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武,王俊,向健*
(1.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yī)院 輸血科,湖北 宜昌 443001;2.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北 天門 431700)
血栓彈力圖可對體外模擬機體內部纖溶、凝血試驗模擬,同時會對血液凝固變化轉化,同時能夠對血液凝固過程客觀反映[1]。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與纖溶相關蛋白因子、凝血、抗凝過程相關。臨床檢測凝血功能,可實現(xiàn)靜態(tài)檢測,但不能對整體風險進行評估,同時不能對凝血功能全貌反映[2]。近來來,醫(yī)學水平不斷進步發(fā)展,對輸血精準度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應對合理血液成分輸注合理選擇[3]。該研究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患者120例,分析血栓彈力圖對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患者診斷和輸血治療影響,現(xiàn)將有關內容做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患者12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n=60),男32例,女28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5.3±1.6)歲;對照組(n=60),男33例,女27例,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45.2±1.5)歲。資料存在可比性(P>0.05),患者知曉該研究,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常規(guī)凝血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檢測凝血功能,抽取空腹靜脈血3 mL,以3500轉每分鐘速度離心處理,獲取血清,以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統(tǒng)計凝血酶原反應時間、血塊形成速率、凝固角、最大血塊強度、血塊穩(wěn)定性、預測纖溶指數(shù)。研究組進行血栓彈力圖檢測,所用儀器為深圳麥科田Haema T4血栓彈力圖儀。
1.3 觀察指標。①兩組TEG檢測結果對比,對3 mL枸櫞酸鈉抗凝血樣均勻混合,依據TEG儀相關標準處理和分析,獲取數(shù)值與圖像;②研究組凝血功能值,使用血凝儀檢測抗凝血樣,依據試劑與儀器說明操作,應用數(shù)據分析處理數(shù)據,對常規(guī)凝血數(shù)值獲取[4];③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輸血患者血量對比,包括冷沉淀、紅細胞懸液、血小板(治療量)、新鮮冰凍血漿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9.0處理數(shù)據,選用t檢測()計量資料,選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存在較大差異。
2.1 兩組TEG檢測結果對比。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凝血酶原反應時間更短,最大血塊強度更低,血塊形成速率、凝固角、血塊穩(wěn)定性、預測纖溶指數(shù)更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TEG檢測結果對比()
表1 兩組TEG檢測結果對比()
預測纖溶指數(shù)(%)對照組 60 7.1±1.5 1.8±0.6 63.6±2.7 62.3±3.6 1.1±0.4 1.3±0.5研究組 60 5.8±1.1 2.2±0.5 65.2±2.8 55.7±2.8 1.5±0.5 1.7±0.6 t - 15.635 14.257 16.352 14.725 15.241 18.524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凝血酶原反應時間(min)血塊形成速率(min)凝固角(°)最大血塊強度(mm)血塊穩(wěn)定性(%)
2.2 研究組凝血功能值。常規(guī)凝血檢測,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者PLT、FIB普遍降低,TT、APTT普遍延長,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2.3 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輸血患者血量對比。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冷沉淀、紅細胞懸液、血小板(治療量)、新鮮冰凍血漿量更少(P<0.05)。見表3。
表3 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輸血患者血量對比()
表3 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輸血患者血量對比()
輸血成分 冷沉淀 紅細胞懸液(U)新鮮冰凍血漿(U)血小板(治療量)對照組 11.1±1.5 16.2±3.7 3.2±0.9 8.6±1.7研究組 7.6±1.2 13.8±3.3 2.2±0.7 5.3±1.4 t 15.324 15.324 16.857 14.025 P <0.05 <0.05 <0.05 <0.05
人體中凝血因自身較多,機體代謝過程可合成凝血酶原、纖維蛋白酶原,可在一定程度上損傷細胞功能,血小板易出現(xiàn)異?,F(xiàn)象,影響凝血功能。因此,臨床應探究合適方法進行凝血管理[5-6]。
該研究探究血栓彈力圖對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患者診斷和輸血治療的研究價值,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凝血酶原反應時間更短,最大血塊強度更低,血塊形成速率、凝固角、血塊穩(wěn)定性、預測纖溶指數(shù)更大(P<0.05)。研究結果顯示,可通過血栓彈力圖對凝血指標評價,具有較高準確性。該研究探究研究組凝血功能值與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輸血患者血量,研究結果顯示,常規(guī)凝血檢測,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者PLT 、FIB普遍降低,TT、APTT普遍延長;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冷沉淀、紅細胞懸液、血小板(治療量)、新鮮冰凍血漿量更少(P<0.05)。結果顯示,監(jiān)測凝血功能有利于創(chuàng)傷性患者輸血管理,可全面反映機體凝血狀態(tài)。該研究因納入樣本較少,研究樣本較少,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因此,接下來臨床研究中應納入更多符合條件樣本,進行更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在創(chuàng)傷性凝血病患者臨床診斷中,血栓彈力圖發(fā)揮重要作用,有利于疾病臨床治療,可為臨床治療措施調整提供理論依據。因此,血栓彈力圖診斷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