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tǒng)稱。在大連話劇團原創(chuàng)話劇《大碼頭》中融入了山東快書這種曲藝形式,巧妙的融合使話劇與曲藝的優(yōu)勢互補,起到交代人物、表達性格、吸引觀眾以及承上啟下的作用。
關鍵詞:曲藝;山東快書;話劇;大碼頭;人物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tǒng)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山東快書是起源于山東省地方傳統(tǒng)曲藝形式,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大連話劇團原創(chuàng)話劇《大碼頭》中,在開場及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間,融入了山東快書的曲藝形式,起到交代人物、表達性格、吸引觀眾以及承上啟下等作用。
一、曲藝與話劇的融合的基礎是“各有所長”
曲藝與話劇同為表演藝術,但在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等方面卻各有所長,將二者進行融合,可以發(fā)揮出各自的特點,融合得巧妙則會讓另一種藝術的表演更加豐富多彩、精準到位。
曲藝用“口語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并反映社會生活,在舞臺表演上體現(xiàn)出“以歌舞演故事”,“一人多角”、“跳出跳入”、“一人一臺大戲”的特點,與話劇等表演藝術的“角色扮演式表演”大異其趣,即所謂“說法中現(xiàn)身”與“現(xiàn)身中說法”之別。話劇指以對話方式為主的戲劇形式,主要敘述手段為演員在臺上無伴奏的對白或獨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樂、歌唱等。
二、曲藝與話劇融合的方式與作用
多年來,中國話劇人一直在嘗試、探索將中華傳統(tǒng)藝術元素融入舞臺。如2003年根據(jù)馮驥才小說改編的《俗世奇人》,其中就有著名梅花大鼓表演藝術家籍薇的客串演出,借唱詞來補充敘述劇情。大連話劇團在話劇《大碼頭》中嘗試將山東快書這種曲藝形式融入其中,對烘托氣氛,串場和敘事,闡釋劇情及人物性格,吸引更多的觀眾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用山東快書的方式代替畫外音和旁白,交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
一般情況下,話劇在開場前通過畫外音來介紹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大碼頭》在幕啟后采用了山東快書的形式?!吧綎|人說山東,山東自古出英雄。出了英雄千千萬,出了好漢無數(shù)名。只因連年征戰(zhàn)災禍生,日本對咱動刀兵。民不聊生沒法活,因此上,扯家?guī)Э陉J關東。遠在他鄉(xiāng)地不熟,舉目無親無照應。幸虧咱們山東孔家二弟兄,帶著咱,闖天闖地闖人生。闖出了一番好家業(yè),闖出了一番好前景闖出了貨運大碼頭,闖出了山東人的好威名?!薄洞蟠a頭》寫的是20世紀70年代,山東孔家兩兄弟為生計所迫闖關東,在日據(jù)時期的大連大碼頭落腳謀生。哥哥孔昭仁因在日俄戰(zhàn)爭中為日本人攻打旅順口作向導、后又為日本人管理碼頭而淪落為漢奸;弟弟孔昭德在碼頭上作杠頭、參加“抗日放火團”被日本人殺害成為抗日英雄。而他們的下一代孔憲隆在復雜的家族關系和奴性與抗爭的矛盾中,在“大碼頭”如火如荼的抗日烽火中涅槃重生。話劇書寫的事山東人的故事,用山東快書開場,一下子就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讓山東人倍感親切。在演員的吟唱間,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也被清晰的交代出來。
(二)用山東快書的方式交代人物性格特點
《大碼頭》中的人物各有特點,孔昭仁和孔昭德作為主要人物,在幕啟后,通過山東快書的形式將二人的性格進行了初步的揭示?!爱敻绲拿锌渍讶剩嗣媪岘囷@神通。廣交朋友干貨運,咱們小杠有了好營生。兄弟名叫孔昭德,義薄云天沖九鼎。跟他一提山東人,是管吃管住管做工。烙燒餅,卷大蔥,出鍋的饅頭熱騰騰。能把這個瘦猴吃成胖,能把這個矮個吃成武松。能把咱全家都吃飽,能把咱們小杠吃的力無窮。閑言碎語不多講,小杠扛活顯本領。裝船卸貨再加把勁,把活干好才能報答人家二弟兄?!笨渍讶拾嗣媪岘?,神通廣大,孔昭德義薄云天,兄弟之間的性格差異導致了不同的人生選擇與不同的人生結局。
這段山東快書沒有離開當今觀眾對話劇演出的要求:對人性的思考,對人物鮮明個性和語言生動幽默的苛求。但它又脫離一般話劇的套路,敘述和表演跳入跳出非常自由,不留痕跡,一氣呵成。跳入跳出間,表演者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打破了不少人“話劇演員沒有功夫”的看法,讓觀眾看得過癮,也成為話劇與傳統(tǒng)文化融合的有益嘗試。
(三)曲藝的融入為話劇開辟了新的語言體系
曲藝的滋養(yǎng)潛移默化地融入到話劇當中,發(fā)生著某種化學作用。曲藝的融入給話劇開辟了全新的語言體系,提供了新的語境。觀眾來看演出,在里邊發(fā)現(xiàn)一些曲藝的東西,他們會感到新鮮。曲藝的敘事和曲藝的抒情是話劇做不到的,它把假定性發(fā)揮到極致。比如《大碼頭》的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間的一段山東快書,“一奶同胞二弟兄,割袍斷義奔西東。三爺拉出隊伍自己干,從此飄渺無影蹤。十年彈指一灰間,大碼頭,一日千里更興隆。一提大連孔老爺,如雷貫耳大有名。要說俺,心靈嘴巧會辦事,老爺一眼把我看中。從小杠搖身一變成吳管家,我是水漲船高往上升。”十年的時間跨度人物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在短短的幾句山東快書中就被交代得清清楚楚,擴展了話劇的想象力。假如全依賴話劇手段表現(xiàn)這個“十年故事”恐怕很難,即使說了也很難打動人,而恰恰是曲藝擅長的假定性、抒情性、敘事性突破了話劇的一些限制。將曲藝的優(yōu)勢運用在戲劇方面是非??尚械膰L試,比如將曲藝語言的優(yōu)勢、表演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以豐富戲劇表現(xiàn)。
三、結語
藝術的發(fā)展,都是互相借鑒,互相取長補短,這個時代我們如何去感染觀眾、啟蒙觀眾,似乎是更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要發(fā)揮曲藝的特長,讓曲藝元素去貼近戲劇,嘗試把它們有機融合在一起,以曲藝元素去豐富它,互促進。
作者簡介
曲毅勇,男,大連話劇團有限公司二級演員,主要從事曲藝創(chuàng)作及表演工作。
大連話劇團有限公司? 遼寧? 大連? 11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