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唐《李綱墓志》考釋

        2021-07-09 09:37:42趙靜靜
        黑河學(xué)院學(xué)報 2021年6期
        關(guān)鍵詞:墓志

        趙靜靜

        (西華師范大學(xué) 體育學(xué)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一、李綱墓志全文

        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銘

        大唐故安康郡太守李府君墓志銘并序①出土?xí)r地不詳,據(jù)云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出自趙文成等編:秦晉豫新出墓志搜佚續(xù)編[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724。。

        太宗之愛季曰司徒霍王元軌,王之五子曰南陽郡公,諱綱,字友正。在童兒之歲,有成人之姿,太宗器焉,特拜贊善。奇表日角,慶流天池,稟東平之風(fēng),襲河間之訓(xùn)。太妃之薨,執(zhí)喪泣血,時議比于柴參。差其貴賤,魯愚之不及也。明矣服闕,以舊官兼金州別駕,無貴驕色,有清白名,轉(zhuǎn)襄、滑二州別駕。即彼三州,政其一貫。坐陳蕃之榻,佩王祥之刀,謀臧于身,行彰有后,厥德孔懋,惟善乃愆。戾發(fā)亢龍,舋萌砂鹿。高宗厭代,后氏弄權(quán)。竊大象以罔天,執(zhí)嚴(yán)刑以虐國,竟歸漢相,旋絕趙王。朝拜五侯,痛海內(nèi)之凌主;林凋一葉,知天下之皆秋。垂拱初,配流梧州。公竄南閩,王從西蜀,道路咸怨,士庶同嗟,炎州非養(yǎng)德之鄉(xiāng),瘴海是謫居之地。在奔波際,晤得喪門。所造必安,雖遠無慍,謙以自牧,本重衣冠,信以與人,何必蠻貊。聞新室鑄升,聽非劉而王,自料覆巢,豈全遺卵!乃信輕帆、乘偏舟,跣足投林,髡首入洞。均其嗜欲,必順于土風(fēng);揣其進退,無違于游處。是以宅藪者,分排楯以護之;居島者,積儲峙以安之。練氣以存真,保和以含道。思返魂于舊里,乃積骨于異鄉(xiāng),莫知其年,但紀(jì)其坎。洎國人誅呂,代邸興龍。日月重光,存正昭洗,贈金州刺史。嗣子志悌,茹荼疚心,銜痛瀝血,南馳萬里,傍訊數(shù)州,神謂其居,是諭其志,啟藤公之室,歸皇孫之靈,哀哉!以開元三載,自遠而界乎臨汝郡。宅兆未臧,權(quán)殯于彼。夫人巨鹿魏氏,故太師徵之孫,豫州刺史叔瑜之次女也。生此德門,嬪于貴邸,候雞鳴以盥嗽,肅奉天人;誦螽斯以謙和,克事君子,衣不曳地,飯才脫粟,娫姒允和,舅姑推美。王門仰其正,婦道由是聞。南陽竄流之時,夫人配入宮掖,勢應(yīng)永誤,方指及泉之期;釋不茍存,豈復(fù)下山之望!幼探釋教,精信無生,冀百燈以剜身,持一香以焚頂。儼示凝,寂怛化,葬宮人塋,莫知其所,哀哉!衛(wèi)巫莫測,越覡徒占。生也長辭,竟乖同穴之禮;死而有作,應(yīng)藏異室之冤。之魄何從,招魂自古。以天寶三載五月四日,遷厝于京兆少陵原之陽,招夫人以合祔,禮也。孝孫幼成等,考龜蓍,審阡陌,啟杜原之穴,窆皇孫之櫬。不有志也,曷以明孝孫之心乎;不抒父亡,曷以明亡父之德乎。式刊貞石,以表幽邃。銘曰:

        圣嗣三代兮化洽四方,宗社幾墜兮公亦亡父。南子北兮行路傷,幽囚亟放兮罹百殃。殄莽屠祿兮歸我唐,冤魂旅櫬還舊鄉(xiāng)。列植松槚兮蒼蒼,信既遠兮言亦章。嘉聲不隕兮德實良,厥有后兮猶子臧。龍劍分兮何時同,馬鬣開兮庶事無。生人之恨斯為豐,已焉已焉,徒趍公子之下風(fēng)。

