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景,韋文合,劉玉妮
(河池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廣西 河池 5470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糖尿病的主要類型,是指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利用率低而引起的一類糖尿病。T2DM患者的數(shù)量占糖尿病患者總數(shù)的90%以上。T2DM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及胰島素抵抗,引起胰島素分泌缺陷[1]。目前臨床上尚不能治愈T2DM,只能采用胰島素或口服類降糖藥控制患者血糖的水平,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或延緩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時間。阿卡波糖和二甲雙胍均是臨床上常用的口服類降糖藥。阿卡波糖的主要降糖機制是延緩胃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二甲雙胍的主要降糖機制是增加機體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2]。本文主要是研究用阿卡波糖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T2DM的效果。
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300例T2DM患者納入本研究。其納入標準是[3]:病情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關(guān)于T2DM的診斷標準;未使用過胰島素進行治療;對治療的依從性良好且病歷資料完整;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4]:患有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或其他特殊類型的糖尿?。怀霈F(xiàn)低血糖昏迷、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透壓綜合征等糖尿病并發(fā)癥;存在嚴重的心、肝、肺、腎、腦等器官功能障礙或合并有嚴重的外傷、感染;機體處于嚴重的應(yīng)激狀態(tài);近期接受過手術(shù)治療;對阿卡波糖或二甲雙胍過敏;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有150例患者。在對照組中,有男83例,女67例;其年齡為38~82歲,平均年齡為(59.98±4.79)歲。在觀察組中,有男84例,女66例;其年齡為37~83歲,平均年齡為(60.12±4.5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用二甲雙胍(生產(chǎn)廠家:吉林省東北亞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0508;規(guī)格:0.25 g/片)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用法是:口服,0.5 g/次,3次/d,隨餐服用。用阿卡波糖聯(lián)合二甲雙胍(其藥品信息及用法同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阿卡波糖(生產(chǎn)廠家:四川寶光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0391;規(guī)格:50 mg/粒)的用法是:初始劑量為50 mg/次,3次/d,隨餐服用。用藥期間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糖水平的變化,合理調(diào)整此藥的用量。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欠佳者將此藥的用量增至100 mg/次,3次/d;血糖水平過低者將此藥的用量減至25 m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12周。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用藥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如腹瀉、惡心、腹痛腹脹、低血糖等)的情況。用顯效、控制和無效評估其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復(fù)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刂疲褐委熀蠡颊叩难撬节呌谡?,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不明顯,臨床癥狀未減輕??傆行?(顯效例數(shù)+控制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5]。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xiàn)BS)、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的水平、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及 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HOMA-β=20×I0/(G0-3.5)(%)。HOMAIR=(G0×I0)/22.5。I0為空腹胰島素的水平,G0為空腹血糖的水平。
用SPSS 21.0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如治療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如FBS、GHb的水平、HOMA-β、HOMA-IR等)用±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1.33%,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前,兩組患者FBS、GHb的水平、HOMA-β及HOMA-IR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BS、GHb的水平和HOMA-IR均低于治療前,其HOMA-β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BS、GHb的水平和HOMA-IR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HOMA-β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及胰島素指標的水平(±s)
表2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及胰島素指標的水平(±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FBS(mmol/L) GHb(%) HOMA-β(%) HOMA-IR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50 8.87±2.15 6.74±0.92* 8.75±1.31 7.54±1.51* 74.25±6.17 81.54±5.93* 5.15±0.62 3.47±0.84*觀察組 150 8.85±2.16 5.35±0.83* 8.72±1.26 6.39±1.02* 74.32±6.29 89.13±4.61* 5.12±0.67 2.05±0.61*t值 0.080 13.739 0.202 7.729 0.097 12.376 0.403 16.75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用藥期間,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為18.87%,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為14.67%,二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用藥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
近年來,糖尿病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數(shù)量將達到5.92億。在糖尿病患者中,T2DM患者占絕大多數(shù)。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若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5],因此,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至關(guān)重要。二甲雙胍是臨床上最常用的口服類降糖藥。此藥可抑制肝糖原的異生,增加機體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腸壁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量,減輕胰島素抵抗,進而可降低血糖的水平。有研究指出,長期單用二甲雙胍治療T2DM可導(dǎo)致藥效降低,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6]。以往臨床上多聯(lián)用二甲雙胍與磺酰脲類降糖藥(如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治療T2DM。但有研究指出,阿卡波糖引發(fā)的低血糖事件較磺酰脲類降糖藥更少,用藥的安全性更高[7]。阿卡波糖屬于α-葡萄糖苷酶(其主要對寡糖、雙糖及三糖起到水解作用,使上述糖類轉(zhuǎn)化為其他單糖或葡萄糖)抑制劑,能夠競爭性阻礙蔗糖與蔗糖苷酶的合成,延緩蔗糖分解為葡萄糖及果糖的速度,延遲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并對小腸刷狀緣的α-葡萄糖苷酶形成抑制,進而可避免患者在用餐后出現(xiàn)高血糖的狀況。此外,阿卡波糖還能有效地促進腸道對膽汁酸的再吸收,提高腸道L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樣肽-1 ,進而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FBS和GHb的水平、HOMA-IR、HOMA-β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這與楊華等[8]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阿卡波糖與胰島素或磺酰脲類降糖藥聯(lián)用易導(dǎo)致患者的血糖水平過低,可增加其發(fā)生低血糖的風(fēng)險。
綜上所述,用阿卡波糖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T2DM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減輕患者胰島素抵抗的情況,改善其血糖的水平,且用藥較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