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利
高中階段,語文課程內容更加深奧,作文對學生的寫作技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寫作能力。同時新課改革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促使學生發(fā)掘自身寫作潛力。本文主要探究新課標準下高中作文個性化指導策略。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寫作教學更應該注重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學生才能不斷積累作文素材,提升自身的寫作素養(yǎng)。而在高中寫作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勇于創(chuàng)新,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思維。
一、 高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xiàn)在,高中寫作教學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教師的教學理念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理念還比較陳舊,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的個性化引導和個性化指導較少,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寫作技巧,但是的由于受思維限制,寫出的作文缺少新意,所以學生的寫作能力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較大的提升。很多學生的寫作興趣缺失,對寫作完全提不起興趣,很多時候總是草草了事,根本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科學布局,且一些學生寫作時在沒有捋順思路的情況下就著手寫作,導致寫作內容空洞。更有甚者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提起筆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最終也就慢慢失去了寫作興趣。高中階段,學生的寫作訓練比較成熟,但是一些學生缺乏素材積累,且對素材沒有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影響了實踐操作的水平,導致對素材的應用不夠靈活。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教師沒有進行全程指導,任由學生自由寫作,雖然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寫作能力,但是學生難以挖掘出題目背后的內涵,所以影響了寫作質量,阻礙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 高中作文教學個性化指導策略
1. 重視語言和思維訓練
高中階段,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就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訓練。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對學生語言和思維進行系統(tǒng)性訓練,可以促進學生進行個性化寫作,自主應用所學知識,從個性化的角度入手,創(chuàng)作出有新意的作品。對學生語言和思維進行培養(yǎng),就是從詞語、修辭、結構安排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訓,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訓練,啟發(fā)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素材。例如,在學習《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時,教可以指導學生仿照文本內容仿寫,以文本內容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造性訓練,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本文以華麗、鏗鏘有力的語句為最大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本文的寫作手法、表達手法,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逐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2.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寫作情景
寫作是需要靈感的,而靈感的來源是萬物萬事的刺激,教師可以運用與寫作題目相關的事物刺激學生的寫作思維,促使學生產生寫作靈感,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多媒體中有多種多樣的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情境展開聯(lián)想,進行個性化的寫作活動,進而提升寫作教學的針對性。例如,在學習《中國建筑的特征》一課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寫一篇關于“中國建筑的特征”的作文。由于中國建筑類型多樣,學生常見的又是現(xiàn)代化建筑,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組中國建筑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并在觀察過程中逐一記錄中國建筑的特點,這樣學生就會對建筑物有更加直觀、清晰的了解。通過細致的觀察可以刺激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寫作時就有更多的素材可寫,且每個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和認知是有差異的,寫出的作品也是不同的。學生觀看完建筑物圖片后,引導學生寫作,根據(jù)所看的視頻素材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3. 對學生進行差異化訓練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有著獨特的思想和思維,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入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寫作訓練,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寫作能力展開差異性寫作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作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而應該是百花齊放的,只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心聲,才能制定差異性的寫作教學策略,從而在寫作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宇宙的未來》一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文章進行續(xù)寫,不限主題,不限寫作方向,鼓勵學生另辟蹊徑寫作,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對未來的宇宙進行描寫。每個學生腦海中的未來宇宙都是不同的,學生在完成寫作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演講,展示自己的作品。要鼓勵學生并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意,在幾輪演講結束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與同學交流,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個性化表達,激活學生的思維。
4. 進行多元化寫作評價
對作文進行評價是指導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作品,深挖作品內涵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思想進行深入剖析,客觀評價學生作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主體主要是教師,評價形式也以分數(shù)和簡單的作文評語為主,不夠客觀,也不夠深入,不能給學生以有價值的參考建議。為了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教師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在評價形式上可以是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在評價內容上可以設置多個維度,如作文布局、遣詞造句、表現(xiàn)形式等。
綜上所述,在高中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進行差異性、個性化寫作教學,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側重學生寫作思維的陪養(yǎng),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