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文
摘? 要:利用新媒體開展服務是當今時代的重要趨勢。公共圖書館作為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應該積極融入新媒體潮流,借助多種新媒體平臺開展全方位、多層次、有特點的公共文化服務。公共圖書館還應該更新服務理念,完善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從而提高服務效能,滿足讀者大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關鍵詞:新媒體? 公共圖書館? 服務現(xiàn)狀? 服務策略? 服務效能
中圖分類號:G252.1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2(c)-0186-04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Public Library Using New Media to Develop Service
ZHAO Jinwen
(Chongqing Library, Chongqing, 400037 China)
Abstract: Using new media to develop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trend in today. As an important place to provide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trend of new media and carry out all-round, multi-level and characterist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with the help of a variety of new media platforms. The public library should also update the service idea, perfect the service mode and enrich the service cont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and meet the increas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readers.
Key Words: New media;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tatus; Service policy; Service effectiveness
媒體是承載信息、傳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傳統(tǒng)媒體主要是指報紙、期刊雜志、廣播、電視。新媒體是與傳統(tǒng)媒體相對應的概念,主要是指通過網絡技術實現(xiàn)對信息的海量存儲和高效傳播。公共圖書館是提供基礎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是知識文獻的匯聚中心和傳播中樞。因此公共圖書館和媒體(包括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在功能實效上具有千絲萬縷的密切聯(lián)系。在新媒體時代,隨著知識大爆炸,數(shù)據海量化,人們對知識的需求量增大,對文化服務的效率和水準也有更高要求。因此公共圖書館想要更好地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積極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就必須要融入新媒體技術,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文化傳播與閱讀推廣,讓科技革命與技術革新給公共圖書館事業(yè)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和發(fā)展前景。
1? 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開展服務的現(xiàn)狀
新媒體主要分為廣播電視新媒體、平面新媒體、移動新媒體和互聯(lián)網新媒體四大類別[1]。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事業(yè)單位和文化服務機構,在內外需求驅動下,基本上都能夠主動融入信息化時代潮流,并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通過對國內諸多公共圖書館服務形式、服務內容進行深入考察、調研,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開展服務的總體狀況較為良好,尤其是經濟發(fā)展較快、文化普及更高的東部沿海城市,其公共圖書館更能主動融入新媒體技術,利用新媒體平臺提供優(yōu)質公共文化服務。具體而言,公共圖書館主要通過以下多種新媒體途徑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1.1 利用互聯(lián)網新媒體開展全天候文化服務
各大公共圖書館基本上都建立有門戶網站,這也是公共圖書館開展各類文化服務的重要新媒體平臺。讀者可以利用門戶網站查詢、檢索圖書、報刊,閱讀電子文獻,了解館藏資源,以及與工作人員交流互動,等等。
1.2 依靠平面新媒體推廣數(shù)字閱讀
傳統(tǒng)平面媒體在今天依然發(fā)揮著重要的信息媒介功能。在新媒體時代,平面媒體通過利用新技術推出數(shù)字報紙、數(shù)字期刊,實現(xiàn)傳統(tǒng)媒體的跳躍性發(fā)展,擴大了傳統(tǒng)平面媒體的傳播范圍,提升了服務便? ? ? 捷度。
1.3 借助移動新媒體進行多功能文化服務
