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婆媳關系的歷史變遷
        ——以北京市平谷區(qū)Y鎮(zhèn)為例

        2021-06-22 08:34:06黃麗芬
        人口與社會 2021年3期
        關鍵詞:婆媳關系婆媳媳婦

        黃麗芬

        (華中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一、問題的提出

        家庭關系中,婆媳關系最微妙和最難處理。由于家庭內(nèi)部關系的整體性和連帶性,婆媳矛盾會派生出其他家庭矛盾,而其他類型的家庭矛盾又會導致婆媳矛盾的加劇。婆媳關系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使得婆媳關系在家庭關系中最為薄弱,眾多家庭矛盾和家庭悲劇由此產(chǎn)生。在市場經(jīng)濟和現(xiàn)代文明的影響下,婆媳關系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婆媳關系是考察當代家庭關系形態(tài)及其實踐邏輯的重要切入點。

        既有研究主要從兩個視角分析婆媳關系。一是沖突論的視角,聚焦于婆媳矛盾的產(chǎn)生原因、表現(xiàn)形式和深層邏輯,包括女性情結、母體家庭、權力爭奪、養(yǎng)老資源競爭、角色理解錯位、日常生活摩擦等[1-6]?;诖耍盅苌銎畔标P系歷史變遷過程中的三種樣態(tài):婆婆比媳婦厲害、媳婦比婆婆厲害、婆婆和媳婦旗鼓相當[7-8]。二是結構功能的視角,或從家庭內(nèi)部考察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家庭倫理對婆媳關系的影響,或從家庭外部考察宏觀社會制度、文化結構、思想觀念對婆媳關系的影響[9]。沖突論視角抓住婆媳關系最激烈的形式,細膩地梳理矛盾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其類型,展示婆媳關系的豐富內(nèi)涵;結構功能視角從微觀的家庭生活或宏觀的家庭制度和社會制度出發(fā),抓住婆媳關系的社會功能,深度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婆媳關系如何影響社會再生產(chǎn)和家庭再生產(chǎn)。

        無論是沖突論視角還是結構功能視角,都暗含著家庭政治的母題,而家庭政治建立在關系解放和經(jīng)濟增長這兩個基點之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帶有封建色彩的婆媳關系向現(xiàn)代婆媳關系轉型,同時伴隨著家庭經(jīng)濟的緊張,導致了婆媳關系的緊密性和沖突化。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現(xiàn)代思想觀念深入人心,家庭成員全方位地走向開放性市場,家庭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表現(xiàn)為家庭關系民主化、家庭結構核心化、家庭功能弱化和外化等,與之相伴隨的是婆媳關系的松散化。在此背景下,沖突論視角和結構功能視角都存在著解釋盲點。一是婆媳關系趨于平和化,極少以劇烈沖突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轉變?yōu)槿粘I钪须[秘的、個體性的摩擦,并且摩擦的起點不再是沖突論視野下的權力爭奪、資源分配等;二是婆媳關系呈現(xiàn)出相對松散的特征,無法直接套用婆婆厲害還是媳婦厲害,或者婆婆和媳婦都厲害的框架;三是婆媳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走出“匱乏時代”,進入“后匱乏時代”,家庭關系問題很難再用經(jīng)濟手段進行解決。這說明包括婆媳關系在內(nèi)的家庭關系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需要用新的框架對此進行解釋。

        基于此,本文在家庭政治框架外,借用生活政治理論,比較家庭政治和生活政治兩個不同框架下婆媳關系實踐邏輯的差異性,在微觀的日常生活中考察當代婆媳關系的實踐方式,具體從角色預期、角色距離、角色互動三個層面展開。調(diào)查資料來源于2019年8月15日至16日筆者及所在團隊在北京市平谷區(qū)Y鎮(zhèn)的駐村調(diào)研。Y鎮(zhèn)是北京市遠郊鎮(zhèn),距北京市50公里,鎮(zhèn)域面積65平方公里,耕地4.6萬畝,下轄20個行政村,總人口3.4萬人。Y鎮(zhèn)農(nóng)民家庭過著“類城市化”的生活,城市化率低于20%,受限于超高房價,年輕人以“早出晚歸”的方式在北京市及其周邊地區(qū)工作。老年人除了通過種果樹獲得收入外,女性53歲及以上,男性60歲及以上,每月還有2 000多元的養(yǎng)老金。地理位置鄰近首都、家庭經(jīng)濟相對寬裕使得Y鎮(zhèn)農(nóng)民家庭關系現(xiàn)代化程度明顯高于普通中西部農(nóng)村,為研究中國婆媳關系的歷史變遷及其實踐邏輯提供了豐富而生動的實證材料。

