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易
(廣西賀州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廣西 賀州 542899)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兒童常見的感染性病變,秋冬兩季多見,在所有小兒肺炎中的占比在20%左右,病程普遍較長,大部分患兒不伴肺部體征,但病情嚴重或未及時治療者,繼發(fā)肺內(nèi)外并發(fā)癥的風險較高[1]。診療中針對MPP患兒的治療以抗生素干預為主,阿奇霉素是較為常用的藥物,本文主要結(jié)合部分MPP患兒臨床資料,就阿奇霉素不同給藥方式的應用與效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納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間收治的小兒MPP患兒8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MPP診斷標準者[2];對診療配合度高者;符合阿奇霉素用藥適應證者;無先天性疾病者[3]。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類型呼吸系統(tǒng)病變者;入組前接受過針對性治療者;合并精神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者;合并嚴重感染者。雙盲隨機法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n=41例),組間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
1.2 方法。兩組患兒確診后均開展MPP常規(guī)治療,完善祛痰、平喘、止咳等治療,改善患兒癥狀體征,發(fā)熱患兒積極開展物理降溫處理,高熱持續(xù)不退者給予藥物降溫處理,咳嗽咳痰癥狀嚴重者,開展霧化吸入治療,結(jié)合患兒具體情況選擇性開展給氧干預[4-5]。對照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141)靜脈滴注給藥,單次給藥10 mg/kg,qd,連續(xù)靜滴給藥7天為一療程,結(jié)合患兒具體情況開展1~2療程治療。研究組患兒則開展阿奇霉素靜脈滴注、口服序貫給藥,首先開展靜滴給藥,單次給藥10 mg/kg,qd,連續(xù)給藥3天,后改為阿奇霉素(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060)口服給藥,給藥劑量10 mg/kg,qd,連續(xù)給藥4天,上述給藥為1療程,結(jié)合患兒具體情況開展1~2療程治療。
1.3 觀察指標。就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時間指標(止咳、退熱、啰音消失時間)進行統(tǒng)計。同時在治療前后采集外周血進行生化檢驗,就主要生化指標進行測定,主要包括C反應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結(jié)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時間指標對比,治療后研究組患兒止咳、退熱、啰音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時間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時間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止咳 退熱 啰音消失研究組 41 2.39±0.75 2.57±0.68 3.79±0.71對照組 41 4.47±1.38 3.81±0.72 5.54±1.10 t - 5.491 3.475 3.994 P -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血生化指標對比,CRP及各免疫球蛋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相比,△P<0.05白水平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生化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生化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CRP(mg/L) IgA(g/L) IgG(g/L) IgM(g/L)研究組 41 治療前 66.57±11.95 2.19±0.54 10.39±1.93 1.18±0.31對照組 41 65.39±10.74 2.20±0.47 10.10±2.21 1.20±0.32研究組 41 治療后 10.49±1.38▲△ 3.01±0.32▲△ 14.36±1.84▲△ 1.66±0.29▲△對照組 41 18.85±2.04▲ 2.65±0.39▲ 11.43±1.92▲ 1.41±0.26▲
MPP是兒童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由支原體感染發(fā)病,這是一種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獨立存活且具有傳染風險,可經(jīng)由接觸、飛沫等途徑傳播,患兒多呈亞急性或急性起病,潛伏期可達1~3周[6-7]。診療中本病患兒以典型呼吸系統(tǒng)感染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如咳嗽發(fā)熱、咳痰乏力等,發(fā)病初期咳嗽為陣發(fā)性干咳,伴隨病情進展,支原體誘導的免疫反應加強,及相應代謝產(chǎn)物的釋放,咳嗽癥狀會逐漸加重,甚至演變?yōu)轭B固性咳嗽,伴咳黃色痰。臨床檢查以血生化、肺炎支原體核酸檢測、胸部X線檢查等為主,血生化檢查中可見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降低,同時伴免疫球蛋白如IgG、IgM等抗體水平的升高[8-9]。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在MPP患兒中最為常用,其中阿奇霉素就屬于這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抗炎、抗菌等效果,給藥后持續(xù)作用時間較長。診療中本藥干預以靜脈滴注為主,能夠有效縮短療程,促進病情的控制與改善[10]。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接受了靜滴、口服序貫給藥,結(jié)果顯示,治療時間指標與血生化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療效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小兒支原體肺炎開展阿奇霉素給藥治療中開展靜滴、口服序貫給藥,能夠促進患兒癥狀體征的控制,提升診療效率,同時有利于提升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改善效果,應用價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