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葉宏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在新時期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需要緊跟時代變化,在變化之中尋找管理智慧。本文從多個角度,對新形勢下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優(yōu)化進行了探究,希望能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多舉措;班級管理
高中班主任是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高中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作為班集體的引領人物,管理好班集體,帶領班集體走向更好的未來,是班主任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在市場經濟、科學技術、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需要班主任建立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樹立以生為本的學生觀,采取符合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的管理方法。對此,筆者結合日常管理中的經驗,談幾點優(yōu)化班級管理的做法。
1以班會課為抓手,推進班級文化建設
班會課是對班集體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在班會課上,班主任圍繞一定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促進正確的班級輿論的形成。班會課在組織過程中要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參與度,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班會課的功效得以發(fā)揮。如筆者擔任高二班主任時曾以“如何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為主題開展班會課,在班會課上讓兩名學生做主持人,他們以自我總結和實時采訪其他同學的方式,探索良好的學習方法,此次班會課學生的參與度高,并且總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學會利用零散時間,帶著一個問題入睡,做錯題集和課外資料,尋找一個學習伙伴等等。此次班會課充分發(fā)揮了同伴的力量,用學生的視角總結經驗,比班主任簡單的說教更為有效,也更有說服力。
2積極引領,創(chuàng)設健康向上的班級輿論
班級輿論主要表現為班級成員中占主導地位的群體意識、情緒狀態(tài)、價值傾向和行為取向,它既無明文規(guī)定又無外力強制,是班集體認同的潛在規(guī)范,它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班風的形成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正確的集體輿論有利于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有一顆敏銳的心,時刻關注班級輿論的發(fā)展態(tài)勢,積極引導班級輿論往健康、積極向上的方向發(fā)展。比如,筆者剛帶高二新組建的班級時,班級內部有不少學生由于在過去一年適應了原先任教老師的教學方式,進入新班級后對于班級的任課老師的教學方式很不適宜,對任課老師的教學不認可并抱有抵觸情緒。經了解這種抵觸心理并非一兩位學生,學生在課后會互相談論老師,久而久之,對任課老師抱有抵觸心理的人日漸增多,有的學生由于存在某種偏見上課都不認真聽了。可見,班級輿論正在慢慢發(fā)酵,若不及時引導,任課老師的威信下降,學生的聽課效率愈發(fā)降低,對整個班級的學習將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認識到這一班級輿論的危害性后,筆者便先找有抵觸情緒的學生一一談話,引導其調整學習心態(tài),同時也在班級里積極挖掘任課老師的閃光點,引導學生對老師有新的認識。一段時間后,學生對任課老師的態(tài)度有所改觀,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日漸拉進。
3有鋪墊的教育,讓教育更具實效性
在班級管理中,有時候我們往往會把自己視為權威,把學生僅僅視為被管理的對象,因而在班級日常管理中使用的方式方法就會比較生硬,有時候以命令式的口吻去決定一件事往往使育人得不到滿意的效果。在管理與育人的時候,我們不妨用一些比較柔性的方式方法,這樣學生更易接納,也更愿意付諸行動。比如晨讀,尤其是在冬天,由于天氣冷,很多學生起床困難,晨讀開始后不能及時進入狀態(tài),有的學生只看不讀,專注度低,有的讀到后半段便起困意,作為班主任多次提醒但不見明顯好轉,歸根到底還是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不足。在班會課上筆者便給學生看了衡水中學站立舉讀的視頻,然后鼓勵學生也體驗一番,體驗時間為一周,之后讓學生對比坐著讀與站著讀在學習成效上的差異,不少學生感受到站立舉讀雖然累,但不容易打瞌睡,專注度高、效果好??梢姡玖⑴e讀在一定程度上被學生所接納,當然考慮到這種晨讀方式存在個體差異,于是后面一周便采取自愿原則,鼓勵學生犯困或者專注度低時自主站立舉讀,同時給予獎勵。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后班級里晨讀時陸陸續(xù)續(xù)有一些學生會站立舉讀,整個早讀的氛圍也比之前濃郁??梢姡瑢W生的學習動力有所激發(fā),晨讀時的站立舉讀,從一開始的外在約束轉變成學生的內生動力。
4育人時做到目中有人,分層育人
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會有這樣的感慨,當我們掏心掏肺地去教育學生,語重心長地去表達自己的期待,見到學生有不足之處及時指出并教育,可是學生卻并沒有真正接納你的關懷,你的想法。不禁讓人感嘆,有時候教師良好的個人意愿,卻是自以為是的為你好,也許我們是沒有用對方法才導致這種結果的出現。所以,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僅要有教育的初心,還有把握育人的方法,做到目中有人,分層育人,也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優(yōu)等生,需要給予更多自由的空間,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批判精神;對于中等生,需要給予更多的肯定與鼓勵,培養(yǎng)其成就感;對于后進生,需要更多的關注,增強其存在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班集體內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實,要把班級管理好,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總結,根據不斷變化著的班情,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班級管理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