        二、家庭政治框架下的婆媳關系及其變遷

        家庭與政治似乎是兩個毫不相關的領域,但實際上,政治也滲透在每個家庭之中[10]。目前學界已有不少關于家庭政治的研究,例如吳飛從家庭政治的角度討論了華北農(nóng)民自殺的類型和內(nèi)在邏輯,正是家庭生活中的不公平感導致大量家庭悲劇的產(chǎn)生[11]。閻云翔通過討論農(nóng)民分家、私人生活的變化等,發(fā)現(xiàn)個體主義價值觀興起,進而提出“無公德的個人”[12]。

        (一)家庭政治:革命政治與增長政治的統(tǒng)一

        家庭政治包括革命政治和增長政治:前者指的是家庭成員從各種封建性的、結構化、固化的家庭關系中掙脫出來,逐漸走向家庭結構扁平化、家庭關系平權化的過程;后者指的是家庭作為生產(chǎn)生活的基本單位,進行勞動分工、經(jīng)濟積累、家庭發(fā)展以及圍繞著發(fā)展目標進行角色調(diào)適并實現(xiàn)功能整合的過程。革命政治是一條暗線,增長政治是一條明線。革命政治為增長政治提供結構基礎,增長政治為革命政治提供資源支撐。二者緊密聯(lián)系、相互強化、相互促進。

        具體而言,圍繞著家庭的革命政治包括性別革命、結構革命和關系革命三個方面。首先,在性別權力方面,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女性必須依附于男性和家庭才能獲得生存機會和生活意義[13],而性別革命讓女性從家庭邊緣者和依附者的位置逐步走向家庭權力的核心地帶,男女平等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其次,在家庭結構方面,傳統(tǒng)理想的“三代同堂”“四代同堂”聯(lián)合大家庭結構逐步被核心小家庭結構取代,在這個過程中,代表著核心小家庭利益的媳婦與代表著大家庭利益的婆婆發(fā)生激烈沖突,婆媳矛盾最為頻繁。最后,在家庭與擴大的親屬關系網(wǎng)絡之間,隨著農(nóng)民進入市場和市場進入村莊雙向運動的不斷深入發(fā)展,鄉(xiāng)村互助體系走向瓦解,基于血緣關系和姻親關系建立起來的親屬關系網(wǎng)絡走向松散化,無論親屬關系還是朋友關系,日常生活中的關系實踐才是判斷關系遠近的關鍵。在娘家和婆家關系中,“內(nèi)外有別”原則弱化,小家庭生活中“雙系并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家庭的增長政治主要圍繞著家產(chǎn)支配權展開,具體包括家庭財產(chǎn)如何使用、如何分配、誰來分配、家庭功能如何實現(xiàn)、家庭資源如何整合、如何應對家庭發(fā)展壓力等。傳統(tǒng)社會中農(nóng)民家庭踐行著共有家產(chǎn)制,家產(chǎn)支配權掌握在當家人手中,因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農(nóng)民最重要的生存手段,農(nóng)業(yè)勞動投入及其產(chǎn)出的不確定性和集體性,使得家產(chǎn)分配踐行著“先集中再分配”模式。勞動所得先全部集中至當家人處,當家人再根據(jù)“農(nóng)業(yè)再生產(chǎn)—日常生活支出—個體需求—儲蓄”的先后序列安排家庭支出。隨著農(nóng)民家計模式的轉變,勞動力以生產(chǎn)元素的方式進入市場,個體勞動投入和勞動所得的關系變得直接明晰,家庭勞動力的差異性體現(xiàn)出來,家產(chǎn)的共有形式逐漸瓦解,家產(chǎn)支配權分散至多個核心家庭,甚至一個核心家庭內(nèi)部也有兩三個獨立的經(jīng)濟核算單元。與家產(chǎn)支配權從集中到分散的過程相伴隨的是小家庭的獨立訴求,小家庭要求從聯(lián)合大家庭中脫離出來,依靠自己的勞動力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圍繞著分家的時間、方式、內(nèi)容等產(chǎn)生了多種家庭矛盾,其中尤以婆媳矛盾居多。

        其實,家庭政治中無論是革命政治還是增長政治,均通過當家人與普通家庭成員的關系體現(xiàn)出來。當家人一般是集父權、夫權、家產(chǎn)支配權、日常生活管理權于一體的關鍵角色,是家庭公共性和家庭權力的人格化。當家人是家庭權力中心,普通家庭成員與當家人的結構距離決定了他們之間的權力分化樣態(tài)。隨著男女平等化、家庭結構核心化,當家人的權力從集中化走向分散化、多元化,即從父親一人當家轉變?yōu)楦复敻复募?、子代當子代的家、男主人與女主人權力分享的格局。這個格局的最終形成,經(jīng)歷了長期的家庭變遷過程。