        正議大夫行中書舍人侍皇太子及諸王文章集賢院學(xué)士呂向撰

        二、唐宗室霍王房世系及其相關(guān)問題

        霍王李元軌在《舊唐書》《新唐書》均有傳記,乃高祖李淵和張美人所生。兩《唐書》均載,“霍王元軌,②《新唐書》載“高宗厭代,后氏弄權(quán)?!敝T王有匡復(fù)之志,起兵征討,霍王李元軌及其長子李緒也參與其中。兵敗后,“殺霍王元軌、江都郡王緒及殿中監(jiān)裴承光。”據(jù)《新唐書》的說法,兵敗后李元軌和李緒直接被殺害。但《舊唐書》卻有不同的記載“(垂拱)四年,(霍王李元軌)坐與越王貞連謀起兵,事覺,徙居黔州,仍令載以檻車,行至陳倉而死。”因此,兵敗后李緒被殺,而李元軌被流放黔州,流放途中而死。志文載“公竄南閩,王從西蜀,道路咸怨,士庶同嗟,炎州非養(yǎng)德之鄉(xiāng),瘴海是謫居之地。在奔波際,晤得喪門”公指南陽郡公李綱,王指霍王李元軌,可知二人被流放至不同地方,李元軌被流放至西蜀,西蜀即黔州之地。此事記載與《舊唐書》相吻合,可知李元軌兵敗后未被殺害,而是被流放,途經(jīng)陳倉而死,可證《舊唐書》記載不誤。高祖第十四子也。少多才藝,高祖甚奇之”[1]2429?!?貞觀)十年,改封霍王”[1]2430。李綱即為霍王之子,唐高祖李淵之孫,可謂出身顯赫。

        1.唐宗室霍王房世系

        李綱是唐代皇室成員之一,《舊唐書》《新唐書》甚少有相關(guān)之記載,①《舊唐書》《新唐書》均有《李綱傳》,所記李綱字文紀(jì),觀州蓚?cè)艘?,乃隋及唐初人,非本篇墓志所載之李綱。通過兩《唐書》對霍王李元軌的記載,可從中窺略其子李綱的行跡。《舊唐書》簡略記載了霍王“有子七人。長子緒,最有才藝。”[1]2431除了霍王長子李緒,并未提及其他子嗣,因而無法了解李綱的相關(guān)信息。而通過《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可知霍王李元軌有“六子”,這六子分別為:江都郡王李緒、安定郡王李純、胙國公李綽、南陽公李綱、南昌郡公李絢、山陽郡公李繹。而從《新唐書》宗室世系表的排列順序來看,李綱為第四子,第五子為李絢,而且《新唐書·宗室世系表》載“絢,以霍王元軌第五子繼”[2]2059,第五子李絢過繼給了彭王李元則。根據(jù)墓志所述:“王之五子曰南陽郡公,諱綱字友正”,霍王的第五子乃李綱是也。該墓志為玄宗時呂向所撰,距離李綱所處時代不遠,且李綱為宗室之子,關(guān)于其家室的記載必詳盡準(zhǔn)確,由此可證《新唐書》霍王房世系記載有誤,李絢非霍王第五子,李綱乃霍王第五子。而兩《唐書》中關(guān)于霍王子嗣為六子或七子的記載,經(jīng)查其他史料,并未發(fā)現(xiàn)其他史料佐證,暫且存疑,故通過此方墓志足可校補《新唐書》宗室世系表的缺誤。

        2.嗣霍王的身份

        李緒作為霍王李元軌的嫡子,本應(yīng)承襲嗣霍王,但因“重拱中,坐與裴承光交通被殺?!盵1]2431直到神龍初才與其父李元軌同時追復(fù)爵位,李暉作為李緒的后人被封嗣霍王。據(jù)《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李暉為李志順之孫,李緒的曾孫。然史料對嗣霍王李暉的記載較為混亂,主要集中在嗣霍王李暉是李緒子或?qū)O的問題上?!缎绿茣份d“神龍初,并復(fù)官爵,以緒孫暉嗣王”[2]3554,《舊唐書》載“神龍初,與元軌并追復(fù)爵位,仍封緒孫暉為嗣霍王”[2]2431,《冊府元龜·復(fù)爵》記“封緒孫暉為霍王嗣”[3]3331。兩《唐書》《冊府元龜·復(fù)爵》均以李暉作為李緒之孫載入史冊。而以同書《冊府元龜·承襲》卻載“封緒男暉為嗣霍王”[3]3209,同時《唐會要》中“(封)故霍王元軌長子江都王緒男暉為嗣霍王”[4],以李暉為李緒的之子。

