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歡
鄭州芯美昕醫(yī)療美容醫(yī)院麻醉科,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面部整形手術已成為一種臨床常規(guī)術式,然而手術創(chuàng)傷和疼痛均會影響手術的進行,增加手術風險。麻醉是控制手術風險的重要措施,目前,面部整形手術常采用口咽通氣道、鼻咽通氣道、喉罩等,以保證麻醉過程中氣道通暢和良好的呼吸功能[1]。口咽通氣道操作簡單,能有效改善通氣,還可以避免各種插管反應及并發(fā)癥。喉罩可以在保留自主呼吸下置管,對氣道的刺激和損傷少。近年來研究顯示[2],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麻醉的氣道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且置入成功率更高,但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與喉罩在面部整形手術中的應用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文比較了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與喉罩在面部整形手術中的麻醉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行面部整形手術的患者92例。納入標準:在本院行面部整形手術,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ASA)麻醉分級為Ⅰ~Ⅱ級,均獲得患者或家屬的知情同意,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排除標準:無法耐受手術者;對麻醉藥物過敏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采用隨機數(sh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面罩復合組和喉罩組,各46例。面罩復合組男12例,女34例,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6.84±6.75)歲,ASA分級:Ⅰ級21例,Ⅱ級25例。喉罩組男11例,女35例,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7.28±7.13)歲,ASA分級:Ⅰ級22例,Ⅱ級24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手術方法 所有納入患者術前均禁食禁水,術前30min肌內注射阿托品0.5mg,面部及口唇齒部常規(guī)消毒,經(jīng)靜脈注射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0.5μg/kg進行麻醉誘導。麻醉維持:采用丙泊酚[2mg/(kg·h)]及瑞芬太尼[0.05μg/(kg·min)]進行麻醉維持。面罩復合組麻醉誘導后,生理鹽水沖洗口咽通氣道,順著舌的彎度置入涂抹利多卡因凝膠的無菌口咽通氣道,面罩通氣,確定氣道無梗阻、面罩無漏氣后,用四頭帶固定面罩。喉罩組患者麻醉誘導后,生理鹽水沖洗喉罩,常規(guī)置入涂抹利多卡因凝膠的SLIPA喉罩,維持套囊壓力在40~60cmH2O(1cmH2O=0.098kPa)。兩組患者置入面罩和口咽通氣道或喉罩后,均靶控滴注丙泊酚,術中酌情追加瑞芬太尼。維持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波動不超過基礎值的20%,必要時酌情使用甲氧明。術后待患者出現(xiàn)拔管指征,即恢復自主呼吸、意識,恢復咳嗽、吞咽反射,血氧飽和度(SpO2)>90%,拔除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或喉罩,面罩吸氧。
1.3 觀測指標 記錄面罩復合組(口咽通氣道開始置入至固定面罩時間)和喉罩組(喉罩開始置入至固定喉罩時間)置入時間、術后拔除時間、術畢清醒時間;監(jiān)測兩組患者麻醉前、置入即刻(固定面罩或喉罩即刻)、拔除即刻(拔除面罩和口咽通氣道/喉罩即刻)的HR、MAP和SpO2變化;記錄圍麻醉期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 兩組患者置入、拔除和術畢清醒時間比較 面罩復合組的置入時間和術后拔除時間明顯短于喉罩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置入、拔除和術畢清醒時間比較
2.2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比較 面罩復合組與喉罩組麻醉前、置入即刻和拔除即刻HR和MAP均無明顯變化(P>0.05),置入即刻SpO2明顯低于麻醉前(P<0.05),拔除即刻SpO2與麻醉前無明顯差異(P>0.05);麻醉前、置入即刻和拔除即刻,面罩復合組與喉罩組HR、MAP和SpO2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比較
2.3 兩組患者氣道密封情況比較 面罩復合組氣道密封壓明顯高于喉罩組(P<0.05),兩組氣道壓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氣道密封情況比較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面罩復合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52%,與喉罩組的17.3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n(%)]
面部整形手術是通過調整面部軟、硬組織高度及厚度,來修整、重塑臉型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手術項目包括截骨矯正手術、咬肌切除術、面部吸脂術等。研究顯示[3],面部整形手術中,患者在麻醉藥的作用下易出現(xiàn)面部肌肉松弛,舌體下垂堵住聲門,引起缺氧、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探討一種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來維持氣道通暢和良好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喉罩是近年來常用的保證患者氣道通暢的有效手段,相較于傳統(tǒng)的氣管插管,對患者刺激較小,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4]。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可以保持氣道暢通,有利于氣道管理,還可以避免插管并發(fā)癥[5]。本文中,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的置入時間和術后拔除時間明顯短于喉罩,可能是由于口咽通氣道的彎曲度設計更貼近于口咽喉部的生理解剖曲度,對口咽喉部的刺激較小,更有利于置入和拔除,提示臨床可優(yōu)先選擇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
本研究中,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的HR、MAP和SpO2變化均與喉罩無明顯差異,且在麻醉前、置入即刻和拔除即刻HR和MAP均無明顯變化,SpO2先降低后恢復到麻醉前水平,提示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與喉罩對患者的刺激較小,可以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良好的氣道密封壓可以提供良好的正壓通氣,減少漏氣、反流誤吸等的發(fā)生,本文中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的氣道密封壓明顯高于喉罩,提示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可以提供更好的正壓通氣環(huán)境,更有利于氣道管理。本文中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喉罩,可能是由于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的氣道密閉性更好,減少了漏氣、嗆咳等的發(fā)生,且材料柔軟,對口咽部和喉周組織黏膜損傷小,減少了拔除即刻惡心嘔吐、咽痛等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面罩復合口咽通氣道可以明顯縮短的置入時間和術后拔除時間,升高氣道密封壓,維持生命體征穩(wěn)定,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