        (二)家庭政治框架下婆媳關系的歷史變遷和實踐邏輯

        20世紀80年代以來,婆媳關系經(jīng)歷了明顯的變遷,總體來看,可以將之分為四個歷史形態(tài)。(1)文中使用了“80年代”“2000年左右”“2010年前后”三個用于表示歷史階段的時間點,只是為了表述的方便,采用模糊判斷,并不是說歷史發(fā)展到這三個時間點婆媳關系便發(fā)生了驟變。選取這三個時間點,有各自的依據(jù):首先,80年代全國大范圍推廣分田到戶,媳婦不需要依附婆家便能獲得土地,婆媳關系的經(jīng)濟基礎發(fā)生改變;2000年左右全國性勞動力市場形成,各地村莊務工潮形成,家庭總收入中務工收入所占比重逐漸超過務農(nóng)收入,年輕媳婦進入勞動力市場,從收入結構、居住距離等多個方面改變了婆媳關系;2010年前后,獨生子女結婚,農(nóng)民城市化率提高,進城買房、孩子教育等家庭發(fā)展壓力驟升,同時,公婆自養(yǎng)能力很強,婆媳關系平等化趨勢明顯,生活政治開始取代家庭政治成為家庭關系的實踐邏輯。

        20世紀80年代初期及以前的婆媳關系基本上傳承了傳統(tǒng)社會的婆媳關系模式。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倡導男女平等的婚姻觀念,“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深入民心,但是婆媳關系并沒有明顯改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傳統(tǒng)思想觀念根深蒂固,50、60年代的婆婆一般出生成長于30、40年代,她們接受的是“媳婦應該聽婆婆的話”“千年媳婦熬成婆”等傳統(tǒng)價值觀。其次,大集體時期倡導男女平等,強調(diào)孝親敬老,賦予婦女平等勞動的權利、認可婦女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以家庭為單位的“先集中再分配”的成果分配方式,父親仍然是大家庭的當家人,掌握著家產(chǎn)支配權。雖然與年輕媳婦相比,婆婆沒有勞動力優(yōu)勢,但是因為靠近“權力中心”,婆婆間接行使著管家權。在“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分工模式下,婆婆當?shù)氖侨粘I畹募?,媳婦仍然處于權力邊緣地位,并且這種“婆婆比媳婦厲害”的模式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

        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2000年左右屬于轉型期,婆媳沖突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分田到戶后,農(nóng)民以集體成員的方式獲得土地承包權,媳婦不再通過依附婆家獲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資料,在生產(chǎn)關系和財產(chǎn)關系上,媳婦首先獲得了主動權。加上年輕夫妻具有明顯的勞動力優(yōu)勢,從大家庭中脫離出來才能更好地追求幸福生活成為媳婦們的共識。所以,婆媳矛盾首先因媳婦強烈的分家訴求而產(chǎn)生。其次,隨著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打工潮的興起,工商業(yè)收入逐漸在家庭收入中占據(jù)一定比重,并且隨著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工商業(yè)收入越來越占據(jù)主要地位。媳婦的勞動力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與此相對的是婆婆的勞動力處于被市場淘汰的尷尬境地,大多數(shù)婆婆只能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在此條件下,婆婆是否幫忙帶孩子,幫誰帶孩子成為婆媳矛盾的焦點,并牽扯到妯娌關系。最后,隨著婦女勞動參與程度和市場融入程度的提高,年輕媳婦對家庭的貢獻度明顯提高,其在小家庭中的支配權和話語權隨之加強。媳婦根據(jù)公平交換的邏輯處理婆媳關系,如果公婆對小家庭沒有太大貢獻,且在分家、帶孫子等關鍵時刻沒有發(fā)揮作用,媳婦在養(yǎng)老問題上就“撒氣”,由此導致多層次的“老年人危機”。分家、帶孩子、養(yǎng)老等方面都可能導致婆媳矛盾,當矛盾持續(xù)時間過長并且沒有解決渠道時,就容易演變?yōu)榧彝ケ瘎 ?/p>