        由上述史料可知《冊府元龜·復(fù)爵》和《冊府元龜·承襲》前后記載互異,李暉在史料記載中有兩種不同的身份:一是兩《唐書》和《冊府元龜·復(fù)爵》均記載嗣霍王李暉為李緒的孫子。二是《唐會要》《冊府元龜·承襲》記載李暉為李緒的兒子。查《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可知,安定郡王李純的繼子李志直、胙國公李綽的繼子李志廉、南陽郡公李綱之子李志悌、南昌郡公李絢之子李志謙、李志暕,李緒的子侄都為“志”字輩,《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李緒下的嗣王李志順也是“志”字輩,嗣王李志順概為李緒之子,李暉在輩分上非“志”字輩,作為嗣霍王的李暉只能為李緒之孫。而《新唐書·宗室世系表》顯示李暉為江都王李緒的曾孫,此處概為排序之誤,應(yīng)上移一欄,見表1。

        表1 校補后之霍王房世系

        表1(續(xù))

        3.李元軌、李綱父子的婚姻

        “李唐皇室望出隴西,其不僅門第清貴,亦權(quán)位無雙,故為諸多士族之理想婚姻對象。對皇室而言,聯(lián)姻士族不僅可獲社會勢力對政權(quán)的大力支持,也可消解潛在的政治威脅和敵對情緒?!盵5]皇帝經(jīng)常通過賜婚皇室成員、下嫁公主等政治行為與臣子進行連姻。李元軌作為皇室成員之一,與大臣魏徵之女的婚姻亦不排除是出于政治考慮而聯(lián)結(jié)的姻親。

        “太宗嘗問群臣曰:“朕子弟孰賢?”魏征曰:“臣愚不盡知其能,唯吳王數(shù)與臣言,未嘗不自失?!钡墼唬骸半抟嗥髦?,然卿以為前代孰比?”對曰:“經(jīng)學(xué)文雅,漢河間、東平也。至孝行,曾、閔不能過?!蔽横纭坝薪?jīng)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1]2547,魏徵稱李元軌為吳王,李元軌在(武德)八年(625),徙封吳王?!薄?貞觀)十年(636),改封霍王”[1]2429。可知李元軌被封吳王的時間是武德八年(625)至貞觀十年(636)間。他稱贊李元軌有漢代皇室河間、東平二王之遺風(fēng)。根據(jù)墓志記載李綱“稟東平之風(fēng),襲河間之訓(xùn)。太妃之薨,執(zhí)喪泣血,時議比于柴參”。李綱以孝事母,且深襲其父間、平之風(fēng)。根據(jù)史書和墓志對李元軌父子的書寫,彰顯了李氏良好的家風(fēng)門風(fēng)。正因李元軌與魏徵常有交往,了解李元軌堪為所托。在李元軌為吳王時得到太宗親自賜婚,“詔納征女為妃。”[2]3553太宗和魏徵作為雙方的尊長,擁有著決定婚姻關(guān)系的權(quán)力,主導(dǎo)著這場婚姻,亦是為了籠絡(luò)臣下,平衡政治的一種手段。

        南陽郡公李綱“夫人巨鹿魏氏,故太師徵之孫,豫州刺史叔瑜之次女也。”魏徵之子有四:即魏叔玉、魏叔琬、魏叔璘、魏叔瑜。魏叔瑜即魏徵第四子也。而霍王元軌的夫人是魏徵之女,即魏叔瑜的姐姐或妹妹。根據(jù)此篇墓志,李綱所娶的是叔瑜的次女,魏徵的孫女。那么,李綱和夫人魏氏為同一輩分的表兄妹或表姐弟,可能是奉雙方家長之命而成婚的。李氏和魏氏兩代聯(lián)姻并非出于偶然。正如《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所說,“結(jié)婚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lián)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決不是個人的意愿?!盵6]李元軌和夫人魏氏、李綱和夫人魏氏的婚姻概為政治、家世平衡后的產(chǎn)物。

