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少華
對比舊教材,統(tǒng)編版教材更注重讀寫結合,同步推進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特別加強了閱讀和表達的聯(lián)系,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銜接更密切。教材編排上,教科書第三學段課程標準的內容,更加重視表達方法,在寫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化了表達效果,重視表達的多樣性。
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來談談:作為小學教師,怎樣結合統(tǒng)編教材新理念,做到優(yōu)化高年級讀寫結合教學的研究。
一、研讀教材,明確編排意圖
統(tǒng)編教材版在習作安排方面有以下幾個特點:(1)編排了專門的習作單元;(2)每個園地均有相關習作;(3)隨機安排課后小練筆。無論是單元習作還是習作單元,均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由閱讀得法到習作能力的逐步培養(yǎng)與提升,單元中各個部分學習內容之間互相協(xié)調,讀寫并舉。從中可見,編者意圖明顯,清晰地體現(xiàn)了由閱讀提升寫作、讀寫結合的編排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加強指導學生閱讀方法的遷移與運用,必須引導其重視閱讀與習作之間的聯(lián)系。
二、確定目標,“小練筆”掌握技巧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習作做了明確要求:“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與人交流,有意識地積累習作素材,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想象性作文、讀書筆記及常見應用文等?!?/p>
統(tǒng)編版教材注重培養(yǎng)學生樹立記錄生活、隨時隨地可以寫作的意識與習慣。靈活安排各種“小練筆”,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學習表達,即學即用,把讀、寫緊密結合,讓寫成為讀的擴展活動。
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窮人》時,筆者讓學生在閱讀時用橫線找出文中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本文一個很突出的寫作特點就是心理描寫,作者在描寫桑娜復雜的心理活動時運用了很多省略號,有的表現(xiàn)她忐忑不安的心情,有的表現(xiàn)她的心理活動時斷時續(xù),她既懼怕又緊張,既矛盾又后悔,既自責又堅定,從而反映了桑娜寧愿自己吃苦也要幫助他人的善良而美好的心靈。課后有個小練筆:沉默中,桑娜會想些什么呢?聯(lián)系課文內容,寫一寫桑娜的心理活動。
大多數(shù)學生明白省略號其實表現(xiàn)的是桑娜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有的學生著重刻畫桑娜不知如何告訴丈夫收養(yǎng)了孩子的矛盾心理。有的學生著重描寫桑娜對丈夫的懼怕,萬一知道她收養(yǎng)兩個孤兒后被責罵。有的寫出了桑娜決心直接告訴丈夫,哪怕被丈夫打罵也要堅持收養(yǎng)孤兒……
又如,在《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中,閏土的形象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見作者人物刻畫很成功,在學習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描寫閏土外貌、動作的語句,讓學生感受到閏土的機智勇敢,身手敏捷,體會閏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課后小練筆:我讓學生從自己的照片中選一張出來,模仿第一自然段人物描寫的方法寫一寫。教師引導學生在寫話時要回憶照片中的情境,抓住自己的外貌、衣著、動作來寫,反映出“我”某一方面的特點。因為學生對自己比較熟悉,拍照當時的情境也記憶猶新,而且有范文引路,學生的寫話就水到渠成。有了具體指向“寫”的“讀”,加上教師適時適當?shù)淖x寫結合的引導,學生就無需臨淵羨魚了,因為他們已經有了捕魚的網了。小練筆寫一段話的訓練讓學生的寫話感到輕松愉快,而且學生善于模仿,范文為他們提供了學習的榜樣,他們寫話積極性就提高了。
六年級下冊《匆匆》課后也有一個小練筆的要求:仿照第三自然段,用一段話把學生對時間流逝的感觸寫下來。
排比的修辭手法在課文第三自然段十分明顯,筆者要求學生參照原文,以“……的時候,……過去了;……的時候,……飛走了;……的時候,……溜走了;……的時候,……閃過了”的句式進行仿寫,鼓勵學生對于時間的流逝,用上不同的動詞去表達,力求避免千篇一律。通過這樣的仿寫練習,讓學生體會時間的珍貴,品味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符合統(tǒng)編教材”讀寫并重”這一理念。
三、學習園地中“詞句段運用”的表達方法,為“寫”開辟美妙路徑
教材每個園地中都有詞句段運用,里面的詞、句、段都是很好的語言訓練范例,比如,有各種修辭手法的仿寫訓練,如反復句式、排比句式、比喻句、夸張句等。不但讓學生懂得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還從中知道運用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也有對人物動作、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的訓練,比如,六年級上冊園地三中,出示了《竹節(jié)人》中學生玩竹節(jié)人入迷的句子,筆者便要求學生當堂也來描寫一下記憶中家庭成員或同學對某件事入迷的情景;又如,在五年級下冊園地七中,出示了《威尼斯的小艇》中描寫景物的動、靜之美的句子,運用課文中的描寫方法,選擇一個情境來寫,比如,早晨的菜市場、放學后的校園、群鳥飛過湖面等。園地中詞句段的訓練形式還有很多,靈活多樣,讓學生充分品味到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學習各種精彩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法,為學生的寫作之路筑就了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易于表達”而且“樂于動筆”。