        2000年以后婆媳矛盾漸緩,媳婦的主動權突出,在婆媳關系中逐漸占據(jù)上風。其一,2000年以后的婆婆多出生于20世紀50、60年代,她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媳婦多出生于70、80年代,接受了現(xiàn)代化的教育,無論婆婆還是媳婦均出生成長于新社會,傳統(tǒng)觀念對她們的影響不再顯著。其二,計劃生育帶來少子化的家庭結構,基于分家、帶孩子、養(yǎng)老等問題的沖突緩解,帶孫子成為老年人的基本任務。其三,隨著全國統(tǒng)一勞動力市場的建立和開放,年輕媳婦基本脫離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媳婦在城市、婆婆在農(nóng)村的空間距離使得婆媳相處機會大幅度減少,沖突產(chǎn)生的機會也隨之減少。其四,一方面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在家庭生產(chǎn)中占據(jù)的比重越來越小,婆婆要依附于小家庭才能獲得養(yǎng)老資源;另一方面婆婆親身經(jīng)歷了婆媳沖突,認識到養(yǎng)老關鍵看媳婦,只有與媳婦建立起平等的交換關系,老年生活才有保障。婆婆通過“贈權”[14]等策略性行為主動向媳婦讓渡權力,“學會做老人”成為婆婆們的普遍共識。其五,婚姻市場的不平衡性導致結婚難,客觀上使得年輕媳婦成為家庭權力的核心,為了子代家庭的穩(wěn)定,保障家庭再生產(chǎn)和養(yǎng)老,婆婆甚至努力“討好”媳婦。

        2010年至今屬于“有距離的婆媳關系”階段,少子化、相對充足的資源、傳統(tǒng)家庭關系的松綁,使得婆媳關系發(fā)生了根本轉型。婆媳摩擦不再圍繞資源和履責展開,而是圍繞著消費觀念、育兒觀念、生活習慣等日常生活展開,詳見表1。

        表1 婆媳關系的歷史變遷及邏輯轉換

        三、生活政治:理解當代婆媳關系的一個視角

        (一)隱秘的文本:當代婆媳關系的特點

        農(nóng)民用兩句話形容當前婆媳關系,“現(xiàn)在的婆媳關系變好了”“婆媳關系是這個世界上最難處的關系”,兩句話雖然看似矛盾,其實指出了當代婆媳關系的特點。一方面與前一階段的婆媳沖突相比,婆媳關系進一步平和化;另一方面婆媳摩擦并沒有減少,只是爭論的焦點發(fā)生了轉移,從家庭政治下的公平性轉向生活政治下的自主性。婆媳關系不再以沖突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而是在村莊公共生活和村莊治理中走向隱匿,家庭內(nèi)部更加和諧,婆媳關系仿佛不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但是表面的婆媳沖突少了,并不意味著婆媳關系不再重要,而是婆媳關系從村莊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議題轉變?yōu)椤半[秘的文本”。具體來看,婆媳摩擦中“隱秘的文本”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第一,非劇烈性,“沖突沒有,摩擦不止”。生活政治圍繞著“我們該如何生活”展開,與個體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實現(xiàn)高度相關,是一種關于生活方式選擇的政治。在結構扁平化、傳統(tǒng)規(guī)則弱化的背景下,每個人根據(jù)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理解選擇特定的生活方式,并且賦予這種選擇以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大到買房買車、投資理財、教育方式等,小到飲食習慣、運動健康、生活作息等都需要個體進行選擇,選擇不同就容易產(chǎn)生矛盾。再加上家庭生活具有緊密性,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可能成為摩擦的源頭。

        第二,細碎性,“大事沒有,小事不止”。摩擦產(chǎn)生于日常生活,婆婆和媳婦來自不同的家庭,對生活方式有不一樣的理解,在細碎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差異是導致摩擦的主要原因。一個眼神、一雙鞋子的擺放、吃飯時的聲音、起床時間的早晚等都會導致婆媳摩擦。也正因為摩擦焦點的細碎性,進一步加強了摩擦的隱秘性,家庭生活中的不滿很難被表達和理解。

        案例1:舉個簡單的例子,那次我和婆婆在廚房干活,我備菜,婆婆炒菜,本來氣氛挺好的。但我切完辣椒,想重洗一次的時候,婆婆把還沒濾好水的辣椒搶走了,嘴里直念叨:“哎呀再洗再洗,辣味就沒得了。”我震驚地說:“切完辣椒不洗,萬一里面有不干凈的呢,例如有個小蟲子?!逼牌乓贿叞褯]有洗好的辣椒倒進鍋里,一邊說:“吃辣椒圖啥?不就圖個辣味嘛,你們年輕人就是太見不得臟東西了,老想著這里不干凈,那里不干凈,老祖宗說得好,不干不凈吃了沒病?!蔽衣犓龥]完沒了地講這些,越聽越不舒服。后面吃飯的時候,看到那盤辣椒,我就啥也吃不下去,也沒有平時那么活潑。婆婆應該也感受到了我的不舒服,那一整天我們就沒怎么再說話。(案例編號:20190822YZD)(2)根據(jù)社會學編碼規(guī)范,文中案例編號中前面8個數(shù)字表示訪談時間(依次按照年月日進行編碼),后面大寫字母表示訪談對象名字首字母。例如2019年8月17日對李曉明的訪談資料編號為“20190817LXM”。

