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成果發(fā)布會提出: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它是學生學習意識形成、學習方式方法選擇以及學習進程評估調控等學會學習的綜合體現(xiàn)。轉變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綜合能力是當今時代的必然要求。本文通過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初中生的英語學習策略現(xiàn)狀,提出如何轉變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 繼而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學習策略;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余佳,福建省浦城縣山下中學
一、 研究背景和理論依據(jù)
1. 研究背景。(1)農村中學學生對英語學習策略認識缺失。農村中學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兒童。平日,家長對獨生孩子的家庭教育教學管理往往就是一味地對獨生子女成績提出考試分數(shù)與成績名次的雙重要求。而對如何正確掌握有效的在家學習輔導方法以及策略,提高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的認識了解幾乎基本為零,更根本談不上如何有效輔導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學生本身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學習中的佼佼者,但是對于英語學科,大部分學生自己的理解是:英語學習與背誦直接等同。背誦英語單詞或文章是非常煩躁、枯燥的事情,它帶給不了孩子們做理科題目時完成解題瞬間的豁然開朗。特別是英語的語音語調這塊,又加重了孩子們學習的壓力。這種疲勞感和疲倦感日積月累,孩子們開始放松,漸漸放棄了日常學習使用英語。所以說,不是因為學生真的不想繼續(xù)讀好一門外語,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提高英語學習成績的有效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缺乏自己對英語學習策略的正確認識。
(2)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較少。日常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壓力大,教學任務重。初中英語采用的是仁愛版教科書,每冊共4個單元,12個話題,每個話題有4個部分,教學內容多,教學時間緊。教師們在授課過程中,很少會特地放下時間來指導孩子們如何學習英語,更多的是傳授英語教學內容,忽視了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然而學生的學習成果,最直接的是以成績?yōu)樵u判標準,他們認為簡單的強化解題應試的能力是最快速和重要的事情。有的老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注重對孩子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漸漸地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等,但對于這樣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不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落實教學重點難點,還應該教會學生怎樣學習,這樣才能讓孩子得“漁”,也能使其學得輕松快樂。
2. 理論依據(jù)?!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學習策略是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以及指導這些行動和步驟的信念”。英語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學習策略是學生為了促進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而采取的各種行為和步驟”。學習策略的廣泛使用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在從事語言基礎學習和英語運用的實際活動中,受語言問題處理意識的影響驅動而采取的策略調控和幫助管理自己終生學習語言過程的一種學習策略行為。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常用的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等。通常這些策略可以組合運用以解決學習中較復雜的問題。目前學界普遍認同麥吉奇(Mckeachie) 的分類體系,其認為學習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三個部分。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調節(jié)策略;認知策略分為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資源管理策略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huán)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尋求支持策略等。
二、 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現(xiàn)狀
為更好了解初中生英語學習情況,我從四個維度開展問卷,發(fā)放問卷221份,回收問卷221份,2份問卷無效,有效問卷219份,以了解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為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轉變提供依據(jù)。在維度一:時間安排問題上,81.3%的孩子在學習前很少確定明確的目標。并且學習計劃的堅持時間上也較難持續(xù),87.7%的孩子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習慣。學習計劃只在開頭幾天有效,能落實到實際的學習生活。同時,77.2%的學生有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在學習的時長上較多。但從維度二,我們可知:學生雖然在時間上拉長戰(zhàn)線,但實際的學習效率卻較低。孩子們常常會被身邊的客觀因素影響,分散注意力。83.6%的孩子覺得自己的注意力只能保持10-15分鐘,不能長時間維持。還有邊和同學聊天邊學習的習慣。維度三,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較低,在之后的訪談中了解到,學生更喜歡“技能”類科目,比如說“體育課”“音樂課”等。孩子們反映在這樣的學科感覺收獲見效快,能在戶外學習,自我成就感強。而文字類科目,書本比較枯燥、單調和乏味。維度四學習方法上,83.6%的學生常常采用題海戰(zhàn)術練題、做題。書本知識則通常用機械記憶法硬啃。農村中學的孩子們,性格較內向,不善于表達,不懂得向外在力量尋求學習幫助。
問卷調查反映了以下幾點學習現(xiàn)狀:1.孩子們的時間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學習效率有待加強。孩子們懂得要學習,但走“長時間”的學習戰(zhàn)略不可取,過長的學習時間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疲勞感。2.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擾影響。中學階段,孩子們處于青春成長時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此階段的孩子好動,在日常的教學生活和校園生活,教師要多與孩子溝通,強化“學習意志”的培養(yǎng)。3.學生資源管理策略運用較少,不善于向外界尋求學習支持。
