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程軍
(玉林市婦幼保健院 婦科二區(qū),廣西 玉林 537000)
宮頸功能不全會引發(fā)早產、中晚期復發(fā)性流產等,有被稱之為宮頸無力癥,在產科屬于多發(fā)病癥[1]。目前通常應用子宮頸環(huán)扎術對宮頸功能不全患者實施治療,不僅利于宮頸內口功能的良好恢復,使孕周延長,還可令圍產兒獲得良好的預后[2]。本文主要探究應用擇期宮頸環(huán)扎術對宮頸功能不全患者實施治療的效果,以及對剖宮產概率、延長孕周所產生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入住我院的宮頸功能不全患者108例,分為兩組,每組均為54例。對照組年齡23~38歲,平均(30.5±1.9)歲,孕周13.5~25周,平均(19.3±1.8)周。研究組年齡22~39.5歲,平均(30.7±1.8)歲,孕周13~24周,平均(18.5±1.5)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可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組在患者妊娠14~16周實施預防治療性宮頸環(huán)扎術干預,術前全面檢查患者的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及尿常規(guī)等,應用超高倍鏡檢查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保持膀胱截石位,之后消毒處理陰道及外陰并開放尿管,消毒陰道及宮頸,陰道拉鉤暴露術野,用皮鉗鉗夾宮頸上下唇,手指和陰道拉鉤反復于膀胱宮頸間隙分離上推膀胱,于距離宮頸外口約3 cm位置用慕斯靈環(huán)扎帶于0:30-11:30縫合于宮頸組織的淺1/3,檢查縫線未穿透宮頸粘膜層,宮頸鉗平行于12點的縫扎水平緊貼峽部鉗夾宮頸右側面及右側主韌帶,慕斯靈環(huán)扎帶于9:30進針,8:30出針于側穹隆,檢查縫線未穿透宮頸粘膜層,同法縫合宮頸左側面,于同一水平宮頸5點進針,6點出針,剪斷雙針,于宮頸后壁7點近穹隆處打結,檢查宮頸內口能容指尖,打結后宮頸管前后唇約2.5 cm。
1.2.2 對照組患者給予緊急治療性宮頸環(huán)扎術干預,孕期不實施干預在宮頸出現(xiàn)異常時,進行緊急手術,手術方法及術后處理同研究組。
1.3 觀察指標
1.3.1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療效,分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是指術后足月分娩,胎兒狀況良好;有效是指術后早產,胎兒成活;無效是指術后早產兒死亡或流產。
1.3.2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妊娠延長時間,從確診病情開始到足月產、早產及流產時止。
1.3.3 對比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足月分娩及早產存活的剖宮產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8.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用χ2(%)檢驗,計量用t檢測(±s)檢驗,有差異P<0.05。
2.1 研究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2.2 研究組孕周延長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周延長時間的對比(±s)
表2 兩組孕周延長時間的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入院孕周平均值 孕周延長時間對照組 54 19.3±1.8 9.1±5.2研究組 54 18.5±1.5 15.2±3.9 T - 1.320 12.634 P - 0.06 0.01
2.3 研究組足月分娩及早產存活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剖宮產率對比(n,%)
宮頸功能不全屬于婦科疾病的一種,其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的,其是造成早產及流產最為常見的因素[3]。后天損傷及先天因素和宮頸功能不全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患者在疾病出現(xiàn)后沒有特異性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最為常見的表現(xiàn)就是月經不規(guī)律及下腹疼痛等[4]。有資料顯示,患者表現(xiàn)為宮頸功能不全癥狀時,處于妊娠中期,由于受重力影響導致胎囊順著子宮頸內口位置出現(xiàn)下垂現(xiàn)象,從而致使機體過早形成水囊誘發(fā)早產及流產[5]。所以,一旦獲知患者有宮頸功能不全的發(fā)生,便立即參照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其必要的及時的治療干預,阻止早產及流產的出現(xiàn),使患者身體的損害獲得最大程度的降低。本研究對宮頸功能不全患者應用擇期宮頸環(huán)扎術實施治療,胎兒成活率較高,結果顯示,研究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現(xiàn)階段,宮頸環(huán)扎術的操作均不存在較大差異,流程基本一致,但手術時間大有不同,大體可分兩類,其一為緊急治療性宮頸環(huán)扎術,其二為預防治療性宮頸環(huán)扎術。相關資料顯示,妊娠患者中期出現(xiàn)宮頸擴張的幾率不是特別高,患者晚期出現(xiàn)宮頸擴張的幾率遠遠超過中期。本文對宮頸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宮頸環(huán)扎術,延長了妊娠時間,的更利于胎兒的成長,患者足月及早產順產存活的人數(shù)高于對照組,剖宮人數(shù)較少,結果顯示,研究組孕周延長時間長于對照組其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宮頸功能不全患者應用擇期宮頸環(huán)扎術實施治療,患者的孕周獲得有效延長,極大的降低了剖宮產的概率,利于胎兒成活,療效理想,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