        第三,沒有對錯,只有差異。家庭政治框架下的沖突主要產(chǎn)生于不平衡感,要么是某個或者某些家庭成員沒有扮演好其家庭角色,違背了社會傳統(tǒng)認知,要么是在家庭經(jīng)濟方面當家人偏心,尤其是分家時的不公平,這說明家庭政治中的沖突是能分出對錯的,也是可以將是非道理講出來的。但是在生活政治下,摩擦的緣起并沒有對與錯,針對同一個問題,婆婆和媳婦做出不同的選擇,并且各自為自己的選擇賦予價值,不同的價值本身并沒有對錯,只有選擇的差異。例如,針對“剩菜剩飯該不該吃”這個經(jīng)常引起婆媳摩擦的問題,婆婆認為倒掉太浪費,節(jié)約是美德,媳婦認為剩飯剩菜不健康,美好生活的基礎就是健康的身體。雙方均有道理,甚至不少婆婆和媳婦表示,她們完全能夠理解對方的想法。但是理解歸理解,真的要自己按照對方的想法生活就很困難了。所以,很多婆媳分開吃飯,分開生活。

        第四,關系的個體性。在家庭結構扁平化、家庭關系民主化的背景下,日?;咏煌蔀殛P系好壞的決定性因素,而交往具有高度個體性和情境性,個體特質(zhì)和個體能力成為影響婆媳關系的關鍵變量。當婆婆或者媳婦中有一個人對家庭生活有明確規(guī)劃,并且預期比較高時,任何家庭成員的行為打破了她的規(guī)劃,都有可能引發(fā)摩擦,并且這種摩擦極具個體性。因為這只是她個人對家庭生活的規(guī)劃,并不是家庭成員共同的目標。個體性的問題要想轉變?yōu)榧彝ス沧h題存在困難,其他人并不一定能理解和接受。這進一步增加了摩擦的隱秘性,因為個體性的東西是最為典型的“隱秘的文本”。

        (二)當代婆媳關系的實踐邏輯

        當代婆媳摩擦具有非劇烈性、細碎性、差異性和個體性的特點,這導致大多數(shù)婆媳摩擦被封閉在個體內(nèi)部,家庭空間中充滿了各種容易導致摩擦的“氣”,這些“氣”很難累積起來,但總處于不斷生發(fā)之中。為了避免摩擦的產(chǎn)生,婆婆和媳婦不斷調(diào)整和適應對方,婆媳關系的家庭實踐逐漸產(chǎn)生了新的邏輯,具體表現(xiàn)為角色預期合理化、角色距離常態(tài)化和角色互動策略化。

        1.角色預期合理化

        家庭成員之間因為目標共識的存在,需要整合家庭資源,利用家庭合力,才能有效應對家庭壓力,這使得每個家庭成員對另外的家庭成員有所預期。例如,希望孩子認真學習,老年人自己照顧自己,妻子溫柔體貼,丈夫能掙錢養(yǎng)家等。在家庭政治框架下,婆婆和媳婦之間也有明確的角色預期。婆婆希望媳婦能像女兒一樣聽話、踏實勤勞、會持家、尊敬老人、和睦鄉(xiāng)里等,媳婦希望婆婆能體貼自己、幫助帶孩子、料理家務、不說閑話、不偏心等。生活政治框架下的婆媳角色預期呈現(xiàn)出合理化的特點。婆婆希望在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媳婦能夠照顧自己。Y鎮(zhèn)農(nóng)村有不少老年人將自己的養(yǎng)老金節(jié)省下來,為生活不能自理時住養(yǎng)老院提前做好準備。媳婦希望婆婆能幫忙照顧孩子,在自己上下班不方便的時候接送孩子。婆媳交往時,針對某一具體行為存在兩個判斷標準,一是兩個人的家庭角色距離,二是兩個人的情感互動和責任踐行,從哪個維度來判斷具體行為的意義會影響婆媳關系。

        案例2:婆媳關系確實不好弄,婆婆不可能把媳婦當女兒,媳婦也不可能把婆婆當媽。我發(fā)現(xiàn)我媽不管怎么做,老婆總能挑出錯來。周末我和老婆都喜歡躺在床上或者沙發(fā)上玩手機,我媽看到了,大部分時候都只會說我,這個時候我老婆就會說:“同樣玩手機,怎么只關心自己兒子啊,兒媳婦終究還是外人?!被蛘哒f:“想訓我就直接來,干嗎用這種旁敲側擊的方式?!迸紶栁覌屢矔f老婆兩句,什么對眼睛不好啦,對脊椎不好啦,我媳婦就跟我說:“我又不是她女兒,怎么可以這樣對我說話,就不能委婉點嗎?”婆婆和媳婦要想達到親如母女的狀態(tài),那就得兩個人在大多數(shù)的事情上想到一處去,但是我的親身經(jīng)歷表明,這基本是不可能的。(案例編號:20190820WXY)

