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少輝,孫娟
(內蒙古烏海市海南區(qū)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烏海 016000)
腦梗死、腦中風即為缺血性腦卒中,屬臨床多發(fā)腦血管疾病,患者主要病理特征為多因素所致腦部血供減少或中斷,隨發(fā)病時間延長,可導致腦組織壞死及神經功能受損,患者臨床癥狀為頭暈、頭痛、偏癱等,治療后可合并多種后遺癥。臨床治療腦卒中需采取有效的藥物恢復腦組織血供,改善神經功能。血栓通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可抗血小板,降低血液粘稠度[1]。川芎嗪為川芎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環(huán)。本研究匯總院內患者相關基線臨床資料,綜合評價分析川芎嗪聯(lián)合血栓通治療的相關問題。
1.1 一般資料。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內蒙古烏海市海南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師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用藥方案研究,擇取期間就診269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樣本,利用隨機數字表分組法劃分為研究組(n=135)、對照組(n=134)。研究組男82例,女53例,年齡42~71歲,平均(56.44±2.79)歲。對照組男79例,女55例,年齡44~70歲,平均(55.92±2.63)歲?;A臨床資料對照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經CT檢查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無藥物過敏,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及心功能障礙,合并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研究患者。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行缺血性腦卒中對癥基礎治療,醫(yī)師結合患者臨床癥狀行擴血管、吸氧、控制血壓及血糖、營養(yǎng)神經等治療干預。對照組患者為血栓通治療,250 mL生理鹽水與500 mg血栓通凍干粉混合靜脈滴注,每日用藥1次,共治療14 d。研究組患者為川芎嗪聯(lián)合血栓通治療,血栓通用藥方案參照對照組。250 mL生理鹽水與120 mg川芎嗪混合靜脈滴注,每日用藥1次,共治療14 d。
1.3 評價標準。對比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NIHSS評分,Barthel指數用于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與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程度為正比關系。NIHSS評分為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得分與神經功能缺損嚴重程度為正比關系。評估兩組臨床有效率,顯效評估標準為治療后病殘程度為0級,NIHSS評分降低幅度為90%以上;有效評估標準為治療后病殘程度為1~3級,NIHSS評分降低幅度為60%~90%;無效評估標準為治療后NIHSS評分降低幅度低于60%,顯效及有效患者均評估為治療有效。
1.4 統(tǒng)計學分析。SPSS 23.0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s)為t檢驗,計數資料%為χ2檢驗,P<0.05為存在統(tǒng)計學層面差異。
2.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NIHSS評分。治療前組間Barthel指數、NIHSS評分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NIHSS評分(±s)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NIHSS評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Barthel指數 NIHSS評分 Barthel指數 NIHSS評分研究組 135 32.05±2.94 21.04±2.63 86.75±6.49 8.51±1.17對照組 134 32.11±2.86 21.15±2.77 62.81±6.24 12.69±2.25 t-0.169 0.334 30.835 19.135 P-0.865 0.738 0.001 0.001
2.2 對比兩組臨床有效率。治療后研究組符合顯效標準共89例,符合有效標準共41例,符合無效標準共5例,總有效率(130/135)96.3%。研究組符合顯效標準共77例,符合有效標準共38例,符合無效標準共19例,總有效率(115/134)85.8%,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臨床有效率[n(%)]
缺血性腦卒中在各類腦血管疾病中發(fā)病率占比約為50-60%,該疾病屬于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等因素所致腦組織供血動脈管腔閉塞狹窄,腦組織在缺血及缺氧狀態(tài)下壞死,并可引發(fā)神經功能障礙。依據TOAST分型標準,可將缺血性腦卒中劃分為心源性栓塞、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閉塞及其他明確病因所致缺血性腦卒中。依據CISS分型標準可劃分為穿支動脈病變、心源性卒中、大動脈粥樣硬化及其他病因所致缺血性腦卒中,可認為小動脈閉塞、心源性栓塞及大動脈粥樣硬化是誘發(fā)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病因。缺血性腦卒中可導致患者產生局灶性神經缺損,也可誘發(fā)感覺障礙、失語、偏癱、共濟失調等臨床表現(xiàn),部分患者合并昏迷、嘔吐、頭痛等癥狀,輕癥患者預后效果良好,重癥患者則存在死亡風險。臨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多采用藥物對癥支持干預,為提高治療效果,需依據患者個體特點合理選擇用藥方案[2]。
