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亞芳 孫治
[摘 要] 通過引入潛在沖突指數(PCI),從教師和學生的雙重視角,對浙江農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yè)“新生研討課”的現狀進行了評價,深入分析了師生對“新生研討課”“金課”建設標準的認知,指出師生對“新生研討課”的評價存在一定差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浙江農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yè)“新生研討課”“金課”建設的“六性一度”標準,并探討了旅游管理專業(yè)“新生研討課”“金課”的具體建設路徑,即優(yōu)化課程內容,提升挑戰(zhàn)度;推動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提升教師能力,構建教學團隊。
[關鍵詞] 新生研討課;“金課”;旅游管理;建設標準與路徑
[課題項目] 2019年度浙江農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新文科背景下浙江農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研究”(ZDJG19003)
[作者簡介] 包亞芳(1979—),女,浙江平湖人,碩士,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旅游教育研究;孫 治(1978—),男,浙江紹興人,學士,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講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鄉(xiāng)村旅游規(guī)劃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19-0145-04? ? [收稿日期] 2020-12-09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指出,回歸教學,打造“金課”消滅“水課”,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指出,“金課”是指具有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和挑戰(zhàn)度(“兩性一度”)的一流課程[1]。黃震方等(2020)根據吳巖司長的觀點和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將旅游管理類專業(yè)的“金課”建設標準與要求拓展為“六性一度”,包括人才培養(yǎng)與課程目標具有高階性、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具有創(chuàng)新性、課程設計與考核評價具有挑戰(zhàn)度、教學過程與課程學習具有互動性、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具有優(yōu)良性、教學制度與教學模式具有先進性、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具有豐富性[2]。侯長林(2019)提出應用型高?!敖鹫n”建設要體現“七性”,即教育性、實用性、豐富性、前沿性、思辨性、研究性和藝術性[3]。上述研究成果對于剛剛拉開序幕的旅游管理專業(yè)“金課”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新生研討課”(Freshman Seminar)作為大學一年級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始于20世紀中期的美國高校,旨在建立基于研究的學習模式,構建探究式的一年級教學,實現從應試的、被動的“教”向主動的、探究式的“學”的轉換。研究顯示,“新生研討課”在提高學生保留率、培養(yǎng)學生學術能力、交流能力及促進新生適應性轉變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美國高校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的有效舉措[4]。在我國,2003年清華大學在吸收借鑒美國“新生研討課”的基礎上,結合國情校情率先引入該課程,成為構建研究型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5]。隨后,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第一批研究型高校也跟進開設了“新生研討課”。但是,目前“新生研討課”在我國的開展仍處于探索階段,不僅缺乏相關實施條件和保障措施,而且由于實踐經驗欠缺及普及范圍較小,使得部分高校還未認識到“新生研討課”對本科教育的重要意義和作用[6],對于“新生研討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認識不足,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凇靶律杏懻n”特有的教育價值,其“金課”構建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凇敖鹫n”建設的“兩性一度”標準,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從教師和學生的雙重視角分析其對浙江農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yè)“新生研討課”現狀的評價及對“金課”建設標準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提出“金課”建設的標準和主要路徑,以期為構建“新生研討課”“金課”、提升課程質量提供依據。
二、旅游管理專業(yè)“新生研討課”評價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數據來源。依據教育部相關文件及已有研究成果,圍繞“新生研討課”“金課”建設主題設計調查問卷,并于2020年10月選取浙江農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yè)師生進行預調研和深度訪談,進而根據調研結果對問卷進行優(yōu)化,形成正式問卷。問卷主要涵蓋師生對旅游管理專業(yè)“新生研討課”的評價及對“金課”建設標準的認知,共16個題項。在形式上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法,即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5分代表完全同意。由于浙江農林大學于2019年面向全校所有專業(yè)推出“新生研討課”,因此,本文選取該校旅游管理2019級和2020級全體同學及專任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20年11月,調查方法主要采用“問卷星”進行線上數據收集,共回收有效問卷111份,其中教師問卷15份,學生問卷96份。
2.研究方法。本文運用潛在沖突指數(Potential Conflict Index,PCI)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視角對“新生研討課”進行評價。PCI通常用于研究特定群體對某一事物的看法,其值一般介于0—1之間。本文采用黃震方等(2020)[2]的做法,在PCI的計算過程中,將問卷中各題項的分值減去3,即-2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完全同意。PCI值越小,說明受訪者對該題項評價的內部差異越小,評價越趨于一致,反之則表示分歧越大。當PCI=0時,表明樣本內部沒有差異;當PCI=1時,表示樣本內部差異最大。隨后,根據計算結果繪制氣泡圖(圖1)反映變量的PCI值及其相應的分布狀況。氣泡圖的橫軸代表變量,縱軸代表樣本評價的平均值。氣泡大小表示PCI值,氣泡中心所在位置代表受訪者對該題項評價的差異情況,中心位置越低表示受訪者對該題項的評價越趨于不認同,反之則越趨于認同。氣泡中心位置在橫軸上則表示受訪者對該題項的評價為中立。
(二)旅游管理專業(yè)“新生研討課”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