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有著非常多的種類,每類舞蹈都具有獨特的靈魂與思想。對于學生而言,舞蹈編導是一項挑戰(zhàn),需要學生精準的掌握舞蹈技巧和結構,能夠鍛煉學生基礎知識以及行為素質,由此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專業(yè)水平以及綜合素養(yǎng)。實際教學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使其具備良好時代思想,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審美能力,為其成為優(yōu)秀舞者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舞蹈編導;形象思維;語言訓練
舞蹈編導中形象思維指的是表達舞蹈情感的過程,以具備具象特征為基礎的展現方式輸出抽象舞蹈內涵。在舞蹈編導教師進行教學時,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感知能力,提升其敏銳度,并深入挖掘生活中和舞蹈有關的要素,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受到熏陶和影響,形成良好感知能力?;诖耍帉Ы處熜韪鶕璧附虒W課程,對學生的思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聯想力進行培養(yǎng),保證其通過舞蹈動作來感知其中的情感,不管是培養(yǎng)學生感知能力還是聯想等能力,都需要其具備形象思維作為基礎,這就需要編導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舞蹈形象思維?;诖?,本文將對培養(yǎng)學生舞蹈形象思維的意義及策略進行分析。
一、培養(yǎng)學生舞蹈形象思維的意義
舞蹈屬于一種藝術形式,其中很多素材來源于現實生活,從而創(chuàng)作出舞蹈能夠高度概括日常生活,也能夠將生活形象思維體現出來。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時不能完全抽象化,應有機結合實際形象,將生活中的任務以及元素真實立體的展現出來。而舞蹈編導中需要許多感性素材,因此實際創(chuàng)作是需要掌握生活中精華部分,剝離流于表象、低級的物質。進行舞蹈編導時需要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維,在累積生活素材和經驗后,能夠呈現出具有明顯個性,并且豐富的形象即為形象思維[1]。將舞蹈編導中形成的感受作為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連接,以此來升華和表現現實生活元素,這對于舞蹈編導來說非常重要,從而在各種條件要求下,進行舞蹈編導時需要注重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在具備良好形象思維后,才可創(chuàng)作出更加形象生動具體的作品,并且是舞蹈更貼近生活,同時展現出較高的藝術情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舞蹈形象思維的途徑
(一)通過日常訓練培養(yǎng)形象思維
1、基礎訓練
開展舞蹈基礎訓練主要是鞏固學生基本功,使其舞蹈基礎更加牢固,為其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舞蹈基礎訓練的主要特征是日常性和基礎性,在舞蹈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及作用[2]。開展舞蹈基礎訓練時,需注重對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加強引導學生進行手位和站立等動作的訓練,使學生形成肌肉記憶,保證其各個動作的規(guī)范性。在訓練后學生參與舞蹈編導活動時,能夠發(fā)現舞蹈中存在的動作問題,并且可以及時糾正,使舞蹈編導內容更加完善。
2、語言訓練
語言訓練指的是運用語言文字來描述情景和場景,使學生可以對自己所表達的情感有更好的體會,以此激發(fā)其想象力,形成良好形象思維。此外,教師開展語言訓練,可提升學生舞蹈編導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抒發(fā)自身情感。教師可使用道具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情感,提升其創(chuàng)作能力,為其創(chuàng)作出良好作品打下基礎。
3、藝術鑒賞訓練
對學生加強藝術鑒賞訓練,可提升學生對藝術的鑒賞水平,并在這一過程中,積累舞蹈優(yōu)勢和經驗,由此培養(yǎng)自身形象思維。在這一方面,舞蹈和攝影較為相似,攝影可通過相機來展現事物最美的一面,舞蹈可通過表演相觀眾展示最美的動作。從而可引導學生觀看和鑒賞優(yōu)秀舞蹈,在其中積累優(yōu)秀舞蹈優(yōu)點,豐富自己的舞蹈經驗,也可有效應用在未來的舞蹈編排中,提升舞蹈的客觀性。舞蹈屬于直觀藝術,通過表演展現給觀眾,學生在鑒賞時需要和實際生活相聯系,發(fā)揮自己想象力,由此形成良好形象思維。
4、舞臺美術鑒賞
學生在鑒賞舞臺美術時可形成良好形象思維,提升自身舞蹈編導能力。學生進行舞臺美術鑒賞時可掌握舞蹈角色和舞臺間存在的藝術關系,利于學生掌握舞蹈編導精髓。學生鑒賞舞臺美術,可使其深入理解自身角色,理解舞臺場景布置以提升其形象思維和靈感[3]。
(二)通過舞蹈教學培養(yǎng)形象思維
1、抒情舞蹈教學
通常抒情類舞蹈中融合了比較溫和地區(qū)文化、風土人情以及對于這些內容的感悟,從而學生在學習和欣賞前,教師可向學生講解地區(qū)文化,使學生有初步了解,從而將其有效融入到舞蹈中,提升舞蹈可理解性,使舞蹈內容更加豐富。然而學生沒有積累足夠的人生閱歷,無法在舞蹈編導中帶入對于地區(qū)文化的情感,這時教師可開發(fā)學生想象力,使其將這一想象力融入到舞蹈中,并通過舞蹈動作展現出來。通過長時間積累想象力,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舞蹈編導能力,構建良好形象思維,使學生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舞蹈風格。
2、敘事舞蹈教學
敘事舞蹈是指演員通過肢體動作和情感帶入完整的通過舞蹈動作敘述編導故事。這一類型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和電影、話劇有著相似性,但也存在著較大的區(qū)別,這三種形式都是表達故事,而電影和話劇是通過語言來表達情感和推動故事發(fā)展,舞蹈是通過舞蹈動作來表達情感敘述故事,舞蹈敘事不能夠運用語言,從而具有一定難度。如果學生能夠準確詮釋和表達角色,即可提升其舞蹈掌握水平,還可促進其形象思維發(fā)展,學生在舞蹈表演中融入良好形象思維,有利于提升其舞蹈編導質量。在敘事舞蹈中學生可釋放天性,在其中加入自身對于事物的理解和明顯舞蹈特征,形成獨特的舞蹈風格。
結束語
形象思維指的是通過具象事物來表達抽象情感。而舞蹈編導與形象思維有著密切聯系,舞蹈形象思維有助于舞蹈編導順利構思。舞蹈創(chuàng)作是將抽象性轉變成具體性的過程,相較于其他組織生產存在較大差異,在了解感知具體事物后,能夠形成舞蹈編導形象思維,為了對舞蹈形象思維進行培養(yǎng)。舞蹈編導教師可通過日常訓練和舞蹈教學等方面對學生開展形象思維培養(yǎng),以此提升學生對于舞蹈編導的興趣。在舞蹈創(chuàng)作過程中滲透形象思維,提升學生舞蹈創(chuàng)作能力和水平,創(chuàng)作出更加高質量的作品,以此抒發(fā)其情感和傳達理念。
參考文獻
[1]李貝貝.舞蹈編導教學中舞蹈形象思維培養(yǎng)策略研討[J].參花(下),2020(10):114-115.
[2]苗小龍.舞蹈編導教學中舞蹈形象思維探析[J].大觀(論壇),2020(07):122-123.
[3]魏孫璐.高校舞蹈編導教學中舞蹈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探析[J].作家天地,2020(06):169+171.
作者簡介:穆怡瑋(2000–),女,山西運城人,本科,舞蹈編導專業(yè),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