        三、李綱的仕宦問題

        志文記載李綱“在童兒之歲有成人之姿,太宗器焉,特拜贊善。”李綱在幼年時深得唐太宗的喜愛,被授予贊善一官?!短屏洹份d“皇朝貞觀初,改太子中舍人為中允,位右庶子下,而中舍人復(fù)置。龍朔二年(662)改曰太子左贊善大夫,咸亨元年(670)復(fù)為太子中允,而左贊善大夫仍置?!盵7]664唐太宗時將太子中舍人改為中允,在高宗龍朔二年(662)太子中允改為太子左贊善大夫,可知贊善大夫一職為唐高宗時所設(shè),而墓志記載唐太宗時就授予李綱贊善一官,令人不解。筆者認為,唐太宗授予李綱的應(yīng)為太子中允一職。其根據(jù)如下,太子中允和左右贊善大夫都為太子府屬官,皆為五品官。太子中允設(shè)于大唐貞觀初,“改太子中舍人為中允,置二員。……中允掌侍從禮儀,駁正啟奏,并監(jiān)藥及通判坊局事”[8]826。左右贊善大夫設(shè)于龍朔二年(662),“置左贊善大夫,替中允;置右贊善大夫,替中舍人。咸亨元年(670),中允、舍人復(fù)舊,而贊善大夫別自為官,左右各五人,皆掌侍從翊贊,比諫議大夫?!盵8]826中允掌“侍從禮儀,駁正啟奏”,與贊善大夫“侍從翊贊,比諫議大夫”的職司相比,二者職責(zé)大都相同。導(dǎo)從和駁正之責(zé)主要由左庶子執(zhí)掌,“中允為之貳”[1]1909,作為副長官的中允,只有協(xié)從之任。因此,在玄宗時期,中允或已成為一個閑置的空職,并無實際作用。太子中允和贊善的執(zhí)掌、官品無太大差別,對處于玄宗時期的呂向來說,太宗時太子中允一官的侍從和駁正勸諫之責(zé)已為贊善所替代,因此,撰者呂向就將太宗時中允寫作贊善。但李綱在童兒時就被太宗賜予中允一官,但考慮到李綱的年齡,孩童之年是無法擔(dān)任此官職的,因此,太宗恩賜給李綱的太子中允一官只是個虛銜,“用來寄俸祿(類似宋代的寄祿官)、序品階、定大朝會的班秩等等”[9],太子中允用來給幼童時的李綱分發(fā)俸祿,而且“唐人做官必須有官資”[9],太宗授予李綱官職,不僅為其創(chuàng)造優(yōu)渥的物質(zhì)條件,還為李綱進入仕途鋪平了道路,顯示了太宗對皇室成員的恩典和優(yōu)待。

        李綱的仕宦經(jīng)歷相對較為簡單,“以舊官兼金州別駕,無貴驕色,有清白名,轉(zhuǎn)襄、滑二州別駕,即彼三州政其一貫。”李綱的舊官除了贊善外,未提及其他的任官經(jīng)歷,舊官或指太宗朝曾任的太子中允一官。以舊官去出任金州別駕,可知李綱未執(zhí)行太子中允的職責(zé),實際職務(wù)是在金州擔(dān)任別駕,更證舊官為虛銜。李綱以舊官兼金州別駕,因吏治清白,后轉(zhuǎn)襄州、滑州別駕,可知李綱的仕宦生涯主要是三任別駕。唐代對別駕時有廢置,李綱生活的時代是在太宗至武后垂拱時期,現(xiàn)將這一時期有關(guān)別駕廢置的史料排列如下:“《武德令》,上州別駕正五品上。二十三年為長史,前上元年,復(fù)置別駕,定入從四品也?!盵1]1794“上元二年(675),諸州復(fù)置別駕,以諸王子為之。永隆元年省,永淳元年復(fù)置。”[2]1317“垂拱初,又置別駕員”[7]743。

        由上可知別駕的設(shè)置時間主要是武德元年(618)至貞觀二十三年(649),上元二年(675)至永隆元年(680),永淳元年(682)至垂拱初(685)三個時期。志文未提及李綱任別駕的時間和年齡,若李綱任金州別駕在武德元年(618)至貞觀二十三年(649)這一時期內(nèi),此后轉(zhuǎn)任襄、滑二州別駕,考慮到李綱的年齡,在太宗時就轉(zhuǎn)任三州別駕不太可能實現(xiàn)。且貞觀二十三年(649)六月“高宗即位,改別駕皆為長史”[2]1317,貞觀二十三年(649)至上元元年(674)已經(jīng)廢除別駕,若李綱已在太宗朝轉(zhuǎn)任三州別駕,其后定會遷轉(zhuǎn)其他官職。但墓志中并未提及李綱的其他官職,可見,李綱并未在武德元年(618)至貞觀二十三年(649)間擔(dān)任金州別駕。

