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巖 趙恩忠 陳長喜
摘? ? 要:“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是中國共產黨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針。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王季愚校長帶領黑龍江大學師生開展勞動教育,根據上級勞動教育計劃中規(guī)定的勞動任務制定具體計劃,制定精密的勞動教育管理辦法與實施流程,形成王季愚勞動教育思想。王季愚校長針對勞動教育動態(tài)特征,時時反思,事事總結,有利于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有利于勞模精神和大國工匠精神的有效弘揚。
關鍵詞:王季愚;勞動教育;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5-0031-02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教育部印發(fā)配套文件《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針對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對學校提出了細化要求和專業(yè)指導。
“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是中國共產黨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針。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把勞動教育作為消除體腦分工階級改造的工具,勤儉辦學作為解決教育經費短缺的方法。黑龍江大學建校伊始,王季愚校長帶領師生貫徹中央教育方針,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開展勞動教育,取得顯著成效。
一、勞動教育的目的、管理與方法
勞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樹立工人階級觀點、群眾觀點、集體觀點、勞動觀點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生產勞動中利用各種形式例如評比、思想檢查、墻報廣播等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勞動中要求學生虛心向工農學習,掌握一定技術,不怕艱苦,聽從指揮,愛護器材,熱情高、干勁足,超額完成生產任務。
生產勞動領導組織工作,由各系黨總支指定的指導教師負責,技術指導及任務分配由生產部門派專人負責。兩個以上院系參加同一種勞動時,由各系指導教師、生產部門技術指導及教務處負責勞動教師組成勞動領導核心組,負責全面工作。在勞動中,加強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設宣傳、安全等小組,負責宣傳及安全等工作。在勞動前,對不能參加重體力勞動的學生,由勞動領導核心組另行分配勞動任務。各系勞動課指導教師必須按規(guī)定,每天向勞動領導核心組及教務處填報“勞動日報表”。凡因病或因事請假不參加勞動者,一天以內由系指導教師批準,二天以上由勞動領導核心組批準,因公不能參加勞動需經教務處批準后方能離開工地。凡為時兩周以上勞動,各系指導教師應負責作出書面生產勞動總結,交教務處存檔。
每次勞動結束后由各系指導教師負責根據學生勞動期間表現(xiàn)評定出“及格”或“不及格”,勞動成績記入勞動手冊,作為勞動課期末評定的依據。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勞動考查成績不能給予及格,“第一,因公、因事、因病一周以上未參加勞動者;第二,在勞動中不遵守勞動紀律,表現(xiàn)十分惡劣,經教育不改正者”[1]。勞動課不及格及未參加勞動課學生,應在假期補上勞動課,勞動成績由當時勞動負責人評定。勞動課不及格學生,按規(guī)定不發(fā)畢業(yè)文憑。
二、勞動教育的特點
(一)生產勞動與專業(yè)教育結合
王季愚結合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的黑龍江大學基本狀況,提出積極建立結合專業(yè)教學的校內實習工廠,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職工,指導學生學習生產技能,并且試制某些產品;在城高子鎮(zhèn)建立擁有150坰土地,2臺拖拉機,65匹(頭)牛馬的農場。校內工廠和農場的建立以便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與教學緊密結合的生產勞動。每學期初,教務處會同各系及生產部門,根據各系具體情況制定全面的勞動課大綱,內容包括:各系各年級參加勞動的時間、生產內容、勞動指導教師、生產技術指導員、預期思想收獲及生產效果。
(二)批評與自我批評結合
王季愚擔任校長期間,貫徹黨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的方針,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對組織和領導勞動教育尚缺乏經驗,每學期都進行有關勞動教育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以便提高勞動教育的質量。1958年至1959年第二學期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內容有三方面,第一,黑龍江大學新建勞動教育工廠和農場問題。第二,勞動中缺乏思想領導,半年多來除農場及校外勞動,各系皆派教師或黨政干部帶隊,負責思想領導外,其他勞動多由學生帶隊,一般交給生產單位全面負責。第三,沒有建立統(tǒng)一的勞動課考核制度及總結制度,每次勞動后只作一般性勞動總結。個別學生對勞動課不重視,不愿參加勞動現(xiàn)象依然存在。
(三)優(yōu)秀紅旗班與紅旗手評比
