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娟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及難點,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細節(jié)描寫的能力以及觀察和體驗生活的能力不強,所以,寫出的文章較為空洞、乏味。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或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細節(jié)描寫能力等,努力提升寫作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那么教師應該怎樣提高寫作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呢?本文從把握細節(jié)、培養(yǎng)觀察能力、培養(yǎng)良好習慣三個方面入手,闡述突破高中作文教學重難點的方法。
一、把握細節(jié),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由于大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過于寬泛,并且只是讓學生對其中包含的問題進行簡單的了解,不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和點撥,所以,學生不能獲得豐富的寫作技巧和經驗。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首先要對細節(jié)進行把握,并且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關于細節(jié)描寫的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細節(jié)描寫能力。當然,在命題時應該關注學生生活實際,最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并且能夠產生共鳴的題目,這樣才能將細節(jié)體現(xiàn)出來。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寫父親最打動自己的細節(jié)。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當夜幕降臨時,我打了一個哈欠,并且慢慢地伸了伸懶腰,就在這時突然瞥見靠在門框邊思考的父親。父親察覺到我看見他時,便著急地解釋說自己剛沖了一杯牛奶,拿過來讓我趁熱喝。但是牛奶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溫度,原來是因為父親怕打擾我的學習,一直在門外等候!”這位學生描寫的這段文字非常精彩,對故事的細節(jié)描寫細膩,由于文字較為真實以及具體,所以非常打動他人。所以說,教師在平常的寫作教學中,就應該重點對學生的細節(jié)描寫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只有學生具備了較強的細節(jié)描寫能力,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才能提升寫作能力和水平。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還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由于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學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學生很少能關注生活中的小事,觀察能力也在慢慢消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帶領學生對實際生活進行觀察,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由于大部分學生不能對實際生活進行觀察,也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觀察,所以,教師要帶領學生突破這一難點,并且通過相關文本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例如比較觀察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來觀察人或者事物,主要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對人物以及景物進行細膩描寫,突出人物或景物的主要特征。
例如,《故都的秋》這篇散文就主要運用了比較觀察的方法,雖然說文章的主題是贊美北方的秋天,但一直再與南方的秋天進行對比。比如,南方的秋天,草木凋零的速度較慢,空氣較為濕潤,天空的顏色也稍微淡一點,并且在秋天經常下雨,但是很少刮風。通過描寫上述內容,更加突出了北方秋天的清靜與悲涼。使用比較觀察的方法,可以有效突出事物的特征。所以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選擇一些極具代表性的文章提供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
三、引導學生寫日記,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才能熟練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基礎。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寫日記,使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寫日記,學生在寫日記時,就會重點關注自己的實際生活,并且還能夠有效地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學生只有養(yǎng)成長期寫作的良好習慣,才能夠有效激發(fā)自身的寫作興趣,并且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生活,并將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自然地將寫作內容與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關聯(lián),并運用不同的描寫方法寫作。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寫日記習慣,還能有效地增加對生活的感知能力以及體驗。
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能力,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細節(jié)描寫,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觀察以及體驗生活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