        2.角色距離常態(tài)化

        與角色預期合理化相伴隨的是角色距離的常態(tài)化,包括身體距離、居住距離和心理距離。從身體距離來看,婆婆和媳婦之間很難如母女般親密,她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總是借助于一定的中介,如兒子(丈夫)、孩子、禮物等。中介的存在一方面表明婆媳相處有明顯的策略性,另一方面說明婆媳關系容易產(chǎn)生摩擦。從居住距離來看,在中西部地區(qū),婆婆和媳婦大部分時間不住在一起。年輕人平時在大城市打工,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回家。因為長時間不住在一起,見面后反倒顯得比較親熱,不少婆婆和媳婦將之總結為“距離產(chǎn)生美”。就算婆婆和媳婦住在一起,也會通過分開吃飯等方式保持距離。總之,現(xiàn)在共同居住的婆媳越來越少,少數(shù)住在一起的,以后也打算分開。從心理距離來看,婆媳關系具有脆弱性,容易因為摩擦產(chǎn)生裂痕,并且修復的難度比較大。與此同時,婆婆和媳婦又是一家人,在很多方面還需要合作,為了保證合作的實現(xiàn),婆婆和媳婦不論外表多么和諧,心里總是明確劃定一條界限。不少婆婆和媳婦都認識到,媳婦不可能和女兒一樣,婆婆不可能和媽媽一樣。母女不管怎樣鬧矛盾,沒有隔夜的仇。但是婆媳之間多說了幾句,關系很可能就崩了,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和諧。所以婆媳之間有些話不如不說,實在忍不下去了,也不能直接找對方說,而是要通過一定的中介緩和一下,例如兒子(丈夫)。

        身體距離、居住距離和心理距離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代有距離的婆媳關系。需要指出的是,保持距離并不是婆婆或者媳婦單方面做出的選擇,而是在生活政治框架下,為了避免婆媳摩擦,由婆婆和媳婦共同做出的策略性調(diào)整,并且演變?yōu)楫敶畔标P系的普遍趨勢。這種距離并不是簡單的物理距離,而是有著豐富的社會內(nèi)涵,說明婆媳關系背后的社會和經(jīng)濟基礎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

        3.角色互動策略化

        一方面婆媳之間容易產(chǎn)生摩擦,另一方面婆媳之間有多方面合作的客觀需求,為了維持關系,從而保證家庭的完整性以及家庭合力的實現(xiàn),當代婆媳相處十分注意策略。根據(jù)具體情境的不同,婆婆、媳婦以及其他家庭成員都為緩和婆媳矛盾做出策略性的改變,可以簡單將之區(qū)分為話語策略、關系處理策略兩個方面。具體而言,話語策略指婆媳注意日常相處中的說話來避免摩擦的產(chǎn)生,尤其是面對有爭議的問題時。潘曉慧從年輕媳婦角度出發(fā),指出策略性的婆媳關系包括恭維以否定、以退為進、討好以躲避、先斬后奏、先應承后突變五個方面[15]。關系處理策略包括討好策略、躲避策略、中介策略等,其中討好策略指婆婆和媳婦為了讓對方開心做出努力。一般而言,婆婆可以通過盡心盡力幫媳婦做家務、夸贊媳婦、媳婦與兒子吵架時維護媳婦等達到討好媳婦的目的,媳婦可以通過送禮物、鼓勵夸贊等討好婆婆。躲避策略指對于那些雙方容易產(chǎn)生劇烈沖突的事情,做的時候盡量不讓對方知道,避免發(fā)生沖突。中介策略指面對一些兩人直接交涉會產(chǎn)生不愉快的問題,一般借助第三方避免尷尬和摩擦。

        案例3:有些事情是不能當面做的,當面做兩個人都下不來臺,搞得不好還會吵架。我喜歡買衣服,特別是到換季的時候,但是我婆婆特別節(jié)約,一件衣服能穿很多年,我不會因為她節(jié)約就不買了啊。我和老公住在鎮(zhèn)上,但平時經(jīng)常開車去婆婆家吃飯,吃完再回家。每次我買了新衣服,上班的時候穿新衣服,還要帶著舊衣服,快到婆婆家的時候再把舊衣服換上,新衣服放在車里。老公經(jīng)常笑話我,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其實我婆婆也有不少事情瞞著我,例如我老讓她少弄點菜,她就是不聽,說白天我們都不在家的時候,她一個人吃剩的剛剛好,之前我還為這事跟她生氣,后來想想也就算了,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不可能說改就改的,現(xiàn)在只要她不在我面前吃就好了。其實,她不可能不知道我還是經(jīng)常買衣服,只是偷偷買,她跟我一樣,假裝不知道罷了。(案例編號:20190818CDM)

