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擁有91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中國共產黨來說,要想加入其中,有“一個人”無論如何也繞不開,那就是入黨介紹人。這一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也不例外。
觀察一個政黨的成長,探究其“納新”制度必不可少。
對于擁有91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中國共產黨來說,要想加入其中,有“一個人”無論如何也繞不開,那就是入黨介紹人。這一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也不例外。
“吃苦耐勞的好后生”
習近平曾經(jīng)說過:“我是在延安入的黨,是延安養(yǎng)育了我,培養(yǎng)了我,陜西是根,延安是魂?!睂@片曾經(jīng)流下過辛勤汗水,并且受益終身的黃土地,習近平有著道不盡的深情。結束插隊經(jīng)歷后,習近平曾在1993年和2015年重訪梁家河,看望村民,并在2007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四次給梁家河村回信,表達惦念和關心。
在2015年的一次考察工作中,習近平見到了原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梁玉明,并熟悉地叫出了他的小名“王栓”。作為當年的老支書,梁玉明與習近平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很多接觸,和習近平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此外,梁玉明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習近平的入黨介紹人。
1973年,20歲的北京知青習近平住窯洞、睡土炕,能說一口地道的陜北話,是與陜北梁家河村里人相處融洽的“自家人”。他所有農活都熟悉,也是村民口中種地的“好把式”“吃苦耐勞的好后生”。
這些,都被梁玉明看在眼里。因為覺得“習近平本人表現(xiàn)好,踏踏實實干,有想法,能團結群眾、團結隊干部”,當年8月,梁玉明便鼓勵習近平申請入黨。習近平很快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先后寫了多份“入黨申請書”
根據(jù)梁玉明的回憶,在收到習近平的入黨申請書后,他組織召開了一個黨員會,會上大家都同意習近平入黨。之后,梁玉明又組織召開了支部會,同意習近平入黨。但是當梁玉明拿著材料到公社時,卻遇到了麻煩——公社書記不批,并且還批評梁玉明:“你這個梁玉明這么膽大,你敢把‘黑幫子弟介紹入黨!”
曾和習近平在同一個生產隊的梁家河村村民王憲平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本刊有售,訂購熱線:027-87927015)中回憶,在20世紀70年代的農村,“地、富、反、壞、右”的子女不允許入黨,像習近平這樣從城里來的知識青年,更是被當作“黑幫子弟”禁止入黨。再加上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和父親習仲勛所謂“問題”的原因,習近平入黨的希望一度十分渺茫。
梁玉明告訴習近平:“不要怕人家不批,你應該要求進步?!甭犃肆河衩鞯脑?,習近平并沒有放棄向黨組織靠攏。加上受到成長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影響,習近平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胸懷為人民謀福利的理想抱負,他又陸續(xù)寫了好幾份申請書。
后來,公社黨委終于開始重視習近平入黨的問題。最終,經(jīng)過組織程序,1974年1月10日,習近平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中共為何要設“介紹人”
其實,對世界上的許多政黨來說,申請人想要加入其中,僅需提出申請、等待批準就可以。而中國共產黨9100多萬黨員,則都要像習近平一樣,經(jīng)過入黨介紹人的“介紹”才能加入黨組織。
中共為何要設“介紹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入黨介紹人被認為是相當于“革命擔保人”的角色,不僅關乎黨的壯大,更關乎黨的存亡。中共全面執(zhí)政后,這一制度被保留,“擔保人”轉變成為“引路人”和“培養(yǎng)人”,入黨介紹人成為申請人加入黨組織的“啟蒙老師”。
百年中,這一制度也成為中共從第一部黨章到今天第十八部黨章為數(shù)不多、全程保留的制度。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共“納新”程序的嚴謹與規(guī)范,及對自身純潔性一以貫之的追求。
歷史上,與入黨介紹人制度設立同期,中共就完成了自身的“規(guī)矩”建設。“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痹诟锩鼞?zhàn)爭時期的特殊情勢下,中共黨員數(shù)量急劇波動,但無論黨員數(shù)量增或減,中共始終堅持標準和條件高要求。出現(xiàn)在這一時期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共產黨不能不執(zhí)行比較一般平民更為嚴格的紀律》等名篇,是中共保持自身純潔性初期探索的見證。
由革命黨向執(zhí)政黨轉變,全面執(zhí)政后的中共更加注重自身建設?!包h的自身建設歷來關系重大、決定全局。”“要嚴把發(fā)展黨員入口關,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對那些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黨內撈好處的人,一個都不能要。”正如習近平所言,當下,作為擁有91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中共“納新”始終遵從一套嚴格的標準和程序,特別強調杜絕“帶病入黨”。
入黨后,以黨章為基礎和依據(jù)形成的一系列準則、條例、規(guī)定、辦法、規(guī)則、細則等硬性紀律,和以集中學習、主題教育、民主生活會等為代表的各種組織生活,則始終提醒著入黨的每一個成員: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這份不容忘記的“初心”,也是這個政黨追求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基石。
正如外界評論所說:“中國共產黨從來不是,過去不是,將來也不能是不同利益群體的俱樂部,而是有著共同信仰、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的成員組成了這個組織?!?/p>
(中新社、人民網(wǎ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