因素,但仍有許多不可預知因素影響血脂,如飲食習慣、工作性質等,這需要更多隨訪調查研究來填補這一空缺。
總之,我們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TG/HDL-C比值對MS 有很強的預測價值,并分別計算出不同性別2型糖尿病病人TG/HDL-C比值預測MS的最佳切點,為以后2 型糖尿病病人診斷MS 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