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摘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了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輔導內容,但是因為不同地區(qū)、學校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初始年級可能不同,學生的具體學情也有差別,更因為學習輔導的各項內容不是一次輔導或一階段輔導就可作為終結的,所有輔導內容都需要循環(huán)重復不斷強化,所以每個階段的學習輔導內容可以相應調整,同時還要注意調整輔導內容的難度和深度,但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
中國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5624(2017)10-0033-01
前言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中學生跳樓的現(xiàn)象在各大學校普遍見得到,這不得引起我們深思,為什么當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因為考試、批評等各種壓力而選擇自殺?下面我主要從兩個方面詳談一下這種現(xiàn)象及應對策略。
一、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校或者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夠深刻,教學計劃不能很好落實,教學時間不能保證,課時安排不足,沒有完整、系統(tǒng)、實用的教材。另外,學校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沒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甚至將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混淆起來。這種情況所導致的結果是各校發(fā)展狀況極不平衡,大部分學校尤其是地處偏遠、信息閉塞的學校,很少開展相關活動。
(2)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時候,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習成績服務上面,主要集中在幫助學生解決考試焦慮,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等方面,缺乏對學生的人格、氣質、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品質等方面的探究。更重要的是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德育化和醫(yī)學化的傾向,存在著成人化、課程化、知識化的教育模式。這種做法不但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
(3)缺乏經費和硬件設施設備以及專業(yè)教師。目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出身科班的還很少,大部分都是由團隊干部、政治教師或班主任兼任,他們大都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因而在工作中不能自覺地運用心理科學知識幫助學生。經費和硬件設施設備的缺乏也是開展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阻力。
(4)孤軍作戰(zhàn)且浮于形式。在輔導上偏重于學校,忽視或者淡化了家庭、社會的支持與配合,普遍存在“關起門來搞”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學校還是僅僅局限于上幾節(jié)課,搞幾個所謂的心理健康活動,這些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式的操作不可能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
(5)缺乏硬性規(guī)章制度和監(jiān)督檢查機制的約束。大部分中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沒有制定嚴格的操作規(guī)范,沒有相應的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對心理咨詢室的建設也缺乏具體的規(guī)格和配置要求,對使用的教材和課程設置沒有明確規(guī)范,沒有建立定期檢查評價制度,這些都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以落到實處。
二、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1)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學生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在學以外的地方度過,很多的心理問題均來源于家庭和社會,因此單靠學校的力量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是很有限的。我們應該在以學校為主的情況下,對家庭教育進行引導,使家長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規(guī)范教子行為,在家庭生活中創(chuàng)建健康的家庭氛圍,使之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學校還要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學生在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種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定期檢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本著科學的態(tài)度,通過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選用信度和效度較高的心理測查量表,以普查為基礎定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習情況等進行檢測,把調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整理歸檔,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并做好后期的跟蹤服務工作。這可以有效地將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查找出來,然后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不同的教育,有效地減少學生心理障礙的發(fā)生率,也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中的影響。
(3)全員、全方位和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要建立和辦好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實踐證明,要切實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必須正式建立一個學生心理輔導室,配備一至兩名專職教師。
二是在學校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課堂教學向廣大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調節(jié)方法,幫助學生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在課堂上經過對某些問題的模擬演練,讓學生在體驗中得到心靈的啟發(fā),獲得一些相應的技能。
三是要有自己的宣傳陣地,學??梢酝ㄟ^開設心理熱線、心理信箱,讓學生能自由吐露內心的困惑和煩惱,宣泄掉心中的苦悶;通過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講座等方式,來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也可以開設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欄,定期出版有較強可讀性的小報或類似刊物,比較系統(tǒng)且生動地向廣大學生介紹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調適方法,讓學生通過閱讀書籍,開闊心理空間,主動調節(jié)自身問題。
4)加大培訓力度,定期開展各級各類心理健康教師培訓。一是面向廣大專兼職心理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培訓;二是開展國家心理咨詢師職業(yè)資格培訓,對取得心理咨詢師證書的教師給予獎勵;三是對心理骨干教師和已經獲得咨詢師證的教師,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操作實務的提高培訓和心理課教學操作培訓。培訓要注重實效性,堅持理論學習與案例研究、實踐結合;培訓形式可以是到培訓院校集中培訓,也可以組織名師送培到校,還可以是圍繞某些主題進行專題研討和交流。
5)成立專門組織與領導機構,包括成立專門的研究協(xié)會。成立專門機構有利于加強工作指導以及檢查督導,確保各項要求得到實施。同時,專門機構可以專心集中力量展研究工作,把成果進行資源共享,完善交流培訓,形成互聯(lián)網絡,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信息的動態(tài)檔案管理網絡與預警系統(tǒng)。
總之,一個心理不健康、心術不正的人能力越高,其破壞力也就越大,正是因為如此,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多的得到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應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持續(xù)、堅定地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校教育新的亮點,成為學校教書育人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袁阿潭, 徐波玲.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J].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