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亮
【摘要】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既要發(fā)展學生的體能,也要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各項技能。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以及校本體系以外的補充,能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發(fā)展學生的體育技能。通過對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調查研究,找到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法,使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
【關鍵詞】中學生;社團課程;課外體育活動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中學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競爭,如,學業(yè)壓力大,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少,開展體育活動的方式單一,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迫切。以廣州市白云區(qū)江高鎮(zhèn)某學校為例,學校地處廣州的西部農村,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機會比較少,學校以發(fā)展學生學業(yè)成績?yōu)榈谝灰獎?,體育活動基本是以體育課程為主,課外體育活動組織比較少,學生對于課外體育活動的認知缺乏。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廣州市白云區(qū)江高鎮(zhèn)某中學兩個年級學生,共646人。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相關文獻和資料,為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參考。
(2)訪談法。通過對學生進行訪談,了解學生對于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的真實想法、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情況和興趣取向。訪談體育教師對于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存在的困難以及不足等。
二、調查研究結果與分析
1.課堂教學情況
課堂教學主要以國家課程為主,三個年級的體育課一周有3節(jié)課,加上一節(jié)陽光體育大課間。但是,受到中考成績的壓力影響,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七八年級主要為耐力跑、體能課以及一節(jié)球類課,九年級基本上以中考的考試課程為主??梢姡瑢W生上課的內容主要還是以體能、選項以及耐力跑為主,基本上沒有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作為上課的前提,體育課的開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上課時,學生也僅僅為了完成教師安排的活動,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上課狀態(tài),那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的。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的身體能力以及體力會受到很大的考驗,且學生上完體育課以后,基本上沒有精力去參加更多的課外體育活動了。
2.開展課外活動的總體特點
目前,開展課外活動主要有兩類:第一類為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固定在每周的周三開展一次活動,活動以學校教師以及校外資源為主,內容分為文化類、科技類、藝術類、體育類四類。其中,參加文化類課程類別共有12個,參與的人數(shù)有235人,占總人數(shù)的36.3%;科技類的課程類別共有3個,參加的人數(shù)有55人,占總人數(shù)的8.5%;藝術類開展的課程類別共有3個,參加的人數(shù)有100人,占總人數(shù)的15.5%;體育類開展的類別共有7個,參加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39.6%。從實踐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但是,開展的課程比較少,占了總課程數(shù)量的28%。第二類為學生在校內和校外的一種自發(fā)組織的課外體育活動,這類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自發(fā)組織的、在有限場地開展的體育活動。
3.學校場地情況
這所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學生888人,擁有200米塑膠跑道1個、籃球場2個、足球場地1個。這樣的硬件設備設施不足以支撐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而且體育設施可以開展的課外體育活動種類是有限的。體育設施只能滿足學生體育課的需求以及教學需要。
4.社團開展情況分析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社團課程。社團課程共開設7個體育類的活動,分別為:男女子足球、男女子籃球、跳繩、啦啦操、舞龍舞獅、柔道、跆拳道等。其中,足球、籃球、跳繩由學校教師擔任教練。啦啦操、舞龍舞獅、跆拳道、柔道項目由外聘教練來擔任,教練都是來自民間組織以及附近大學的大學生,他們缺乏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計劃。在訪談中,他們也表示,訓練只是按照他們的一套計劃,沒有任何的教材以及教案,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比較多的困難。
5.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評價
在對學生進行訪談時,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基本都表示支持,但是并沒有能夠參與進去,對于課外體育活動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好處。部分學生表示,有時間參與體育活動還不如完成作業(yè)以及上網玩游戲。調查表明,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程度非常低。體育活動的評價沒有任何的評價標準,體育課的評價標準以練習密度、練習強度為主,但是沒有課外體育活動的評價標準。社團活動課程中,基本上是以技術練習為主,沒有通過體能練習或者補償性練習作為輔助,這些練習也是沒有強度。
6.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安排
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是不固定的,一般情況下,學校會安排每一個星期一到兩節(jié)課來開展社團課程,每節(jié)課的時間大概是40分鐘。而學生自主組織的課外體育活動主要集中在放學時間,持續(xù)的時間大概在1小時以內。學生自主組織的體育活動項目是比較單一的,主要集中在籃球和足球。這與體育場地的局限有很大的關系。
三、開展好課外體育活動的對策及建議
1.加大設施設備的投入。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時,設施設備是首要的保證,體育設施設備不足,嚴重影響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時,設施設備安全是學生安全的重要保證。
2.開發(fā)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fā)以地方特色的體育活動為主,如,詠春拳、舞龍獅等,把這些地方特色納入到學校的校本課程中,既可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特色,也能使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更加豐富。
3.開拓視野,開發(fā)資源。學校不能只以學校體育課來引導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應該聯(lián)合校外資源,如,把大學生、民間組織以及家長等外聘到學校來任教,開拓學生視野。而這個的前提是,這些外聘教練要拿出具體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真正把優(yōu)秀的校外資源用到實處。
總之,把時間還給學生,在保證文化課質量的前提下多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學生雖然以文化成績?yōu)橹?,但是進行課外體育活動也是必要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活動既可增強身體素質,也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學生要做到勞逸結合。
參考文獻:
[1]段雯晴.小學生課外活動狀況調查研究[J].學校管理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
[2]周莉莉.西部農村小學課外活動現(xiàn)狀調查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1).