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強
新課改理念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xiàn)階段的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不僅要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且應當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所以,在實際中對學生進行管理時,班主任應調整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凸顯管理的藝術性,提高管理的效果。
一、細心關愛學生,傾注人文關懷
班主任的管理對象是具有不同家庭生活背景和學習經(jīng)驗的學生。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疑惑,班主任應當保持耐心,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長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管理方案,讓全體學生都在班主任傾注的人文關懷中健康成長。
例如,為了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展開針對性的教育管理,班主任可以建立信息檔案,彰顯管理的人文性。首先,信息檔案中應包含學生的家庭背景、父母職業(yè),便于班主任從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出發(fā),了解學生的成長歷程,更好地對癥下藥。其次,信息檔案中應當包含學生的興趣愛好、理想大學、理想專業(yè)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個性,以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為目標,設計管理方式。再次,在信息檔案中記錄學生的成績變動情況,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異常,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游刃有余地面對高中學業(yè)。最后,在信息檔案中記錄學生的情緒變化情況,以便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讓學生得到正常的心理指導和幫助,平和地看待高中生活。
顯而易見,班主任使用信息檔案的方式記錄學生的成長背景和成長變化情況,能夠更好地針對每一位學生的特性,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管理,從而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二、打造民主班風,體現(xiàn)學生價值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時,許多班主任仍舊采用班干部垂直管理、層層負責的傳統(tǒng)形式。這種形式雖然具有較高的效率,但是嚴重背離了民主化的管理初衷,不能讓學生共享平等的發(fā)展機會。所以,為了讓班級管理更顯藝術性,班主任應在充分認識學生價值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民主化的管理形式,使全體學生都可以親自參與班級管理活動。
比如,每學期都會重新選舉班干部,班主任就可以讓學生擔任主角,決定班干部的人選。具體來說,在新學期開始,班主任先利用班會的機會向學生介紹班干部的職位和職責,讓每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與意愿,決定是否參與班干部的選舉。隨后,為有意愿參與選舉的學生提供平臺,讓其闡述自己的競選宣言,由其他沒有參與競選的學生進行投票。這樣一來,班干部就是基于學生意愿產(chǎn)生的。在班干部確定后,其他學生自動成為“監(jiān)察人員”,對班干部的言行舉止進行監(jiān)察,當發(fā)現(xiàn)班干部存在違反班級紀律的情況時,學生有權力要求重新投票,從而重新確定班干部人選。
不難看出,班主任將班干部的選擇權交給學生,能夠有效地體現(xiàn)學生在班級中的價值,營造民主的管理氛圍,從而充分體現(xiàn)班級管理的藝術性。
三、發(fā)揮師者價值,做好言行暗示
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會影響整個班級的風貌,甚至會對學生一生的成長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應當特別注重言傳身教,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發(fā)揮師者價值,為學生做好示范,讓學生在班主任言行的潛移默化影響下,逐步形成高尚的情操,主動地遵守班級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
比如,在開展班會活動前,班主任應當圍繞班會的主題進行認真?zhèn)湔n,體現(xiàn)自身對職業(yè)的尊重,使學生基于班主任的敬業(yè)態(tài)度,形成對學業(yè)的尊敬,更加專注地面對自己的學業(yè)。進入教室,班主任應對自己的著裝進行調整,體現(xiàn)對班級、對學生的尊重,使學生也不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著裝,以更加端正的態(tài)度參與班會。在學生發(fā)言時,班主任要耐心地傾聽,充分尊重學生,使學生在日常交流中也學會尊重他人。
可以看出,班主任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調整,能夠更好地發(fā)揮榜樣作用,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行為操守,使學生在調整自身一言一行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四、轉變育人觀念,注重多元發(fā)展
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的興趣和愛好。然而,在以往的班級管理活動中,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多數(shù)班主任將教育管理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考試成績上,很少關注學生的獨特興趣,以致學生的個性被掩蓋,無法實現(xiàn)多元化成長。所以,為了彰顯學生的個性,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班主任應主動地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為學生創(chuàng)建自主發(fā)展的平臺。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劃分多元化的興趣小組。比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班主任了解到有些學生對書法非常感興趣,有些學生對籃球運動非常感興趣,而有些學生對傳統(tǒng)樂器非常感興趣等。之后,班主任將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整合,并劃分“書法小組”“體育小組”“樂器小組”等興趣小組,使每位學生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小組,在小組中釋放自己的熱情。此外,班主任要認識到高中生仍處于發(fā)展階段,興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改變。當學生的興趣發(fā)生變化時,班主任要幫助學生選擇新的興趣小組,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展自身的個性。
班主任先詢問學生的興趣愛好,再為學生設計興趣小組,使學生自主選擇,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釋放,從而促進學生多元化發(fā)展。
五、彰顯學生價值,促進學習管理
對學生學習進行管理,是班級管理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然而由于學生人數(shù)眾多,班主任很難有精力針對每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每位學生擅長的科目也不同,所以班主任可以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劃分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幫助中彌補不足,把握學習技巧,從而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效果。
比如,班主任可以先與其他學科教師進行交流,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隨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擅長的科目進行判斷,為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做鋪墊。緊接著,班主任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使每個小組中的學生都有各自擅長的科目。分完組后,學生在小組內(nèi)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在互幫互助中不斷縮小差距,提高整個小組的學習能力。這樣,不僅每位學生都能提高學習能力,而且可以塑造整個班級的良好學風,督促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班主任根據(jù)學生情況,為學生設計合作學習的小組,能夠讓學生之間形成互助關系,使學生在幫助他人與接受幫助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在班級中塑造良好風尚。
六、完善班級制度,形成剛性約束
制度建設是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的重要保障,學生是班級制度的踐行者,因此,班級制度是否完善會直接影響班級管理效果。如果班級制度欠缺,那么學生的行為會更帶有主觀意識,更加散漫;當班級制度完善時,學生就會有意識地約束自身的行為,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所以,班主任應當帶領學生完善班級制度,使學生在自主制定制度中強化遵守制度的意識。
例如,對于班級環(huán)境衛(wèi)生來說,高中生行為守則中明確地指出要保護好班級衛(wèi)生的內(nèi)容,但是這一內(nèi)容不夠具體,不能讓學生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上。對此,班主任可以與學生一起完善。首先,班主任為學生展示一些圖片,使學生辨別出哪些行為會影響班級的衛(wèi)生。隨后,班主任提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在意班級的衛(wèi)生,不主動地打掃衛(wèi)生,那么我們的班級會怎樣呢?”的問題,使學生深入思考。當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班主任讓學生提出一些建議。學生紛紛提出:“在喝完飲料后,應當將飲料瓶直接扔到指定位置?!薄把菟慵垜斒占饋?,統(tǒng)一處理,而不是隨意扔在地上?!钡鹊?。之后,班主任將學生提出的建議進行整理,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使學生嚴格遵照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地保持班級衛(wèi)生。
雖然高中生的自律能力較強,但仍離不開剛性的制度約束。班主任組織學生一起完善班級制度,增強了學生遵守班級制度的主動性,使學生更加積極地約束自身的行為。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班主任要明確自身的管理思路,在新時期下結合新要求,調整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彰顯管理藝術,逐步提高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周雷,孫艷麗.淺談新形勢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藝術[J].華夏教師,2017(02):95.
梁君,汪雪.新時期,新主體,新的班主任管理藝術[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11):78-79.
張江兵.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02):121-122.
姜潤斌.探析以人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20(3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