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彩鳳
【摘要】目的:探究丙泊酚靜脈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中療效和對應激水平的影響。方法:共計選取15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進行分析,選取時間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隨機數(shù)表分組,分為對照和觀察兩組,兩組各75例,對照組采用異氟醚進行麻醉,觀察組采用丙泊酚進行麻醉,觀察兩組患者在術后的效果對比、應激水平的變化以及各項心臟指標變化。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后各項術后恢復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觀察組術后丙二醛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觀察組治療后心率、收縮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1);舒張壓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1)。結論:在腹腔鏡急性膽囊切除手術中采用丙泊酚靜脈麻醉,可顯著降低患者在常規(guī)麻醉中的恢復時間,同時可優(yōu)化各類應激水平指標,對減少術后應激反應有重要作用,同時可保證患者良好的心臟功能指標,以加強患者的預后質量,使用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丙泊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急性膽囊炎;療效;應激水平
急性膽囊炎屬醫(yī)學臨床常見外科急腹癥,經(jīng)相關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該病癥隨著飲食結構的變化而逐漸增多,病癥在我國有較高的患病率,并且部分可能伴有膽總管結石現(xiàn)象,患者在患病的表現(xiàn)中通常有右上腹部絞痛、腹部肌肉強直等現(xiàn)象,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病癥遷延可能導致患者產(chǎn)生各種膽囊炎并發(fā)癥,如穿孔、膽瘺等[2]。急性膽囊炎的治療方法通常為口服藥物或手術,但藥物治療方式效果不足,且無法大量進行使用,因此目前主要以切除手術為主要方式,腹腔鏡作為微創(chuàng)手術中常用的輔助工具,用以進行膽囊切除手術,能夠有效改善傳統(tǒng)手術中的創(chuàng)面大,出血量大的情況[3]。同時根據(jù)麻醉方式的不同,患者術中及術后的應激水平也會產(chǎn)生明顯的變化,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是其中主要的指標內容[4]。本文通過選取150例患者進行研究,為探究麻醉藥物的使用效果及對應激水平的影響,有以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計選取15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進行分析,選取時間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隨機數(shù)表分組,分為對照和觀察兩組,兩組各納入75例患者,觀察組,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2.70±4.17)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51例,年齡34~61歲,平均年齡(43.71±4.62)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急性膽囊炎的相關診療標準;2經(jīng)相關檢查和臨床表現(xiàn)確診為急性膽囊炎;3膽囊良性隆起病變[5]。4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均在知情同意下進行病癥治療和調查研究,已簽訂調查同意書
排除標準:1凝血功能障礙者;2免疫系統(tǒng)或惡性腫瘤者;3心肺功能異常者;4手術禁忌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術前開放上肢靜脈,麻醉誘導采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咪唑安定0.05mg/kg和維庫溴銨0.15mg進行誘導。完成后分別對對照組和觀察組采用異氟醚(批準文號X19990127)和丙泊酚(國藥準字H20093542)進行麻醉維持,異氟醚維持用量以1%~2.5%配以氧混合物進行使用。丙泊酚維持用量4~12mg/(kg/h)[6]。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各項恢復時間,包含自主呼吸時間、睜眼時間以及拔管時間。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的應激水平變化,含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統(tǒng)計對比所有在接受治療前后的各項心臟指標,包含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術后各項術后恢復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的應激水平變化
觀察組術后丙二醛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見表2。
3討論
當人體機體產(chǎn)生如創(chuàng)傷、低氧以及手術等情況影響時,普遍會產(chǎn)生大量活性氧,促使術后產(chǎn)生各類應激狀態(tài),對患者的恢復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嚴重情況下會促使炎癥情況的產(chǎn)生[7]。丙二醛屬于氧自由基攻擊細胞膜后所形成的過氧化產(chǎn)物,可間接反映機體氧化應激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屬于抗氧化物酶,該物質可通過清除超氧化物和過氧化氫以改善機體穩(wěn)定性,若患者機體丙二醛水平升高,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會顯著下降,進而產(chǎn)生氧化應激反應[8]。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作為我國臨床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氣腹的建立可能會促使內壓升高,引起臟器缺血,解除氣腹后恢復正常,最終可能引起患者的微循環(huán)產(chǎn)生缺血再灌注損傷[9]。除該現(xiàn)象外,氣腹還會引起腸系膜血管收縮,刺激垂體加壓素釋放促使內臟血管血液減少,引起缺血再灌注損傷[10]。
有研究指出,氣腹的建立會提高血液和組織中的丙二醛水平,同時其水平升高程度會影響手術治療時間。丙泊酚作為短期麻醉藥物,患者使用后血漿清除率高、患者蘇醒速度快,通常與其他藥物聯(lián)用,以降低麻醉后手術治療的不良反應。而異氟醚疏于臨床高效率用藥,麻醉效果高,起效較快,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也相對穩(wěn)定。但有研究指出,在術中采用的麻醉藥物異氟醚以及丙泊酚會對患者應激反應產(chǎn)生影響,異氟醚對丙二醛水平提升更為明顯,同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水平會顯著降低[11]。
本文選取15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進行分析得出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后各項術后恢復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觀察組術后丙二醛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由此指出,在術后患者丙二醛水平顯著提升提示可能存在氧化性應激損傷,同時術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顯著降低,提示在術中可能引起嚴重的氧化應激損傷現(xiàn)象[6]。由此分析麻醉藥物的使用效果,丙泊酚的臨床使用有效性較異氟醚對比,效果更高,在效果比對中,患者的各項恢復時間也具有顯著降低,用以進行臨床麻醉手術的使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采用丙泊酚靜脈麻醉方式對急性膽囊炎患者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麻醉,可顯著減少患者的各項恢復時間,患者的各項應急水平也具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患者各項心臟動力學指標更穩(wěn)定,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文生丙泊酚靶控輸注麻醉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影響[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8,26(1):47-48,53.
[2]譚玨峰,賀軍甫,趙曉霞.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24(6):116-118.
[3]王榮.分析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在腹腔鏡膽囊炎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33):57.
[4]劉新慧.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囊結石合并急性膽囊炎患者創(chuàng)傷應激反應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17):3159-3160.
[5]楊銀燕.七氟醚復合瑞芬太尼靜吸麻醉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腹腔鏡手術術中血流動力學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8,38(z1):159-160.
[6]楊長青.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在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9,28(2):266-268.
[7]林燕,王月,鄭君翠,等.舒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靜脈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疼痛程度及蘇醒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10):1834-1835.
[8]毛文艷.舒芬太尼誘導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臨床效果[J].系統(tǒng)醫(yī)學,2019,4(5):33-35.
[9]羅娟,沈藍,唐定鴻,等.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術后應激反應及炎癥反應水平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20.39(9):88-90.
[10]石磊.靶控輸注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對急性膽囊炎患者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9,28(14):2608-2609.
[11]朱劍斌,李婷,姜閩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丙泊酚、七氟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對應激反應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