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耳鼻喉科,廣東 廣州 510260)
扁桃體炎主要由鏈球菌或葡萄球菌等細菌聚集于扁桃體窩引起的,其主要臨床癥狀為咽部疼痛明顯,吞咽時疼痛加劇、口臭咽干、扁桃體腫大,甚至伴隨全身癥狀[1]。臨床發(fā)現,日常感冒、身體免疫力低下或患急性傳染病后均可誘發(fā)扁桃體炎[2]。因此,對于反復發(fā)作扁桃體炎、扁桃體過于肥大或由于扁桃體炎而導致其他身體機能損壞嚴重的患者,應盡快實施扁桃體切除術。然而,傳統(tǒng)的扁桃體剝離術具有術中出血量大、術后手術部位疼痛劇烈、恢復時間較長等不足[3]。因此近年來臨床逐漸使用低溫等離子電刀和超聲刀等新興設備用于扁桃體切除術,以達到減少出血量、緩解術后術區(qū)疼痛和縮短恢復時間的目的[4]。然而,關于超聲刀和低溫等離子技術在應用于扁桃體切除患者的優(yōu)勢探討,還鮮有報道。因此,本文旨在探討低溫等離子與超聲刀術式在扁桃體切除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行扁桃體切除術的成年患者98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9例。對照組男21例,女28例,年齡18~58歲,平均(32.51±10.53)歲,體重(58.54±15.22)kg。研究組男20例,女29例,年齡18~61歲,平均(33.18±10.95)歲,體重(59.31±16.31)k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等情況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由相同的手術醫(yī)生和麻醉醫(yī)生實施操作。
1.2 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消毒后,鋪好手術巾使用Boyle-Davis gag暴露手術視野,然后在顯微鏡下實施操作。對照組患者采取低溫等離子器械(DQG-E4630-A130型,GAOTON,中國)實施操作。使用扁桃體鉗夾夾住扁桃體中間位置并向內下牽拉,沿著顎舌弓游離緣外側約2 mm的位置,自上而下切開使下級暴露。在包膜與周圍間隙之間緩慢仔細的將扁桃體完全切除,在切割的同時進行電凝止血;研究組患者采取超聲刀(ACE23E,強生,美國)實施手術。在扁桃體和咽肌之間的結締組織層采取消融的方式切除扁桃體,切除過程中,在鏡下注意避讓扁桃體動脈和扁桃體旁靜脈等血管,一邊切割一邊電凝止血。兩組患者切除完畢后均需仔細檢查創(chuàng)面出血情況,并及時止血,必要時可行縫扎止血。
1.3 術后護理。患者回到病房后,進行疼痛評分。當VAS>3分,術區(qū)施以冰敷,使用口咽噴劑濕潤口咽部,減輕咽部干燥帶來的疼痛感,并采取播放舒緩音樂、看短視頻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當VAS>5分,給予藥物鎮(zhèn)痛處理。所有患者每天餐前、餐后均使用雙糖口干緩解含漱液含漱,避免口腔感染。
1.4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觀察并評估兩組患者手術所需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近期(術后24 h內)和遠期出血(術后24 h后)發(fā)生情況、術后1周內咽部VAS疼痛評分以及術后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VAS評分標準如下:分值范圍為0~10分,數值越大疼痛越嚴重。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采用χ2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一般情況。研究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和術后住院時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一般情況()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一般情況()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對照組 49 20.21±6.51 3.52±0.45 3.72±0.98研究組 49 17.72±5.32 3.15±0.11 3.82±1.12 P - 2.073 5.591 -0.470 t - 0.041 8.037 0.639
2.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近期和遠期出血發(fā)生情況。兩組患者術后近期出血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遠期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近期和遠期出血發(fā)生情況[n(%)]
2.3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周內咽部VAS疼痛評分。研究組術后第3d和第5d的VA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周內咽部VAS疼痛評分()
表3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周內咽部VAS疼痛評分()
組別 例數 第1d 第3d 第5d 第7d對照組 49 5.21±2.03 3.35±0.66 2.78±0.62 2.12±0.53研究組 49 5.62±1.53 3.79±1.29 3.11±0.89 2.98±0.71 t - -1.129 -2.126 -2.130 -6.795 P - 0.262 0.037 0.036 1.237
2.4 安全性評價。兩組患者術中和術后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P>0.05)。
扁桃體切除術主要用于慢性扁桃體炎或扁桃體過于肥大進而影響呼吸睡眠等人群,傳統(tǒng)的手術方式為剝離法和擠切法[5]。盡管傳統(tǒng)的手術方式對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導致患者術中出血較多,術后術區(qū)出血概率較高且恢復緩慢,因此近年來臨床逐漸使用低溫等離子刀和超聲刀等冷刀設備進行替代[6]。由于低溫等離子和超聲刀技術在切除扁桃體時可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以及對手術部位的損傷較小,因而受到廣大臨床醫(yī)師的推崇[4]。但是目前就低溫等離子扁桃體手術和超聲刀扁桃體手術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研究還較少,所以本文旨在比較兩種手術方式在扁桃體切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低溫等離子切除扁桃體的原理是通過系統(tǒng)發(fā)射出雙極射頻電流,并結合生理鹽水形成的等離子電場,通過將組織定點消融,從而達到切除扁桃體的目的[4]。在消融的同時,由于電流未直接通過組織本身,且不斷有生理鹽水沖洗降溫,所以整個過程發(fā)熱溫度較低,對組織造成的熱損傷較小[7]。超聲刀的原理則是以55.5 kHz的超聲頻率對組織進行震蕩,使細胞內的氫鍵斷裂,從而切開組織。其工作的最大特點是切割和止血同時進行,止血凝血功能強大,并且不會導致周圍組織損壞,還可以最大限度的切割完全。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超聲刀扁桃體手術時間明顯短于低溫等離子扁桃體手術時間(P<0.05),但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住院時間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這與龐宇峰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等離子手術組對比超聲刀手術組,手術時間分別為(20.2±7.5)min、(16.7±6.3)min;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1.7±1.2)d、(1.8±1.4)d][4]。由于術后出血概率高是導致患者恢復緩慢和發(fā)生不良預后的主要因素之一[8],因此本文比較了超聲刀和等離子兩種手術方式的術后出血率,由結果可知,研究組術后遠期出血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與超聲刀切除扁桃體時是切割與夾閉止血同時進行,止血措施徹底的原因有關。術區(qū)位置疼痛是扁桃體手術后的常見癥狀,其與術中牽拉導致肌肉損傷和設備導致的熱損傷有關[3]。而由本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術后第3 d和第5 d的咽部VAS疼痛評分(3.65±1.29分,3.11±0.89分)明顯高于對照組(3.35±0.66分,2.78±0.62分)(P<0.01),在術后第7 d,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降低到3分左右。該結果表明,低溫等離子切除扁桃體的患者術后疼痛較超聲刀切除扁桃體的患者減輕更快。這可能與超聲刀的工作溫度高于低溫等離子刀,因而對周圍組織造成的熱損傷更重有關。
綜上所述,超聲刀切除扁桃體的術后遠期出血率明顯小于等離子切除術,但等離子切除扁桃體術后的患者術后疼痛減輕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