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每個人都可充分利用移動自媒體和移動新媒體。公共圖書館通過開發(fā)APP客戶端、小程序軟件等,讓讀者在移動新媒體上享受文化服務。另外,公共圖書館還充分利用當下熱門的社交媒體(如微博、微信)、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等進行知識推廣和服務宣傳,受眾群體廣泛,內容豐富新穎,社會反響良好,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情歡迎和好評。
2? 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開展服務的內容
當前新媒體服務已經覆蓋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帶來了文化知識、休閑娛樂等各種便利。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的目的主要是更便捷、高效地進行公共文化服務。具體而言,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開展文化服務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2.1 推廣數(shù)字閱讀,構建書香城市
新媒體時代的閱讀方式多樣化,其中以數(shù)字閱讀最為流行。數(shù)字閱讀包括閱讀內容的數(shù)字化和閱讀方式的數(shù)字化兩層含義[2]。公共圖書館特別注重數(shù)字閱讀。2013年,國家圖書館首次主辦“網絡書香”全國數(shù)字閱讀推廣活動,得到了國內數(shù)十家圖書館的積極參與?,F(xiàn)在每年的3~7月,國家圖書館都會聯(lián)合全國數(shù)百家公共圖書館,共同舉辦數(shù)字閱讀推廣活動,獲得了廣大民眾的充分好評,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3]。2019年,重慶圖書館開發(fā)推出“重圖數(shù)字閱讀平臺”,該平臺融合10萬多冊正版電子書,超過30萬小時的有聲書和視頻資源,讀者通過該平臺實現(xiàn)閱讀圖書、期刊、聽書、觀看視頻等多種數(shù)字閱讀。另外,該館還購買kindle電子書、博看數(shù)字閱讀一體機、智能聽書機,讓不同年齡段的讀者群體都能夠通過數(shù)字閱讀獲得知識積累和身心愉悅[4]。
2.2 拓展延伸服務,擴大社會影響
公共圖書館除了在陣地服務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與平臺外,還應該借助新媒體的優(yōu)勢拓展圖書館的延伸服務,將文化服務送到千家萬戶。該館近年來借助微信、支付寶等社交平臺,與互聯(lián)網企業(yè)、EMS郵政企業(yè)深度合作,打造“重圖到家”服務項目,讓讀者通過手機下單借書,快遞公司送書上門,實現(xiàn)讀者足不出戶、免收押金即可享受圖書借閱及歸還的便利服務[5]。另外,該館還通過將智能聽書機送到社區(qū)養(yǎng)老機構,并仔細教會老年讀者使用方法,有效地服務老年讀者群體,讓他們通過新媒體技術,享受到新時期的公益性文化服務。
2.3 提供參考咨詢,適應讀者需求
公共圖書館除了提供圖書借閱與閱讀推廣服務以外,還會根據讀者的文獻需求提供參考咨詢服務,這屬于深度服務和個性化服務。讀者需要獲得參考咨詢服務,不僅可以到館與專門的學科館員、研究工作者進行面對面溝通,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新媒體平臺提出個人需求。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將專門性的文獻資料發(fā)送給讀者。這種溝通方式不僅節(jié)約了讀者用戶成本,還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別是這兩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公共圖書館基本上都是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參考咨詢與文獻傳遞服務,既保障了讀者的文獻需求,又降低了彼此接觸帶來的感染風險。
2.4 宣傳文化服務,履行社會職能
公共圖書館應該通過新媒體平臺對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成效等進行宣傳和展示。以公共圖書館的門戶網站為例,讀者在此互聯(lián)網新媒體平臺不僅可以檢索文獻書目,還可以了解該公共圖書館的歷史沿革、文獻典藏規(guī)模、新聞資訊、閱讀活動、具體服務內容、交通方式等各類信息,讓讀者對該公共圖書館有較為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另外,眾多公共圖書館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社交平臺推送各類閱讀推廣主題活動,都是對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理念和使命的有效宣傳。
2.5 暢通交流渠道,做好讀者服務
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平臺不僅可以提供便利的參考咨詢服務,豐富的數(shù)字閱讀資源,還可以建立起與讀者大眾溝通的暢通渠道,從而傾聽讀者的心聲與建議,推動公共圖書館不斷完善服務方式,優(yōu)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另外,很多公共圖書館還通過新媒體平臺開通“讀者薦書”服務功能,讓廣大讀者推薦高質量、經典化的圖書文獻,然后加以采購、編目,提供給讀者使用,這既是滿足讀者定制化的需求服務,也是吸引更多讀者參與到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中來,從而實現(xiàn)良性互動與雙贏成效。
3? 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開展服務的策略
新媒體發(fā)展日新月異,技術革新突飛猛進,以互聯(lián)網為載體的新媒體服務給各行各業(yè)都提供了發(fā)展機遇,也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公共圖書館與新媒體融合發(fā)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服務理念更不上新媒體快速發(fā)展,服務方式落后于新媒體技術革新,服務內容較為單一、模式化,服務效能還有待提升等。因此公共圖書館應該著重思考從以下策略入手,利用新媒體更好地開展文化服務與知識傳播。