四、借助習作單元,習得寫作方法,消解“寫”的難點
統(tǒng)編教材專門編排了習作單元:兩篇精讀課文后設置“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然后安排了“習作例文”,最后布置“習作”。如六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第五單元,單元導讀中明確了兩個學習目標:1.體會文章是如何圍繞中心來寫的。2.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例如,《夏天里的成長》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為中心,接著舉出了一些植物、動物的生長,山河、大地等事物的“長”,以及孩子們的成長來說明。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畫出全文的中心句和各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再找出課文選取了哪些事例來寫。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后,可以布置學生以”奶奶是一個非常勤儉的人”為中心句,采用總分總或分總或總分的段落結構寫一段話。在“初試身手”單元,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看看選擇哪些材料更能突出“戲迷爺爺”的“迷”,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學會取舍,選材要選典型的材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后面兩篇習作例文,其中《爸爸的計劃》采用了總分的段落結構,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我爸爸是一個工廠的計劃科科長,擅長訂計劃”即為本文的中心句。列舉了三個例子,分別是:1.定時開關氣窗。2.按時作息。3.爸爸幫“我”制定暑假計劃。其中第3個事例——爸爸幫“我”制定暑假計劃是詳寫。這篇習作例文讓學生懂得描寫要詳略得當,不能全部事例都三言兩語帶過,也不能每件事都作為重點來詳寫?!缎≌尽愤@一課跟《爸爸的計劃》結構不同,本文圍繞“小站雖然‘小,可是精心設計,帶給旅客溫暖的春意”來寫。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例文與習作的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單元習作要求是選取一個字如“甜”“樂”“淚”等來寫,要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的方面或者選取不同的事件來寫??梢詤⒖純善x課文或者兩篇習作例文的結構去寫,筆者要求學生在寫作之前圍繞題目先列一個提綱,把要寫的事例列舉出來,注明哪些要詳寫,哪些要略寫,并引導學生選取典型的事例。
五、借助“閱讀鏈接”和“快樂讀書吧”,讀中取樂,以讀促寫
“閱讀鏈接”中安排了跟課文內容或結構相似、語言形式相近的短文或片段,由課內延伸課外,循序漸進,拓展學生閱讀視野,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讓學生明白了同樣的內容可以用不同的寫作方法,達到不一樣的表達效果。統(tǒng)編教材還以“快樂讀書吧”為陣地,帶動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使課外閱讀課程化,學生在學習了一些名篇之后,往往意猶未盡,學生往往更想了解故事的開頭或者結局,更想弄懂故事的來龍去脈,或想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或者成長歷程,這時教師就引導學生去閱讀“快樂讀書吧”推薦的書目,學生去閱讀整本原著。在學生閱覽了四大名著之后,可以設置閱讀分享課,讓學生分享名著中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及其故事,喜歡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學生通過閱讀體驗了讀書的快樂和充實,教師引導學生撰寫讀書筆記(這也是高年級的新課標提出的要求),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讀書筆記評比、故事大王比賽等,激發(fā)閱讀興趣,加深閱讀體驗。平時的測試可以把課外閱讀的考查納入考試內容,即作為發(fā)展題加分,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更大了,通過這樣的檢查,教師可以掌握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情況,認真閱讀的學生評為“閱讀之星”,對不認真閱讀的學生,教師要加強思想動員,必要時可以爭取家長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量的積累,才能演變質的飛躍,學生只有通過海量閱讀才能提高習作水平。
通過以上一系列優(yōu)化讀寫結合教學的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必然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