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霞
【摘 要】少教多學,既是對學生主體的尊重,也是課堂教學有效性實施的途徑,少教要建立在學生多學的基礎上,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立足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本文從問題啟發(fā)、自主交流、創(chuàng)新思考、潛能發(fā)揮等角度研究了具體的課程實施策略,意在使小學語文課堂更加高效。
【關鍵詞】少教多學;小學語文;學生
何謂少教?它并不是指在課堂上教師少教學習內容,而是指啟發(fā)性的教、針對性的教、創(chuàng)造性的教和發(fā)展性的教,使學生能夠多學,學生的多學便是獨立學習、積極學習、深度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高效學習,《學記》有言,“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這就指出了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應該采取少教多學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設計有效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
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以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教師要啟發(fā)學生,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欲望,問題,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積極的啟發(fā)作用,這也是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采取的策略之一,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多學習,這條捷徑語文老師一直在走,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問題成為了課堂教學的累贅,學生沒有興趣回答,而且實效性不強,不能將學生帶入更深層次的領域,獲得素養(yǎng)的提升,故而,問題設計要科學、有效。
例如在《王戎不取道旁李》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設計有效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這篇課文雖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故事性卻很強,其中也潛藏著深刻的哲理,“同學們,請大家記住,閱讀一篇小短文,用你自己的話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開始了自主學習,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本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用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思想意蘊,問題設計如下:1.王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2.他的觀點你是否認同呢?在這樣的問題下,學生們的思考更加深入,更加積極主動,課堂的實效性也因此增強。
質疑,是課堂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而問題的設計則需要教師下功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接受程度,還要關注到它本身的價值,要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同時,給予學生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二、突出重點內容,引導學生交流
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教是為了不教”,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我們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交流探究,體悟文本的思想內涵,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突出重點教學內容,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讓少教落實到實處,在課程教學實施以前,教師應該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是什么,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對重點內容進行交流探究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學習,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例如在《和時間賽跑》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對主題進行積極的交流和討論?!巴瑢W們,時間容易流失,而我們如何才能把握住這短暫的時間呢?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呢?請大家積極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在這樣開放性的問題引導下,學生們的交流更加積極主動,而且,沒有任何的限制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只有這樣的交流才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價值和能力。
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能夠為課堂教學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非常明確的知道自己要學習什么,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教師可以積極的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交流討論,使教學朝著更深層的方向發(fā)展。
三、給予學生空間,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
捷克教育教學夸美紐斯在談及教育理想的時候曾說,“要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自然學習體,教師應該積極開發(fā)學生自我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在充足的學習空間中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更應如此,要立足本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這需要一個更加有力的平臺,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奠基。
例如在《牛和鵝》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寬松的、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的學習和思想更加的自由,“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的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你想成為一頭牛,還是一只鵝?”這個問題具有趣味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強,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袄蠋?,我覺得我應該不會做一頭任人欺負的牛,我要成為像鵝一樣睚眥必報的斗士?!薄拔矣X得我們不應該被人欺負,也不應該欺負別人?!薄盁o論外表多么渺小,但是我們都不可以自卑?!薄拔矣X得我們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要仔細考查才知道真相。” 學生們在多角度的思考中感悟到了文本的深層思想,很多思想超出了教師的預期,但是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尊重學生的觀點。
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思考文本的思想內涵,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這不僅是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基礎,也是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的完美詮釋,具體的課堂表現(xiàn)中,教師可以從時間和空間上給予學生一定的保障。
四、聯(lián)系實際生活,發(fā)揮學習潛能
生活性是語文課程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種屬性,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要回歸生活,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少教,讓學生多學,這也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應該向生活的方向邁進,向深層次的領域邁進,也只有在生活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發(fā)揮,教師應該在課程中積極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的領悟更加透徹,使學生的主體性更強,因為只有熟悉的地方才有更迷人的風景,才有溫暖的味道。
例如在《祖父的園子》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體悟文學,“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人生經歷呢?這些童年趣事能不能打動你稚嫩的心呢?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值得回憶的事情呢?你們能不能寫出來呢?”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們躍躍欲試,想要書寫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生活的教,為學生開啟了更廣闊的學習天地,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學生們不僅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而且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因此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聯(lián)系實際生活,讓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這是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多學的途徑,教師應該積極尋找文本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從學生的接受程度出發(fā)展開有效的教學策略。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秉持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這不僅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尊重,也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需要,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揮學生潛能等方面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更積極主動,更深刻。
【參考文獻】
[1]胡丹萍.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08):269-270.
[2]杜森嚴.初中語文教學中“少教多學”的實踐探究[J].華夏教師,2020(0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