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趙娟
(盧氏縣人民醫(yī)院 超聲科,河南 三門峽 472200)
腹腔實質臟器閉合性損傷為急診科常見創(chuàng)傷類型,常見損傷器官為脾、腎、肝等。不同內臟損傷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實質性器官損傷主要表現為大量出血、全身灌注不足,嚴重時可發(fā)生休克[1-2]。CT為診斷腹部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的重要檢查方式,可清晰顯示病灶情況,利于病情評估。但由于CT機體積較大,無法應用于急診室或床旁檢查,且對于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者、兒童及孕婦無法適用,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3]。隨著影像學技術不斷發(fā)展完善,超聲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檢查因操作簡便,可實時觀察腹部臟器病變,逐漸應用于腹腔實質臟器閉合性損傷診斷中。本研究選取92例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CEUS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盧氏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2例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36例,男56例;年齡18~66歲,平均(42.69±9.34)歲;體質量指數19.5~27.3 kg·m-2,平均(23.69±1.53)kg·m-2;受傷至檢查時間2~49 h,平均(28.65±5.86)h;致病原因包括61例車禍,18例墜跌,13例打架斗毆。本研究經盧氏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有明顯腹部外傷史;②經手術或增強CT明確病情;③行CEUS、常規(guī)超聲、CT掃描;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無法配合檢查;②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凝血功能障礙;③合并腎、心、肝功能障礙;④存在CEUS、CT及常規(guī)超聲檢查禁忌證。
1.3 方法
1.3.1超聲成像 儀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美國,Sequioa 512)。選取4 C1探頭,頻率為3.5~5.0 MHz;選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的聲諾維對比劑,協助患者取仰臥位,首先進行腹部常規(guī)超聲檢查,重點觀察腎、肝、脾、胰腺等器官,對可疑病灶形態(tài)、大小、位置、邊界及內部回聲特點進行記錄,做出病情初步診斷。隨后啟動儀器進入低機械指數狀態(tài),取5 mL生理鹽水溶解對比劑凍干粉,充分振蕩搖勻后抽取1~2 mL,由肘靜脈彈丸式注入,完畢后給予5 mL生理鹽水沖管。注射對比劑的同時啟動超聲儀內置計時器及錄像記錄,依次檢查左腎、右腎、肝、脾、胰腺,并記錄病灶部位、大小、形態(tài)、損傷程度、累及范圍、有無活動性出血,必要時對可疑創(chuàng)傷灶進行反復檢查。由2位以上經驗豐富的醫(yī)學影像科醫(yī)生分析造影圖像,意見不同時匯報上級醫(yī)生。
1.3.2CT成像 儀器:64層螺旋CT機(德國,sensation),掃描參數為準直寬度1.0 mm,層厚5 mm,螺距15 mm,機架旋轉時間1 s,電壓120 kV。先行平掃,然后將30~50 mL碘佛醇以2.5 mL·s-1的速度進行團注,于20 s后進行增強掃描。
1.4 觀察指標(1)CEUS檢查、常規(guī)超聲、CT診斷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結果。(2)CEUS、CT檢查影像學表現。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EUS檢查、常規(guī)超聲、CT診斷的檢查結果92例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患者經手術證實24例肝損傷、29例脾損傷、27例胰腺損傷、12例腎損傷。CEUS診斷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準確率高于常規(guī)超聲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197,P=0.001);CEUS診斷與CT掃描準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70,P=0.150)。見表1。
表1 CEUS檢查、常規(guī)超聲、CT診斷的的檢查結果[n(%)]
2.2 CEUS、CT檢查影像學表現
2.2.1肝損傷 CEUS的影像學表現:損傷區(qū)域注入對比劑后22例(91.67%)表現無增強,周圍正常組織注入對比劑后明顯增強。CT掃描的影像學表現:19例(79.17%)表現為肝實質內邊緣不整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影,周圍伴有低密度水腫帶。
2.2.2脾損傷 CEUS的影像學表現:25例(86.21%)在動脈期和延遲期多呈片狀或低至無增強區(qū),且與周圍組織界限分明,其中有11例(37.93%)病灶內見活動性出血導致的異常增長區(qū)和伴有對比劑外溢現象。CT掃描的影像學表現:21例(70.41%)脾實質內表現為不規(guī)則片狀或線狀低或等密度灶。
2.2.3胰腺損傷 CEUS的影像學表現:26例(96.30%)胰腺創(chuàng)傷灶為胰體部分低增強或不規(guī)則無增強。CT掃描的影像學表現:20例(74.07%)創(chuàng)傷區(qū)域為胰體部低密度或不均質區(qū)。
2.2.4腎損傷 CEUS的影像學表現:10例(90.91%)表現為血腫區(qū)無回聲區(qū),損傷區(qū)出現低-無回聲區(qū),損傷灶與正常腎結構界限明顯。CT掃描的影像學表現:6例(50.00%)表現為腎體積彌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腎實質密度表現為不均勻,內見不規(guī)則低、等或高密度影。
腹腔器官損傷為臨床常見急腹癥,常見受累器官為脾、腎、肝等,不同內臟損傷臨床表現差異較大,約90%為腹部閉合性損傷,常伴有大血管損傷或腹部實質器官損傷,若未及時有效診斷、處理,嚴重者可導致死亡[4-5]。因此,臨床發(fā)現任何可疑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患者,均需進行有效檢查診斷,及時明確病因,并給予針對性治療,穩(wěn)定病情。
CT為臨床診斷腹部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的重要方式,但CT機體積較大,無法應用于急診室或床旁檢查,對于低碘劑過敏者、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者、兒童及孕婦無法適用。此外,增強CT費用較高,對于家庭經濟能力較差家庭,負擔較重[6]。多普勒超聲具有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可重復性強、費用低等優(yōu)勢,可敏感性探查腹腔積液,對于活動性出血患者,主要通過腹腔積液增加速度進行推斷,但對于血流動力學相對穩(wěn)定患者,常規(guī)超聲檢查的診斷效果不理想,具有較大局限性,無法直接提示活動性出血存在[7-8]。隨著超聲技術及新一代對比劑發(fā)展,CEUS檢查已逐步拓展至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領域,對比劑微泡能增強腹腔器官血流回聲強度,使損傷器官與正常器官對比度更明顯。通過觀察對比劑活動性外溢現象,可實時動態(tài)掌握活動性出血速度及部位,能準確顯示創(chuàng)傷灶形態(tài)、部位、大小及邊界。此外,CEUS檢查對腹部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診斷迅速,整個檢查過程僅需3~5 min,可及時為臨床醫(yī)師提供有效信息,協助臨床快速開展救治工作,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9-10]。本研究結果顯示,CEUS總準確率高于常規(guī)超聲準確率,與CT掃描準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CEUS檢查的診斷準確度較高,可為臨床評估病情、制定治療方案提供有效參考依據。CEUS檢查可在床旁進行、操作簡便、無輻射,患者就診后可及時實施床旁超聲造影及介入治療,能夠達到快速診斷、止血的目的[11]。但CEUS檢查與超聲檢查均無法克服氣體全反射、骨組織對聲吸收衰減等因素造成的圖像質量差問題,對于腸氣、肺氣干擾及位置較深病變存在一定漏診率,僅在實質器官損傷中具有良好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CEUS在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診斷中準確率高,臨床發(fā)現可疑性腹腔實質器官閉合性損傷時,可積極采用CEUS檢查快速準確評估病情,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及時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