        金州是唐代的上州,《新唐書》載“金州漢陰郡,上。本西城郡,天寶元年(742)曰安康郡,至德二載更名?!盵2]1033襄、滑二州在唐代是望州。因李綱“有清白名”,從上州到望州任別駕,官職實際上是升遷了?!杜f唐書》載:“內(nèi)外官從見任改為別官者,其年考從日申校,百司量其閑劇,諸州據(jù)其上下。進考之人,皆有定限,茍無其功,不要充數(shù)。功過于限,亦聽量進”[1]1824。唐代“凡居官必四考”[2]1173,官吏凡四年一考,官吏的升遷也有一定的年限。李綱中清白科后,先后遷轉(zhuǎn)襄州、滑州別駕。遷升需要年限,永淳元年(682)已處于高宗統(tǒng)治末年,而武后垂拱初李綱就被流放。在永淳元年(682)至垂拱初這三年時間內(nèi)無法實現(xiàn)三州之間的遷轉(zhuǎn)。

        別駕自廢除后,高宗在位期間一直未予恢復(fù),但上元二年(675)復(fù)置別駕,與當(dāng)時 的權(quán)力斗爭有關(guān)?!吧显?,高宗號天皇,皇后亦號天后,天下之人謂之‘二圣’”[2]81,高宗和武后共同攝政,武則天的“天后”稱號是進一步爭奪權(quán)力的敲門磚。此后發(fā)生了“上元年間向高宗逼宮的事件,導(dǎo)致太子李弘之死。這是自麟德元年(664)上官儀事件以來,在改變政權(quán)現(xiàn)狀上又一次嚴(yán)重的政治斗爭,其結(jié)果是高宗進一步被架空,忠于李唐體制的勢力受挫?!盵10]在激烈的權(quán)力斗爭中,武后的勢力越發(fā)強大。以皇族任別駕很可能是武后的授意,“前上元年,①唐代有兩個上元年號,一為高宗,一為肅宗?!缎绿茣酚小吧显?,諸州復(fù)置別駕”的記載,因此,前上元指高宗上元年間。復(fù)置別駕,多以皇族為之。”[8]911別駕職責(zé)“以貳牧之事”[8]911,協(xié)助州的長官州牧處理州內(nèi)事務(wù)?!按蟮稚献羝肺活H崇,雖有‘通判列曹’‘綱紀(jì)眾務(wù)’之名,但無具體職務(wù)。”[11]武則天為大肆攬權(quán)采取了“虛尊其位”的手段。將別駕由原來的正五品上,升為從四品。提高別駕的官品,任用李綱這樣的皇族子弟擔(dān)任別駕,表面上彰顯皇室身份及對皇室成員的優(yōu)待,實際上是為了擴張權(quán)力而將皇室成員調(diào)離政治中心。因此,李綱任別駕的時間應(yīng)在上元二年(675)至永隆元年(680)這一時期。

        李綱死后贈金州刺史,而志文卻稱李綱為“大唐故安康郡太守李府君”。唐于“武德元年,罷郡置州,改太守為刺史”[8]888,可知志文中的太守即刺史。唐代安康郡本為西城郡,由玄宗天寶元年改名而來,均屬金州,二者異名同地。李綱夫婦于天寶三年(744)進行合葬,呂向撰寫志文應(yīng)在此時,天寶元年(742)金州治所已改為安康郡,故稱李綱為安康郡太守。

        四、李綱夫婦的安葬事宜

        垂拱年間,武則天得政,將王室宗臣“外示尊寵,而內(nèi)實圖之?!盵2]3551霍王李元軌被尊為司徒,毫無實權(quán),逐漸被調(diào)離政權(quán)之外。后越王李元嘉以“太后必盡誅諸王”而起事,兵敗自殺?;敉踝鴩L與越王通謀,舉家流徙,李元軌、第五子李綱及夫人魏氏均因此事變而喪命。直到神龍革命后,霍王一房冤雪得昭,詔“韓王元嘉、霍王元軌等自垂拱以來皆遭非命,是日追復(fù)官爵,令備禮改葬,有胤嗣者即令承襲,無胤嗣者聽取親為后。”[1]137這才對離亂中死去的宗室霍王一房備禮改葬。魏氏作為李綱的夫人,霍王李元軌的兒媳,也得以備禮改葬。志文記敘“竄流之時,夫人配入宮掖,……怛化葬宮人,塋莫知其所”。李綱竄流南閩時,夫人魏氏沒入宮掖,塋不知其所?!杜f唐書》載:“凡宮人有疾病,則供其醫(yī)藥,死亡則供其衣服,各視其品命。仍于隨近寺觀,為之修福”[1]1871。近年出土的大量唐代宮人墓志,①唐代宮人墓志約151方,見陳麗萍.《亡宮八品柳志銘并序》發(fā)微[J].北大史學(xué),2014。這些宮人或有官品、或陪葬陵寢,均有品秩。李綱夫人魏氏表明既為宮人,但死后不知塋之所在,可知魏氏自沒入宮掖直至死亡,始終是一個沒有品秩的宮人,因此,死后不知塋之所在。