3.1 踐行時代使命,完善服務理念
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使命做出了明確要求,公共圖書館也正在以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方式去努力踐行使命[6]。在互聯(lián)網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首先應該提高認識能力,完善服務理念。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主要通過陣地服務,吸引讀者到館借閱圖書文獻,實現(xiàn)知識文化的傳播。而在新媒體時代,隨著閱讀內容和閱讀方式的數(shù)字化、網絡化,公共圖書館應該重視互聯(lián)網服務,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廣數(shù)字資源、網絡資源、多媒體資源,提供網絡化參考咨詢服務、文獻傳遞服務、文獻借閱服務,注重利用新媒體加強宣傳推廣等,讓公共圖書館主動參與到新媒體時代的大舞臺,積極履行公共圖書館應有的職責與使命。
3.2 融合技術革新,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
在新媒體、新技術的帶動下,公共圖書館應該主動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以新媒體為重要平臺提供豐富的知識文化和休閑娛樂。當下各大公共圖書館特別注重對微博、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公眾號的建設和管理,因為這是最流行、最大眾化的新媒體社交平臺。因此,公共圖書館應該結合新媒體的特點與趨勢,通過提升公眾號平臺的主體運營能力,擴大公眾號的知名度、關注度,加強對公眾平臺推送內容的深度挖掘與優(yōu)化整合,建立科學化安定評價體系等多種有效途徑[7],實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媒體道路。
3.3 聚焦用戶需求,豐富服務內容
公共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聚焦用戶需求,豐富服務內容,滿足讀者大眾對文獻查閱的需求,對精神文化的享用[8]。讀者至上不僅是服務口號,更需要落實在具體行動中?!皟热轂橥酢辈粌H是新聞媒體界的重要理念,也是圖書館服務的長遠追求。只有通過對館藏文獻不斷細致地整理、深入地挖掘、全力地推廣,在新媒體平臺打造高水準的內容推送和文獻服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積極成效。
3.4 優(yōu)化組織機構,提高服務效能
公共圖書館不僅要注重對服務理念、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的更新和豐富,也要注重對服務效能的提高,這其中就需要對圖書館組織結構進行優(yōu)化。目前,部分公共圖書館在內部機構設置上還不盡合理,尤其是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對圖書館內負責新媒體服務的團隊分工還有所模糊。有些圖書館將新媒體服務職能交給辦公室負責,有些圖書館則交給網絡部門負責,有的則是分散在多個部門,在一定程度上不利用提高服務效率,提升服務效能。因此,應該從客觀情況和工作需要出發(fā),對圖書館組織結構進行合理優(yōu)化,達到分工明確、職責清晰、互相配合的運行狀態(tài),提升服務效率,提高讀者滿意度。
4? 結語
總之,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公共文化服務是一種時代趨勢和潮流。我國公共圖書館總體上已經能夠較好地融入新媒體潮流,并借助新媒體平臺開展服務工作,推廣數(shù)字閱讀,服務讀者大眾。接下來,公共圖書館應該從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內容等多方面加以豐富、完善和優(yōu)化,最終提高服務效能,不斷滿足讀者大眾對知識文化的需求,為構建書香城市、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文化貢獻。
參考文獻
[1] 譚前進,郭城.新媒體運營的理論與實操[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8:2-8.
[2] 許亮,趙玥.書香何處尋:信息時代的閱讀與思考[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9:10.
[3] 王樂春.圖書館數(shù)字閱讀的研究與實踐[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151-157.
[4] 林楠,馮茴花.暢享指尖閱讀新風尚,重圖“數(shù)字閱讀平臺”帶你“泛舟”書海[EB/OL].(2019-07-08)[2021-03-15].https://www.cq.cqnews.net/html/2019-07/08/content_50554179.html.
[5] 李析力.即日起借閱重圖藏書,手機操作便可快遞到家[EB/OL].(2017-11-10)[2021-03-05].https://www.cq.qq.com/a/20171110/005509.htm.
[6] 饒權,克里斯汀·麥肯齊,杰拉德·萊特納,等.彌合數(shù)字鴻溝,促進數(shù)字包容:信息社會中圖書館的新使命[J].圖書館雜志,2021(2):4-19.
[7] 曾一昕,張齊婕.公共圖書館短視頻公眾平臺建設現(xiàn)狀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20(4):14-19.
[8] 朱亞玲,霍巖.新媒體視角下公共圖書館數(shù)字閱讀推廣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9(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