相關研究表明,缺血性腦卒中可導致血小板聚集及鈣離子大量內流,患者機體對應神經介質興奮性釋放,繼而導致級聯(lián)反應,使患者神經功能受損。臨床治療期間,需改善腦組織缺血區(qū)域血供狀態(tài),緩解腦組織損傷,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常規(guī)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方案主要包括抗凝、抑制血小板、擴容、腦保護等,部分患者病情危重,單純采用此類方案無法有效改善臨床癥狀,且治療后合并多種后遺癥,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為此需適當調整用藥方案[3]。
藥理學研究表明,血栓通的主要藥物成分為三七總皂苷,該藥物為疏松固體及淡黃色粉末。中醫(yī)理論中三七具有引濕及活血化瘀、通絡活脈之功效,適用于偏癱、腦卒中、瘀血阻絡、心胸痹痛等疾病治療?,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認為,血栓通對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具有多重保護作用,用藥后可抑制血小板異?;罨钄嘌“瀹惓>奂?,并可調控血管組織的收縮與舒張,顯著提升人體內纖溶酶活性,使缺血狀態(tài)下血管損傷程度降至最低[4-5]。同時,血栓通具有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并可發(fā)揮鈣離子阻滯劑作用,顯著降低血液粘稠度,阻斷鈣離子內流,降低缺血腦組織損傷程度,保護腦神經,加速神經功能恢復。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血栓通的主要作用為擴張血管,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可抑制血栓形成,縮短凝血時間,并可提升外周血管血流灌注量,增加頸動脈組織血流總量。臨床關于血栓通用藥劑量并無統(tǒng)一標準,如采用靜脈注射給藥,建議單次用藥劑量為200~500 mg,并采用適量生理鹽水稀釋后給藥,每日用藥1~2次。如采用靜脈滴注給藥,單次用藥劑量為200~500 mg,需采用適量葡萄糖溶液稀釋后給藥。用藥期間患者需戒煙酒,避免攝入海鮮、油膩及辛辣食物,用藥后如合并藥物相關不良反應需及時告知醫(yī)師處理。如患者合并腎臟疾病、肝病、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則不建議應用血栓通治療,中醫(yī)診斷為氣滯血瘀患者不建議采用血栓通治療。
川芎嗪屬于中藥川芎提取物,采用現(xiàn)代制藥工藝制成。藥理學研究表明,川芎嗪可清除人體內氧自由基,舒張微血管平滑肌,緩解血管組織痙攣。川芎嗪可擴張腦血管,調節(jié)人體微循環(huán),改善腦組織血供狀態(tài),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顯著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患者體內血液流變學指標。同時,川芎嗪可顯著抑制血管內皮素,阻斷鈣離子內流,緩解炎癥反應,促進神經組織功能恢復。另外,動脈粥樣硬化是誘發(fā)血栓形成及動脈血管閉塞的主要因素,CRP屬于炎性因子,其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體內CRP水平顯著升高。采用川芎嗪治療可阻斷CRP的合成與分泌,進而有效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避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持續(xù)加重,有助于改善預后效果[6-7]。川芎嗪適用于多種閉塞性腦血管病治療,如腦血栓形成、腦供血不全、腦栓塞、脈管炎、冠心病等,急性期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采用靜脈滴注給藥,不建議大劑量肌肉注射給藥,且靜脈滴注治療期間需控制速率,以提高用藥安全性。川芎嗪用藥后無嚴重不良反應,少部分患者合并口干、嗜睡、胃部不適等不良反應,減量用藥后癥狀可有效緩解。如患者合并少量腦出血或腦水腫且無法與缺血性腦血管病準確鑒別診斷,需謹慎使用川芎嗪治療。川芎嗪為強酸性藥物,不建議與堿性藥物配伍治療。冠心病患者應用川芎嗪靜脈滴注治療期間需嚴格監(jiān)測血壓及心率等指標變化情況,如發(fā)現(xiàn)異常需及時停止用藥。如患者用藥后合并過敏反應,需及時停藥,并采用地塞米松完成抗過敏治療,以預防過敏相關癥狀持續(xù)加重所致不良事件。另外,低血壓患者需謹慎使用川芎嗪,以避免血壓持續(xù)降低所致風險事件。
匯總分析研究各項數據資料,研究組患者治療后Barthel指數、NIHSS評分及臨床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應用川芎嗪與血栓通可實現(xiàn)不同藥物間的良好協(xié)同效應,調節(jié)微循環(huán),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腦缺血區(qū)域血供,修復損傷的神經組織,進而緩解臨床癥狀,加速神經功能恢復,且血栓通與川芎嗪均為中藥制劑,患者用藥后毒副作用輕微,將其應用于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安全有效,其臨床價值優(yōu)于單一血栓通治療[8]。為改善預后,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醫(yī)師需指導患者完成肢體功能康復訓練及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并對患者進行綜合健康教育,以此來逐步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狀態(tài)[8]。同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均屬于腦卒中的高危致病因素,為此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經常規(guī)治療干預后需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患者日常飲食需保持低鹽低脂,確保攝入各類食物清淡易消化,戒煙酒,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量,保證每日作息規(guī)律,適當增加運動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以促進預后效果提升、
綜上所述,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川芎嗪聯(lián)合血栓通治療效果顯著,可全面推廣。同時,本次研究總時長較短,缺乏同類型數據參照比對性分析,患者樣本量不足,流程等需調整完善,川芎嗪聯(lián)合血栓通治療的相關機制需進一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