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蕾
(張家港市婦幼保健所 婦??疲K 張家港 215600)
在婦女保健中,相對重要的一塊內容就是婦科疾病的普查普治,最好了這項工作,不僅有助于呵護好婦女一生的生殖健康,也有助于為今后繼續(xù)開展企業(yè)單位婦女保健工作、兩癌篩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同時,這一人群在接受婦女病普查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接受我們宣教有關如何正確地維護身心健康的知識,提高自我防范、保健意識,避免受到社會上各種虛假甚至有害于身體健康的商業(yè)行為的毒害。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張家港市婦幼保健所進行體檢篩查的企業(yè)單位婦女年齡20~60歲共10187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體檢資料進行分析,婦女所患其他疾病對婦科疾病無影響作用。
1.2 檢查方法。由本所安排專職醫(yī)務人員給各體檢單位建立相關健康檔案,體檢當日由高年資??漆t(yī)生對體檢人員進行相關病史詢問,體檢內容包括常規(guī)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檢查,腹部/陰道B超,部分單位增加宮頸TCT和或HPV檢查。乳腺及宮頸疾病檢查結果另外單獨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 診斷標準。各婦科疾病的診斷依據第9版《婦產科學》的相關內容為診斷標準。
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張家港市婦幼保健所進行體檢篩查的張家港市企業(yè)單位婦女年齡20~60歲共10187例,實查人數9529例,婦女病患病人數為5358例,占全部體檢普查人數的56.22%,發(fā)病順位為子宮肌瘤、陰道炎、附件囊腫、宮頸息肉、盆腔炎癥、外陰疾病。具體各種婦女疾病患病人數、患病率等情況內容見表1、表2。
表1 2015~2019年年婦女病普查情況表(n,%)
表2 2015~2019年婦女病分病種患病率情況見表[n(%)]
女性疾病從輕癥至重癥都會影響到婦女的生活質量,想要保證婦女健康最佳的方案就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婦女病普查的廣度和深度[1]。婦科的疾病可以表現為生殖系統的各個部位的不同種疾病,因為女性身體構造的特殊性,病原菌可以從外陰陰道上行至整個盆腔,引起包括外陰陰道炎癥,各種類型的宮頸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及盆腔腫瘤等,輕癥至重癥臨床表現不一,部分婦科疾病可引發(fā)身體其他系統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分析普查結果可以看出發(fā)病順位為子宮肌瘤、陰道炎、附件囊腫、宮頸息肉、盆腔炎癥。
5年來子宮肌瘤發(fā)病率高居首位,子宮肌瘤發(fā)病的確切病因尚未明確,好發(fā)于生育年齡30~50歲的婦女,青春期前少見,絕經后萎縮或消退,并與女性激素有相關性。子宮肌瘤及腺肌瘤多數無明顯癥狀,僅在婦檢或體檢超聲時發(fā)現,臨床癥狀與肌瘤的部位、及有無變性相關[3]。在無相關臨床癥狀的前提下,一般不做治療和干預,特別是近絕經期婦女,所以在婦女病普查中作為一個固定疾病存在;同時隨著在社會分工中女性的能力及重要性越來越突顯,女性面對工作生活中身體的壓力、精神的壓力也在快速遞增,這也影響著女性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構成,越來越多的人吃便當、吃快餐,高油脂高熱量甚至是隱性激素藥品滋養(yǎng)過的肉類、魚蝦等等不加以選擇的攝入,加劇了子宮肌瘤的發(fā)生概率,使得近五年婦女病普查中子宮肌瘤的發(fā)病率不但居高不下還逐步增長,因此除了向參與體檢女性做好常規(guī)隨訪工作之外,還要在生活飲食上給予她們合理性的建議及指導,使她們具有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及生活習慣,從根源上減低子宮肌瘤這一類疾病的發(fā)生機會性[4]。卵巢囊腫近年也有小幅度增加,分析其原因有一部分是偶發(fā)性的生理性囊腫(濾泡囊腫及黃體囊腫),也是在育齡期婦女常見,多為單側,可以不需要進一步處理后期觀察或是口服避孕藥2~3個月超聲復查,也可自行消失,另一部分是炎癥性質,邊界清楚,活動差,常伴有盆腔炎性疾病史,通過抗炎對癥治療也多數可以消退,再有是異位性囊腫比例有所增高,這與日益剖宮產率增高,二次甚至三次剖宮產人數增加,非意愿性懷孕人工流產率增加,臨床宮腹腔鏡操作增多相關,患有這一類囊腫的人群常伴有進行性痛經、經量過多等臨床癥狀,所以除了超聲定期隨訪囊腫的大小,還要監(jiān)測臨床腫瘤指標是否正常,同時還要采取相應的臨床診治措施來治療或緩解癥狀,以提高這一類人群的生活質量。陰道炎及宮頸息肉的發(fā)病率在五年中有輕微幅度的波動,這兩類疾病起病癥狀表現迅速明顯伴有外陰癢、陰道分泌物性狀改變、不規(guī)則出血或接觸性出血,因此此類人群日常就診及時,干預后顯效快恢復也快,但時常受生活環(huán)境、身體狀況、性生活衛(wèi)生等因素容易出現該類疾病的反復,因此這類疾病不能僅僅依靠一年一次的婦女病普查干預來達到降低疾病的發(fā)病率,應該在婦女群眾日常就診過程中向其告知、宣傳正確的衛(wèi)生生活習慣,不私下受不正規(guī)途徑的宣傳自行用藥,針對不同個體不同程度的疾病癥狀,采取個體化的治療,有利于病人的身體康復,對于我們自身診療水平的提高也起到很大的幫助[5]。臨床上通過實踐尋找有效的生活干預措施及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將會是未來婦女保健的工作重點之一。近五年中通過婦女病普查的干預,婦女群眾自我保健意識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在發(fā)病時能夠得到女性的重視,不再是“熬一熬、忍一忍”就過去了,使得盆腔炎癥的發(fā)病率在逐年下降。
因此,在婦女保健及今后的婦女病普查中針對不同病種發(fā)病機制及病種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制定出一些針對不同病種的有效預防措施,用生活化、簡潔易懂的文字編寫成保健小折頁,隨附發(fā)放給前來普查的人群。社會、醫(yī)院等還是需要大力宣傳教育,民眾對婦女保健的意識較以往是有所增強,但還有不足不到位的地方。另外在大力開展婦女病普查、兩癌篩查的同時,也要做好基層相關醫(yī)務人員的醫(yī)學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工作,使得普查工作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同時加強婦幼健康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的婦幼健康信息網絡管理平臺,能夠在此平臺中以個人身份驗證查詢?yōu)榛A自動提取個人既往體檢信息,有利于了解個體疾病的完成情況,以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