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鳳妹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苯處熞龅搅⒌聵淙?,首先要立師德、鑄師魂。師德是深厚的知識修養(yǎng)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需要教育培養(yǎng),更需要教師自我修養(yǎng)。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應該是每一個教師的不懈追求和行為常態(tài)。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
【關鍵詞】引路人;愛崗敬業(yè);轉化思想
道德是一個人永遠不變的品質。在任何時代,一個人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時,在這種美德的影響之下,也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從而激勵人們創(chuàng)造無盡的財富。眾所周知,在人們的心目中,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照亮學生成長成才的燭光,教師也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絕大多數(shù)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長期堅守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他們工作認真、兢兢業(yè)業(yè)、責任感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教師的內在涵義。但是,受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的教師隊伍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如,人浮于事、不安心工作;教師體罰學生;校園冷暴力等。這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做到:立德樹人,以德立教,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一、愛崗敬業(yè),做學生的引路人
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yè),就要熱愛教育、熱愛工作、熱愛學校、熱愛學生。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各俱特點的學生,而學生們的知識、技能、情感、性格以及成長的環(huán)境等又是不斷地變化著的,這就決定了教育的過程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和學習技巧的展現(xiàn),而是充滿了崇高品質和人格魅力的心靈交融。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運用到師生間的關系,即是:當教師自身品行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學生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教師自身品行不端正,而要求學生端正,那么,縱然三令五申,學生也不會服從的。筆者深刻認識到,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就是學生的榜樣,直接影響到學生言行,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愛崗敬業(yè),嚴守職業(yè)道德,以愛潤其心,以言導其行,用愛心去滋潤學生,用語言去感化學生,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增強學生前進的動力。按時上課、下課,不遲到早退,嚴格遵守師德規(guī)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真正地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比如,看到學生座位下有紙宵、果皮等垃圾時,不著急批評,而是示范性地撿起來,并告訴學生,我們該怎樣做,才能使學校的環(huán)境更加潔凈。正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要身體力行,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吹綄W生們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我們應該及時表揚、鼓勵,讓學生有跡可循,把好的行為放大成為一種習慣,請相信,正面引導學生總會比批評教育來得更有效。
二、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合格的引路人
“活到老,學到老?!睍r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昨天,你可能是一位好老師,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師,明天就可能被教師隊伍所淘汰。好教師的標準應該是動態(tài)的,是與時俱進、不斷提高的。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自我提升,讓自己博學多才,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師德風采。為人師者應該是終身學習的典范,是學生終身學習的楷模。不僅如此,新時代的教師,還要做學生學習技巧的傳授者和學習障礙的診斷者、課程設計的專家、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行家、信息資源的提供者、獨立學習的指導者,等等。新時代賦予了教師新的角色,我們只有通過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修養(yǎng),才能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
三、認真做好個別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做學生的引路人
可以說,班上的大部分學生是活潑向上、健康成長的,但總會有個別學生的表現(xiàn)不盡人意。這些學生或厭學、或偏科、或吵架、斗毆等,是學校教育中令教師沮喪甚至束手無策的嚴重問題,它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些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現(xiàn)象,它是有根源的,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言行和思想動態(tài),才能找到根源,采取對策,最后解決這些問題。遇到具體的事情,班主任應當認真分析、查找根源,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及時做好“問題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當然,最普遍的方式就是談心談話,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班主任親自找學生談心,也可以委托班干部了解情況;既可以當眾善意地批評,也可以在私下個別開導??傊枷胧切袨榈闹敢?,教師只有了解、掌握了學生的思想脈膊,才能引導和糾正學生的不當言行。我們知道,后進生多半是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要改過來并非易事,需要教師打“持久戰(zhàn)”,監(jiān)督監(jiān)督再監(jiān)督,教導教導再教導,讓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足,在身邊優(yōu)秀學生榜樣的影響和幫助下,能夠認真糾正自己的言行,逐步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生。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總之,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要時刻謹記?!凹热贿x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要在三尺講臺——這方寸之地,發(fā)揚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的精神,嚴于律己、無私奉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韶華。
參考文獻:
[1]王玉芬.對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探討[J].中國培訓,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