        案例4:我老公是河南人,我們一起在北京發(fā)展,婆婆就搬過來跟我們住了,平時幫我們料理一下家務。我婆婆沒有多少錢,我想著婆婆已經(jīng)幫我們這么多了,總不能我們的日常開支也由她來負擔。但是怎么給她錢,我直接給肯定是不行的,一是她不會要,二是我也不好意思這樣給。后來想了個辦法,讓我兒子給他奶奶,后來發(fā)現(xiàn)這樣還是不行,婆婆花完了也不說。最后我想出一個好主意,在電視柜的抽屜里放200元,告訴婆婆那里有錢,需要用就去那里取,我時常打開往里面添,保證能有200元左右,婆婆就一直從里面拿,這樣兩個人都避免了尷尬。(案例編號:20190818WLL)

        四、從公平性到自主性:婆媳關系中焦點的轉換

        生活政治是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在對現(xiàn)代社會的內(nèi)涵、特征、過程、維度、后果等進行系統(tǒng)思考后提出的概念,在吉登斯的理論體系中,與生活政治相對的概念是解放政治,二者統(tǒng)一于他對現(xiàn)代性的解讀和診斷。吉登斯在《現(xiàn)代性與自我認同》中指出:“解放政治包含了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力圖打破過去的枷鎖,因而也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改造態(tài)度;另一個是力圖克服某些個人或群體支配另一些個人和群體的非合法性統(tǒng)治?!盵16]他在《超越左與右——激進政治的未來》中進一步指出:“解放意味著自由,包括擺脫武斷地堅持傳統(tǒng)的自由,擺脫武斷的權力和物質(zhì)剝奪的約束的自由。解放政治是一種生活機會的政治,因此是創(chuàng)造行動自主性的核心?!盵17]從內(nèi)在結構來看,解放政治包括兩個方面:革命政治和增長政治[18]。前者指打破固化的社會結構,從各種既定的封建社會關系和身份等級中掙脫出來,以平等的社會交往追求個體解放和個體自由,后者指通過發(fā)展生產(chǎn)實現(xiàn)經(jīng)濟增長,從而解決饑餓、貧困、不平衡等社會問題,并且發(fā)展經(jīng)濟成為解決各類問題的最重要手段。

        吉登斯在《親密關系的變革》中指出:“我們所說的生活政治學是關于生活方式的政治學,在制度反射性的語境中運作”[19],“如果說解放政治是有關生活機會的政治,那么生活政治就是有關生活方式的政治”[17]。在高流動性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政治關注我們應該如何生活的問題,即有關價值、規(guī)則、制度、方式等的選擇,直接關涉?zhèn)€體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實現(xiàn)。傳統(tǒng)政治學偏重民族國家、文明形態(tài)及其沖突、制度與政策等宏觀層面,而生活政治將政治分析帶入日常生活中那些被認為理所當然的選擇和道德倫理中,微觀而隱秘的日常生活、親密關系、身體等因此進入研究視野。生活政治聚焦于“我們該如何生活”這個主題,關注被以解放政治為核心的傳統(tǒng)政治學忽略的非正統(tǒng)政治問題,在全球化和市場化背景下,從個人自我認同與自我實現(xiàn)、家庭日常生活方式選擇、整體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社會風險等層面展開研究。

        家庭政治的政治焦點是公平性,生活政治的政治焦點是自主性,從公平性到自主性的轉變是婆媳關系變遷的核心。家庭政治中的婆媳沖突主要產(chǎn)生于不平衡感,生活政治中的婆媳摩擦主要產(chǎn)生于交往中對自主性的損害。

        具體而言,不平衡感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家庭成員沒有履行責任時的不平衡感,另一種是由不公平的家產(chǎn)分配導致的不平衡感。家庭是結構、功能、倫理三位一體的基本社會單元,結構再生產(chǎn)依賴于家庭功能的正常發(fā)揮,而家庭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有賴于結構的完整性和倫理的約束性。每個家庭成員承擔著不同的家庭責任,只有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義務,家庭功能才能最大化發(fā)揮。因此當家庭成員追求一個共同家庭目標的時候,每個人都對其他人有著明確的預期,家庭因此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當某個成員沒有按照預期履行他的責任時,其他家庭成員就會產(chǎn)生不平衡感。具體到婆媳關系,婆婆有著養(yǎng)兒防老的預期,一旦因為兒媳的原因養(yǎng)老失去了保障,就會激發(fā)出強烈的不平衡感。