        作為死生之大事的喪禮體現(xiàn)著傳承孝道、團結(jié)內(nèi)部宗族的重要理念,“氣感而應(yīng),鬼福禍人。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yīng)”[12],古人認為父母子孫同心共氣,以“孝”相連,子孫通過“考龜蓍,審阡陌”的方式擇墓選地,表現(xiàn)出對喪葬事宜的極大敬重。唐代頗為盛行招魂作為中國喪禮中的一種特殊喪葬儀式,在《大唐開元禮》載有招魂的具體做法,“復(fù)于正寢。復(fù)者三人,皆常服。以死者之上服左荷之,升自前東,當(dāng)屋履危,北面西上,左執(zhí)領(lǐng),右執(zhí)腰,招以左,每招長聲呼某復(fù)’,三呼而止,以衣投于前,承之以篋,升自阼階,入以覆尸?!盵13]此外,招魂葬的方式在民間頗為常見,在張籍的詩亦有所表現(xiàn),“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14]。對于戰(zhàn)死他鄉(xiāng)的普通兵士,或囿于財力,或失其葬所,故親人只能通過招魂葬來使死者有歸。這樣的情況常見于唐代墓志中,在《大唐故銀青光祿大夫蜀王府長史索府君墓志銘并序》中,妻子王氏早先亡故,權(quán)厝于饒州,因“歲月淹久,尋覓不得”[15],故采取招魂來合葬。鑒于李綱在流放途中死去,夫人魏氏失塋地所在,故“以天寶三載五月四日,遷厝于京兆少陵原之陽。招夫人以合祔,禮也?!崩钍献訉O由于不知塋之所在,為追求同穴之義,使魂有所安,故對李綱夫婦進行招魂合葬,符合儒家“死則同穴”的教義。

        《大唐故安康郡太守李府君墓志銘并序》這篇墓志為了解志主皇族成員李綱的生平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此篇墓志對唐宗室霍王房的世系作校補,墓志所記李綱為霍王李元軌五子曰南陽郡公,李綱之子李志悌、孫李幼成,可補?!缎绿茣ぷ谑沂老当怼分I誤。另外,高宗上元年間將別駕正五品上升為從四品,并任用李綱這樣的皇族子弟擔(dān)任別駕,表面上彰顯皇室身份及優(yōu)待皇室成員,實際上是武后為擴張權(quán)力而將皇室成員調(diào)離政治中心的謀略。從李綱的三任別駕的仕宦經(jīng)歷可窺略武后政治手腕的高明,并了解高宗武后時期皇室成員的情況。此外,李綱和夫人魏氏的表親婚和招魂合葬等,有助于了解唐人婚姻和喪葬習(xí)俗。因而對《李綱墓志》的考釋,為研究唐代的婚姻、仕宦、喪葬習(xí)俗等問題提供重要參考。

        猜你喜歡
        墓志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遼代《韓德讓墓志》疏解
        南陽出土兩方唐代墓志
        遼《楊從顯墓志》補考
        遼代《耶律弘禮墓志》考釋
        從《賈養(yǎng)材墓志》觀明末之二三事
        金《張岐墓志》考釋
        遼《馮從順墓志》考釋
        遼代《馬審章墓志》考釋
        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二区| 亚洲综合色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院电影| 乱伦一区二| 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熟女自拍视频网站| 免费在线国产不卡视频|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男人深夜影院无码观看|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视频高清 | 国产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中国丰满熟妇av|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p|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我| 大白屁股流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av麻豆网站| 真实人与人性恔配视频| AV有码在线免费看| 黄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精品久久宅男的天堂| 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西西人体大胆视频无码| 少妇又紧又爽丰满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777777|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中文字幕有码高清| av黄页网国产精品大全| 50岁熟妇大白屁股真爽| 在线看片国产免费不卡| 国产熟女白浆精品视频二|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国产精品午夜高潮呻吟久久av|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