三、轉變英語學習策略,提高英語核心素養(yǎng)
1.轉變學習觀念,滲透英語學習策略。(1)普及英語學科有用論,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同感。 隨著網(wǎng)絡媒體的發(fā)展,世界就像個地球村。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之一,學好英語是為了自己能走向世界,開闊眼界和思維。同時,也讓世界更好地了解我們。在農村中學學生眼中,有著“我不出國,所以不用學習英語”的落伍想法。特別是英語作為外語,不是母語,缺乏學習環(huán)境,在中考的多學科壓力下,孩子們對待英語學科的態(tài)度是日漸平淡,沒有學習激情。老師可以在課堂多播放“Ted”英文勵志演講,讓孩子們多看看世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同感。
(2)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學習良好習慣,樹立增強自主性的學習英語意識。學生的良好讀書學習行為習慣主要來自平時的知識培養(yǎng)和實踐積累。如果我們英語教師在平時集中注意力地抓好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英語學習行為習慣,學生將來學習國際英語就一定會變得輕松、愉快。學生的基本合理學習行為習慣主要包括預習——認真上課——復習——完成作業(yè)等四個基本的的學習習慣環(huán)節(jié),這四個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每一環(huán)之間緊緊地扣著,缺一不可。
預習管理是這四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學習管理環(huán)節(jié)。教師每天都按需要精心布置學生預習前的作業(yè),預習前的作業(yè)內容包括:每天預習新課英語單詞,聽新課英語課文預習錄音,通過查閱預習工具書或預習輔導書可以找出學習新課的重要語言知識點、語法知識點和重要英語句型,甚至可以提出疑點和難點。在開始預習英語新課的這個時候,指導每位學生通過運用以前所學的國際音標英語知識練習識讀發(fā)音單詞,找出英語發(fā)音中的規(guī)律點并認記發(fā)音單詞,通過英語錄音練習糾正單詞發(fā)音。這個培訓環(huán)節(jié)特別重視中小學生“聽與讀”的綜合能力素質培養(yǎng)。
2.實施因材施教,指導訓練英語學習策略。我們在課堂現(xiàn)場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好課本上的資源,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新版的教材為我們教師提供了很好的語言教案教學資源,我們任課教師根據(jù)新教材所需要提供的教學話題,采用教學任務形式的語言學習教案教學模式,以一種循序漸進地更加生活化的語言學習活動程序,引導每個學生快速學會正確運用美式英語并能有意地去做事情,讓每個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從而大大提高每個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四項基本英語能力。
(1)巧用詞綴詞根記憶單詞。借助詞根(root),前綴(prefix)和后綴(suffix)。例如,學習單詞social時,我們通常可以同時多次學習socially(誰在社會上),socialist(中國社會主義者),socialize(如何使國家社會化);前綴動詞通常是最重要的一個英語詞素。前綴還有諸如e,dis-,en-,fore-,im-,mis-,re-,en-, fore-, im-, mis-, re-等。后綴一般主要有-or,-self(selves),-some,-teen,-th,-ty,-ward。而這些幾乎都不會同時出現(xiàn)在我們新的中學英語常用字的詞匯中,例:前綴一般有-dis-allow-disallow。所以中小學生們既要熟練掌握中學英語中的常用詞,又一定首先要熟練掌握常用的中學英語詞匯構詞法和拼寫使用方法,這樣,所能學習到的我們認識的中學英語詞匯的數(shù)量就一定有機會大大增加。
(2)學會編知識口訣,輔助英語學習。學生在學習一個簡單的生字詞語時,同時要掌握與這幾個意義相近的單詞。比如,在我們已經學過了基本的單詞good時,進一步地學習了well,ok,fine,nice,OK,fine,nice等。這些單詞的含義都是“好”的意思,繼而進一步的弄清它們相互之間程度,細微上的差別。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應該注意歸納分析,編記憶小口訣進行學習英語知識,比如講到系動詞see, sound, feel等詞時,孩子們常常會忘記。為了更好的區(qū)分,老師可以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比如眼看(see),耳聽(sound),鼻子聞(smell),嘴巴嘗(taste),讓學生跟著老師邊畫簡筆畫邊說,看圖理解記憶,同時發(fā)動肢體語言動起來,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3)強化英語語感,增強英語核心素養(yǎng)。1)大聲朗讀和背誦。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在生活中自然的表達是其交際功能的體現(xiàn)。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日常大量的朗讀和背誦是良好口語的基礎。在英語課堂,課文內容講授中,老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Retell訓練”,開展“英文背誦小比賽”,還可以創(chuàng)設“English Corner”,讓學生課余生活進行英語交流。
2)加強聽、說訓練。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國際英語學習語感,一方面學生必須要廣泛閱讀和背誦,另一方面要精聽。聽力訓練的途徑有:①課堂聽英語老師;②課后常聽英文廣播,比如喜馬拉雅APP里的學習英語素材;③看經典的英文電影和英文節(jié)目,如老友記和生活大爆炸;④刷英文blog........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聽英語素材,練習說英語。
3)多涉獵英語書蟲著作。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中國,我們的母語是普通話。從客觀條件,我們缺乏了口語練習的英語環(huán)境。我們要不斷地給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良好的英文學習環(huán)境,讓自己通過英文閱讀擴展知識面。首先,給自己設立英語閱讀小目標。其次,選擇自己喜歡的英文書目內容,開啟英語閱讀之旅。最后,勇于和同學們分享閱讀英語讀后感?!读_密歐與朱麗葉》《小婦人》《老人與?!范际墙浀涞挠⑽闹?,讓自己在持續(xù)英語閱讀中提高自己英文詞匯,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潛移默化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韓秋慧.初中生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D].延邊大學, 2019.
[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馬鄭豫,張家軍.中小學學生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 2015(6):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