勞動教育中優(yōu)秀紅旗班與紅旗手評比既可以健全勞動中領導機制,又可以有效形成“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的良好風氣。優(yōu)秀紅旗班和優(yōu)秀紅旗手需要具備“政治掛帥,始終如一,干勁沖天;遵守勞動時間和勞動紀律,虛心向工人請教;愛護工具,大搞技術革新;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大搞宣傳,大學毛澤東著作”[2]等品質。優(yōu)秀紅旗班與紅旗手評比組織專人負責,作專項檢查。三天一次各班勞動總結會作為小評比會,隨時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一周一次大評比大會,掌握評比基本材料,為每學期優(yōu)秀紅旗班與紅旗手積累素材。
三、勞動教育的反思
第一,將經濟工作與政治工作結合。在學校內學生參加勞動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學生參加勞動是貫徹“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重要方面。在勞動組織工作與管理工作中,堅持政治掛帥、思想領先、以虛帶實、虛實并舉的原則,才能既要管生產,又要抓思想,協(xié)助黨團組織作好思想工作、宣傳工作、評比工作以及學生的生活安排各方面的工作。事實證明,只有這樣才能圓滿地完成工作任務。只管生產不顧思想工作的工作作風是和黨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靈魂的指示背道而馳的。
第二,知識分子參加勞動可以達到多方面的效果,勞動教育培養(yǎng)知識分子對社會主義事業(yè)主人翁精神、共產主義的信念和工人階級的思想作風。培養(yǎng)主人翁精神的最好辦法是在工作中大走群眾路線,要大膽相信群眾,從生產到宣傳都要發(fā)動群眾。對新生事物、合理化建議應給予充分的支持。競賽評比是政治工作中極為重要的工作方法,必須自始至終地抓住這一環(huán)。
第三,建立堅持研究與布置生產任務的措施,使生產者個個心中有數,目標明確。建立每天生產碰頭會制度,利用半小時研究當天生產情況,布置每天任務,減少工作中的忙亂被動局面。
第四,緊抓生產的同時,關心學生生活,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可以解決的問題。在黨教育下的青年一代絕大多數都能體會到學校經濟上的困難。
四、勞動教育的當代價值
勞動教育是高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靶聲r代高校勞動教育表現(xiàn)為勞動思想教育、勞動技能培育和勞動實踐鍛煉三大任務領域”[3],高校加強勞動教育,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品格、頑強意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勞動教育是青年夢想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基礎和可靠支撐力,青年通過勞動教育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正確看待勞動態(tài)度、勞動技能、勞動品德和勞動習慣,在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隱性知識轉化為勞動成果。勞動教育在高校立德樹人實施中要注意道德素質與日常實踐結合,專業(yè)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與價值實現(xiàn)結合,錘煉品格與艱苦鍛煉結合,培養(yǎng)真正擔負起中華民族復興的高素質勞動大軍。
勞動教育是弘揚勞模精神和大國工匠精神的基本路徑。新時代全面開展勞動教育,培育具有理想信念、技術創(chuàng)新、擔當奉獻的產業(yè)工人隊伍,推動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建立長效機制,“引導大學生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鮮活素材和有力支撐,從而使大學生能夠近距離感知領悟勞模精神,傳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激發(fā)大學生攻堅克難的斗志,充分促進就業(yè),走好人生每一步。
勞動教育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的重要形式。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活,是高校傳承歷史、開展素質教育、塑造學生人格的重要途徑,通過深入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形成自強不息、勤奮堅毅的良好品質。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培養(yǎng)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學校各級團委組織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建設勞動光榮的校園文化,并結合時代主題和生動案例提升教育效果,總結教育實踐活動的經驗和做法,宣傳典型經驗和典型事跡,發(fā)揮榜樣育人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黑龍江大學教務處教學研究室:1961-62學年第一學期教學、生產勞動、科學研究、學術活動簡要情況.黑龍江大學教學資料,1960-3.
[2]黑龍江大學教務處教學研究室:理科四系二年級同學參加主樓勞動情況匯報.黑龍江大學教學資料,1960-3.
[3]劉向兵,等.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論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53.
[4]李珂.嬗變與審視:勞動教育的歷史邏輯與顯示重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211.
編輯∕李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