        家庭關系中除了有縱向的父子關系,還有橫向的兄弟關系。前者以整合為導向,后者以分化為導向。在父母面對幾個兒子的時候,一旦沒有把握好公平性,就會引發(fā)不公平感而導致激烈的婆媳矛盾。最為典型的是分家是否公平,分家以后父母的剩余勞動力分配是否公平。婆媳關系中,婆婆行為是否公平會影響后期媳婦的養(yǎng)老意愿,以致于不少老人得出“兒子越多養(yǎng)老越難”的結論。

        現(xiàn)代社會在個體層面的一大特征就是自主性,對主體性的發(fā)現(xiàn)構成現(xiàn)代哲學的基礎,個體的自主性問題也就是自我問題,是微觀政治的重要議題,也是生活政治的核心議題之一。在傳統(tǒng)社會,個體性受限于集體規(guī)制和習俗,因而自我的生成、改變能力十分有限。進入現(xiàn)代社會,一方面社會高度開放,另一方面?zhèn)€體的反思性提高,使原本強加在個體身上的生活規(guī)則不再發(fā)生作用,自我不再是給定的,而是個體自我設定的。個體擁有高度的自主性,不再受傳統(tǒng)社會觀念、習俗規(guī)范等的約束,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認為好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也正因為不再有預先設置好的生活方式讓個體去踐行,自我容易陷入價值感缺失的陷阱中,從社會層面看就是沒有統(tǒng)一的價值標準。每個人賦予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價值,表現(xiàn)為“我認為這樣生活才是有意義的”。

        具體到當代的婆媳關系,隨著家庭趨于核心化、少子化以及資源緊張的緩解,婆媳摩擦的根源不再是互動中的不平衡感,而是生活的自主性,外在表現(xiàn)為不同生活理念之間的摩擦。婆婆和媳婦各自擁有她們對“什么是美好生活”的理解,并且選擇了特定的生活風格,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自覺地將之踐行出來,同時在特定生活方式的實踐過程中收獲意義感和價值感,其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具有自洽性和系統(tǒng)性,眾多細小的選擇共同組成了一種生活傾向,昭示著個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隨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不斷精細化,日常生活中瑣碎的小事對行為主體來說都可能是充滿意義的,面對同一件事情,當婆婆和媳婦賦予其不同意義,并且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時,無論遷就對方還是堅持自我,都會影響到個體生活的自主性。

        其實,不僅是婆媳關系,其他的家庭關系,包括父子關系、夫妻關系都發(fā)生了明顯變遷,總體趨勢是結構扁平化和關系民主化。只是因為婦女是家庭中對外部變化最敏感的群體,家庭轉型對婆媳關系的影響更為明顯。加上婆婆和媳婦作為各自小家庭的女主人,對家庭日常生活的關心和參與度高,發(fā)生生活摩擦的頻率也就高。另外,村莊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妻不再固守“從夫居”,而是按照方便原則選擇婚后居住地,娘家和婆家的區(qū)別弱化,雙系并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猜你喜歡
        婆媳關系婆媳媳婦
        婆媳關系,一道穿越千年的難題
        海峽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40
        你家的婆媳關系,還好嗎?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51
        處好婆媳關系的兩大技巧
        益壽寶典(2017年6期)2017-09-15 13:00:01
        愛的方程式
        文教資料(2016年35期)2017-04-14 03:14:23
        兩個字
        幸福家庭(2016年12期)2016-12-22 19:30:45
        婆媳沖突性話語中回應策略的語用分析
        電視類型的話語生成與運作:以婆媳劇為例
        新聞傳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51
        摟著媳婦
        娶個媳婦過大年
        一直未變
        首页 综合国产 亚洲 丝袜|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亚洲国产性夜夜综合另类| 亚洲精品久久区二区三区蜜桃臀 |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 欧美性xxxxx极品老少|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国产精品白浆视频一区| 亚洲码专区亚洲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老熟女熟妇嗷嗷叫91| 蜜桃传媒免费观看视频|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好大| 大地资源网高清在线播放| 性夜影院爽黄a爽在线看香蕉|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 就爱射视频在线视频在线|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中国大陆一级毛片| 人妻av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下载|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第一页综合av免费在线观看| 产美女被爽到高潮免费a| 一性一交一口添一摸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日韩丝袜| 我想看久久久一级黄片|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黑丝美女| 白白色白白色视频发布|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精品国产迪丽热巴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